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240295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砖,由发光层、高流动净浆层和高流动砂浆层组成,所述发光层由发光石和高流动净浆组成,所述高流动净浆层由高流动净浆凝结得到,所述高流动砂浆层由高流动砂浆凝结得到。还提供相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同时还提供一种制备该发光砖的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砖在夜间能自发光,在公园或其他城市慢行交通隔离带铺设此种发光砖会增加街道的美观性,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光砖采用人眼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最为敏感的黄绿光发光石;在光照微弱暗视觉条件下,则对蓝绿光最敏感,发光路面兼具指示和警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骑行者和步行者的安全。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具,可以准确制备一定高度的发光砖,也可以制备每层厚度一定的发光砖。

A kind of luminous brick and its preparation, application and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及环境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光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进行,各个城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机动车的保有量增长也越来越快,这些现象导致我们的城市发展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日常的交通拥堵,愈发严重的尾气污染,高频率的交通事故,因城市发展而导致办公区和居住区距离越来越远,从而加重日常交通负担。这些问题给城市中的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些发展带来的问题不仅影响环境质量,同时也制约着经济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慢行系统。慢行交通系统绿色、低碳,出行成本低,提高城市道路空间利用率和通行率,但是,目前的慢行系统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步行者和骑行者在交通事故中往往是受害者,慢行交通系统基本上都是一个风格,没有设计和美观性。除了步行道路和骑行道路之外,一般建筑前的广场铺设所用的地砖也都是一个风格,没有设计感和美观性,很多城市的夜间都充斥着霓虹灯,但是也有很多建筑区的路边没有灯光,这就存在视野盲区不方便通行,同时很多公园内小路旁夜晚没有灯光不方便游客游玩,这就限制了夜晚某些时段内人们的出行。公开号为CN10916078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建筑材料
的一种自发光水洗石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能透水的发光砖块和能透水的基体砖块,所述发光砖块(1)粘黏在基体砖块(2)的顶部,所述发光砖块(1)是由透明的胶粘剂(11)、发光碎石(12)、水洗石(13)和表面活性剂(14)均匀混合而成;并进一步公开所述发光砖块(1)厚度为10mm,所述发光砖块的原料种类按照重量份数的范围是:胶粘剂(11)=1份;15份≤水洗石(13)≤30份;1.5份≤发光碎石(12)≤5份;0.01份≤表面活性剂(14)≤0.03份,所述发光碎石(12)为人造夜光石;进一步公开1mm≤发光碎石(12)粒径≤2mm。本自发光水洗石透水砖利用水洗石的多彩特性,使本砖体在白天时具有多彩的效果,在夜间时因使用了人造夜光石制成的发光碎石,而能在无外界光源的情况下自发光,本自发光水洗石透水砖因骨料级配合理,且原料经均匀混合搅拌,发光会更加均匀,不会有明显的暗处和明显的亮块。但是,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胶粘剂与表面活性剂使得成本增加,主要是施工辅料费用(粘接剂)和施工的人工成本较高,环氧树脂经过高温生产,有一定毒性,且应用到砖力强度不够,聚氨酯虽然强度满足要求,但是它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发黄,寿命短;自发光水洗石透水砖厚度太厚,在施工时也增加难度,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使用胶粘剂与表面活性剂使得成本增加,主要是施工辅料费用(粘接剂)和施工的人工成本较高,环氧树脂经过高温生产,有一定毒性,且应用到砖力强度不够,聚氨酯虽然强度满足要求,但是它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发黄,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砖,为了达到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砖,由发光层、高流动净浆层和高流动砂浆层组成,所述发光层由发光石和高流动净浆组成,所述高流动净浆层由高流动净浆凝结得到,所述高流动砂浆层由高流动砂浆凝结得到。优选的是,所述发光石为长余辉自发光石料。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长余辉自发光石料为硅酸盐质长余辉发光石。硅酸盐质长余辉发光石不仅发光时间长,而且耐水性好,同时使用时还能直接与水泥拌合。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硅酸盐质发光石具有鹅卵石形状。采用鹅卵石形状的硅酸盐质长余辉发光石,成本低,余晖时间长。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鹅卵石发光石粒径范围为5-10mm、15-20mm和20-30mm中一种或几种。