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定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钢筋定位装置包括框体部、移动部及滑杆,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框体部,所述移动部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待浇筑混凝土的配筋匹配设置;所述移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杆并沿竖直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限位部调节混凝土配筋的位置及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筋定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通过移动部的滑动调节,有效避免了钢筋整体偏位及斜向偏位,保证了混凝土配筋的位置准确,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同时,该装置可循环使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整体的施工成本。
A steel bar positioning devic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定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钢筋定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得到了广泛普及,而预制拼装的施工工艺,对预埋钢筋的定位精确要求较为严格,在施工过程中,针对预埋钢筋定位精确的提高不仅仅体现了施工质量,也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保证钢筋定位的准确性,装配式结构中,钢筋定位板常用于转换层纵向钢筋定位,以保证现浇层纵向钢筋与预制构件能准确连接。但传统钢筋调整做法,只能保证钢筋底部位置相对准确,易发生钢筋整体偏位和斜向偏位的问题,而进一步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钢筋定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钢筋定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通过移动部的滑动调节,有效避免了钢筋整体偏位及斜向偏位,保证了混凝土配筋的位置准确,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同时,该装置可循环使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整体的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筋定位装置,其包括框体部、移动部及滑杆,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框体部,所述移动部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待浇筑混凝土的配筋匹配设置;所述移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杆并沿竖直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限位部调节混凝土配筋的位置及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包括夹紧组件,所述限位部与待浇筑混凝土的配筋匹配、竖向设置于所述夹紧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还包括第一支板及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平行设置,所述夹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卡接于所述第一支板及第二支板,所述夹紧组件可沿第一支板及第二支板的长度方向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及夹紧板,所述夹紧板成对匹配设置于第一横板及第二横板的卡槽内,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夹紧板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板可沿所述第一横板及第二横板的卡槽移动,以根据待浇筑混凝土的配筋位置调节所述限位部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圆形管状结构,其内径与待浇筑混凝土的配筋匹配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板包括夹紧板主体部,所述夹紧板主体部的外侧设置有凹槽部,所述凹槽部与所述限位部匹配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板还包括夹紧管,其垂直于所述夹紧板主体部并设置于所述凹槽部,所述夹紧管为不完全管,其内径与与待浇筑混凝土的配筋匹配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其还公开了一种钢筋定位装置施工方法,使用上面所述的钢筋定位装置,其包括以下步骤:S1,混凝土浇筑结构转换层对应竖向钢筋施工完成后,根据竖向钢筋的位置组装钢筋定位装置;S2,将钢筋定位装置的框体部套设在混凝土浇筑结构转换层的底部外侧,安装钢筋定位装置;S3,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初凝前,移动部沿滑杆竖向移动以调节混凝土配筋的位置及方向;S4,混凝土终凝并达到1.2MPa后,取下钢筋定位装置。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筋定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通过移动部的滑动调节,有效避免了钢筋整体偏位及斜向偏位,保证了混凝土配筋的位置准确,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同时,该装置可循环使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整体的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钢筋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对应移动部的部件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之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对应夹紧组件的部件分解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之夹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之夹紧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对应的夹紧板在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之移动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钢筋定位装置的施工流程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00.钢筋定位装置;10.框体部;20.移动部;21.限位部;22.夹紧组件;221.第一模板;222.第二模板;223.夹紧板;2231.凹槽部;2232.夹紧管;23.第一支板;24.第二支板;30.滑杆。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10是本申请所述一种钢筋定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及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本申请所述一种钢筋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钢筋定位装置包括框体部10、移动部20及滑杆30,所述滑杆30设置在所述框体部10,所述移动部20设置有限位部21,所述限位部21与待浇筑混凝土的配筋匹配设置;所述移动部20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杆30并沿竖直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限位部21调节混凝土配筋的位置及方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部20包括夹紧组件22,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部21与待浇筑混凝土的配筋匹配、竖向设置于所述夹紧组件22。图3是图2对应移动部的部件分解图,所述移动部20还包括第一支板23及第二支板24,所述第一支板23与第二支板24平行设置,所述夹紧组件2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板22与第二支板23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22卡接于所述第一支板23及第二支板24,所述夹紧组件22可沿第一支板23及第二支板24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调整夹紧组件22在第一支板23及第二支板24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可以灵活调节夹紧组件22上的限位部21的位置,因而,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根据混凝土竖向配筋的位置适应性调整所述夹紧组件22上的限位部21的数量及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紧组件22包括第一横板221、第二横板222及夹紧板223,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夹紧板223成对匹配设置于第一横板221及第二横板222的卡槽内,所述限位部21设置于所述夹紧板223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夹紧板223的厚度略小于所述第一横板221及第二横板222的卡槽的厚度,这样,夹紧板223可沿第一横板221及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部、移动部及滑杆,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框体部,所述移动部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待浇筑混凝土的配筋匹配设置;所述移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杆并沿竖直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限位部调节混凝土配筋的位置及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部、移动部及滑杆,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框体部,所述移动部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待浇筑混凝土的配筋匹配设置;所述移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杆并沿竖直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限位部调节混凝土配筋的位置及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夹紧组件,所述限位部与待浇筑混凝土的配筋匹配、竖向设置于所述夹紧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还包括第一支板及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平行设置,所述夹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卡接于所述第一支板及第二支板,所述夹紧组件可沿第一支板及第二支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及夹紧板,所述夹紧板成对匹配设置于第一横板及第二横板的卡槽内,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夹紧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可沿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天圣,梅晓丽,张浩,于风奎,高凯,左美超,刘钊,张宇,张连鹏,李广鑫,赵春颖,郭建军,黄冶,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