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腿部康复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05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32
一种腿部康复床,有效的解决了病人无法根据当前康复阶段自由选择腿部锻炼姿势的问题;包括前后方向的底座,底座上方设有一个可上下摆动的床板,底座左端设有水平的托板,托板上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排布且可左右滑动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左右转动的偏心轮,偏心轮上的偏心位置开设有键槽,键槽内设有花键,花键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转轴,两个支撑板上均开设有多个与转轴同轴向且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圆孔,每两个上下相对的圆孔之间均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滑轨,两个转轴的自由端分别伸出其对应侧的圆孔,两个转轴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可插入圆孔的脚蹬;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A kind of leg rehabilitation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腿部康复床
本技术涉及下肢康复护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腿部康复床。
技术介绍
在医疗场合中,病床是使用频率极高的医疗设备之一,对于腿部受创或者进行其他大型手术后的病人来说,需要避免病人下床,以防发生不良反应,但长时间卧床会使肌肉缺乏锻炼,影响血液循环,尤其是腿部肌肉,这样会使病人在康复后行走困难,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病人家属或者护工会对病人腿部进行按摩或者搀扶病人进行短距离行走,但这样费时费力,且在康复阶段前期对病人造成的负担较大,导致康复过程的舒适度及康复效果较差,而现有的复健护理床多为平躺式结构或者站立式结构,病人无法自由选择锻炼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腿部康复床,有效的解决了病人无法根据当前康复阶段自由选择腿部锻炼姿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前后方向的底座,底座上方设有一个可上下摆动的床板,底座左端设有水平的托板,托板上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排布且可左右滑动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左右转动的偏心轮,偏心轮上的偏心位置开设有键槽,键槽内设有花键,花键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转轴,两个支撑板上均开设有多个与转轴同轴向且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圆孔,每两个上下相对的圆孔之间均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滑轨,两个转轴的自由端分别伸出其对应侧的圆孔,两个转轴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可插入圆孔的脚蹬。与现有情况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底座上设置电动伸缩杆,可以控制床板升降,可以辅助病人进行站立,设置偏心轮高度及滑块位置可调,能够满足病人在卧姿、坐姿、站姿下不同锻炼姿势的需求,病人可根据自身的恢复情况自由选择锻炼姿势,设置偏心轮结构,可适当提高锻炼强度,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图2中B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图2中C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前后方向的底座1,底座1上方设有一个可上下摆动的床板2,底座1左端设有水平的托板3,托板3上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排布且可左右滑动的支撑板4,两个支撑板4之间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左右转动的偏心轮5,偏心轮5上的偏心位置开设有键槽6,键槽6内设有花键7,花键7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转轴8,两个支撑板4上均开设有多个与转轴8同轴向且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圆孔9,每两个上下相对的圆孔9之间均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滑轨10,两个转轴8的自由端分别伸出其对应侧的圆孔9,两个转轴8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可插入圆孔9的脚蹬11。为了使床板2能够水平放置,所述的底座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右端的床腿12,两个床腿12上端均设有位于其左侧的平板14,床板2下表面与平板14上表面接触,底座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左侧且倒U形的支架13,支架13左端与床板2转动连接。为了方便撑起床板2,所述的底座1右侧铰接有电动伸缩杆15,电动伸缩杆15向左倾斜且其上端与床板2底面铰接。为了方便辅助病人站立,所述的床板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绑带16,绑带16上设有连接卡扣17。