【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音组件、离心式风机的蜗壳组件、离心式风机及油烟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噪
,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音组件、离心式风机的蜗壳组件、离心式风机及油烟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一般常用吸音棉等吸声材料或微穿孔板进行降噪消音,采用吸声材料进行降噪消音方案存在以下缺点:降低产品整体的外观形象;不能根据噪声的频谱特性进行专门设计以达到更好的吸声效果;容易附着污渍,且不容易清洁等。采用微穿孔板进行降噪消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相关技术中的微穿孔板上的所有的微穿孔共用一个背腔,其消音降噪效果并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消音组件,所述消音组件具有多个背腔,其消音降噪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消音组件的离心式风机的蜗壳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离心式风机的蜗壳组件的离心式风机。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离心式风机的油烟机。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消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微穿孔板,所述微穿孔板上设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微穿孔,多个所述微穿孔彼此间隔开设置;/n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多个背腔,每个所述背腔均具有连通口,所述微穿孔板设于所述背板的设有所述连通口的一侧,每个所述背腔的所述连通口与至少一个所述微穿孔相对,以使每个所述背腔与至少一个所述微穿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穿孔板,所述微穿孔板上设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微穿孔,多个所述微穿孔彼此间隔开设置;
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多个背腔,每个所述背腔均具有连通口,所述微穿孔板设于所述背板的设有所述连通口的一侧,每个所述背腔的所述连通口与至少一个所述微穿孔相对,以使每个所述背腔与至少一个所述微穿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腔的个数与所述微穿孔的个数相等,所述背腔和所述微穿孔一一对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腔的个数小于所述微穿孔的个数,至少一个所述背腔与多个所述微穿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微穿孔呈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行中的多个所述微穿孔或者位于同一列中的多个所述微穿孔,与同一个所述背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穿孔板的穿孔率ε≤5%,其中穿孔率ε为所述微穿孔板上的多个所述微穿孔的面积之和与所述微穿孔板的面积之间的比值。
7.一种离心式风机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所述蜗壳包括在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前板和后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之间的围板,所述前板、所述后板和所述围板共同限定出风机腔,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进风口,所述围板上设有出风口;
蜗舌组件,所述蜗舌组件连接于所述蜗壳的所述出风口处,所述蜗舌组件的内壁面上设有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组件,所述背板朝向所述蜗舌组件的内壁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式风机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组件包括蜗舌和导风段,所述蜗舌连接于所述蜗壳和所述导风段之间,所述导风段朝向远离所述蜗舌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蜗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徐成茂,周海珍,李忠华,郑志伟,程杰锋,张肃,魏喜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