为了使偏心轮5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调整位置,所述的托板3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呈凸字形的滑道18,滑道18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9,滑块19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后相对的滚轮20,滑道18底部开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均布的第一限位孔21,滑块19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可与第一限位孔21对应的第二限位孔22,第二限位孔22内均设有可插入第一限位孔21内的限位块23,两个支撑板4底部与滑块19上表面固定连接。为了能够使偏心轮5更顺畅地转动,所述的两个脚蹬11的内侧均设有外表面与脚蹬11外缘面平齐的轴承24,轴承24外缘面可与圆孔9内表面紧密接触,脚蹬11内开设有前后方向且开口朝内的限位滑槽25,限位滑槽25内设有限位滑块26,限位滑块26与对应侧的转轴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可根据病人锻炼强度需求不同,对偏心轮5的位置、床板2倾斜角度进行调整;训练初期,病人平躺在床板2上,由看护人员将所有的限位块23拔起,使其脱离第一限位孔21,推动滑块19向右滑动至床板2左端附近,然后将两个脚蹬11向外侧拉出,限位滑块26沿限位滑槽25向外侧滑动,露出转轴8,拉动转轴8沿着滑轨10向上移动,升高偏心轮5,使其位于支撑板4上部,靠近病人脚的位置,接着将脚蹬11向内侧推紧,限位滑块26沿限位滑槽25向内侧滑动,使脚蹬11上的轴承24插入圆孔9,此时轴承24外缘面与圆孔9内表面紧密接触,病人即可以卧姿双脚踩住脚蹬11做脚踏运动,脚蹬11经限位块23带动转轴8转动,转轴8又通过花键7带动偏心轮5转动,偏心轮5在转动时,转动不同的角度需要不同的力度,以此来达到锻炼目的;训练中期,病人坐在床板2左侧,由看护人员按上述操作方式调整滑块19的位置及偏心轮5的高度至合适的位置,此时病人即可以坐姿双脚踩住脚蹬11做脚踏运动,脚踏带动转轴8及偏心轮5转动,达到锻炼的目的;训练后期,首先将绑带16上的连接卡扣17松开,病人平躺在床板2上,然后看护人员用绑带16将病人固定在床板2上,扣紧连接卡扣17,接着启动电动伸缩杆15,此时电动伸缩杆15沿着斜向左上方向伸出,带动床板2绕支架13左端的铰接点转动升高,然后看护人员按上述操作方式调整滑块19的位置及偏心轮5的高度至合适的位置,此时病人即可在床板2的辅助下,用双脚踩住脚蹬11进行脚踏运动,锻炼结束后将电动伸缩杆15复位,此时电动伸缩杆15沿斜向右下方向缩回,带动床板2绕支架13左端的铰接点转动降低,最终复位。本技术的电动伸缩杆15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写。与现有情况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底座上设置电动伸缩杆,可以控制床板升降,可以辅助病人进行站立,设置偏心轮高度及滑块位置可调,能够满足病人在卧姿、坐姿、站姿下不同锻炼姿势的需求,病人可根据自身的恢复情况自由选择锻炼姿势,设置偏心轮结构,可适当提高锻炼强度,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腿部康复床,包括前后方向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方设有一个可上下摆动的床板(2),底座(1)左端设有水平的托板(3),托板(3)上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排布且可左右滑动的支撑板(4),两个支撑板(4)之间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左右转动的偏心轮(5),偏心轮(5)上的偏心位置开设有键槽(6),键槽(6)内设有花键(7),花键(7)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转轴(8),两个支撑板(4)上均开设有多个与转轴(8)同轴向且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圆孔(9),每两个上下相对的圆孔(9)之间均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滑轨(10),两个转轴(8)的自由端分别伸出其对应侧的圆孔(9),两个转轴(8)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可插入圆孔(9)的脚蹬(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腿部康复床,包括前后方向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方设有一个可上下摆动的床板(2),底座(1)左端设有水平的托板(3),托板(3)上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排布且可左右滑动的支撑板(4),两个支撑板(4)之间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左右转动的偏心轮(5),偏心轮(5)上的偏心位置开设有键槽(6),键槽(6)内设有花键(7),花键(7)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转轴(8),两个支撑板(4)上均开设有多个与转轴(8)同轴向且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圆孔(9),每两个上下相对的圆孔(9)之间均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滑轨(10),两个转轴(8)的自由端分别伸出其对应侧的圆孔(9),两个转轴(8)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可插入圆孔(9)的脚蹬(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部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右端的床腿(12),两个床腿(12)上端均设有位于其左侧的平板(14),床板(2)下表面与平板(14)上表面接触,底座(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左侧且倒U形的支架(13),支架(13)左端与床板(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部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右侧铰接有电动伸缩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海燕张志娟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