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鹅卵石发光石为蓝色和绿色长余辉人造发光石。人眼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对黄绿光最为敏感;在光照微弱暗视觉条件下,则对蓝绿光最敏感。因此,在夜间道路导向系统光源光色的选择和设计上,根据人眼在微弱暗视觉条件下对蓝绿光的高敏感度特性,将处在比较黑暗环境中的路面以蓝光或绿光的形式呈现。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鹅卵石发光石由40-50%15-20mm粒径的绿色发光石,50-60%20-30mm粒径的绿色发光石组成;或,由蓝色发光石和绿色发光石组成,蓝色发光石粒径为5-10mm,所占比例是40-50%,绿色发光石粒径为15-20mm,所占比例为50-60%;或发光石由5-15%粒径20-30mm绿色发光石、40-50%粒径15-20mm绿色发光石和40-50%粒径5-10mm的蓝色发光石组成;各组成比例质量之和等于发光石总质量,且比例之和总等于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发光砖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发光石均匀铺于模具底层;(2)用高流动净浆浇于表面使其自密实,振动台振实;(3)待高流动净浆初凝后再铺设高流动砂浆,振动台振实;(4)待高流动砂浆终凝后,从模具中取出发光砖,并对发光砖表面进行打磨。优选的是,步骤(2)中,高流动净浆的高度控制为2cm,然后振实。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1)中,发光石是两种及以上时,发光石混合均匀后排布在模具底部或分别占据模具的一半排放在底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步骤(3)中,高流动砂浆的高度控制为4cm,然后振实。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发光砖的应用,用于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的隔离带、、道路危险地段边缘铺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砖采用水泥砂浆作为胶结剂,施工方便,成本低,无毒性,安全性高,且发光砖寿命长;同时发光砖厚度合适,便于施工。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发光砖符合城市慢行系统道路铺装材料的要求,在夜间能自发光。另外,在公园或其他城市慢行交通隔离带铺设此种发光砖会增加街道的美观性,使人们心情舒畅。除此之外,在交通安全方面,骑行者和行人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并且受伤。而本专利技术的发光砖采用人眼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最为敏感的黄绿光发光石;在光照微弱暗视觉条件下,则对蓝绿光最敏感,发光路面兼具指示和警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骑行者和步行者的安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所述发光砖的模具,包括一体化的模具主结构,模具主结构围成一个立方体内腔,还包括在模具主结构上竖向设置的刻度,所述模具主结构为透明的。采用这样的结构,操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厚度数据,便于控制每层的厚度。优选的是,刻度线可设置在模具主结构的任意一个或几个侧面。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模具设置两条刻度线,分别设置在从下向上的2cm和6cm处;或在模具从下向上的3cm和6cm处设置两条刻度线;设置用于生产厚度为6cm的两层发光砖;或者在模具从下向上6cm处设置一条刻度线。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在预定高度处,设置高度感应器,并设置与高度感应器相连的提醒装置。当这一层高度即将到达预定高度的时候,发出提醒信号。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提醒装置为灯光提示装置和/或声音提示装置。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设置与高度感应器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与浆料注入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砖,包括发光石和胶结料,其特征在于:由发光层、高流动净浆层和高流动砂浆层组成,所述发光层由发光石和高流动净浆组成,所述高流动净浆层由高流动净浆凝结得到,所述高流动砂浆层由高流动砂浆凝结得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砖,包括发光石和胶结料,其特征在于:由发光层、高流动净浆层和高流动砂浆层组成,所述发光层由发光石和高流动净浆组成,所述高流动净浆层由高流动净浆凝结得到,所述高流动砂浆层由高流动砂浆凝结得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石选自长余辉自发光石料;优选地,所述发光石为硅酸盐质发光石;优选地,所述硅酸盐质发光石具有鹅卵石形状;优选地,鹅卵石发光石粒径范围为5-10mm、15-20mm和20-30mm中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鹅卵石发光石为蓝色和绿色长余辉人造发光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砖,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鹅卵石发光石由40-50%15-20mm粒径的绿色发光石,50-60%20-30mm粒径的绿色发光石组成;或,由蓝色发光石和绿色发光石组成,蓝色发光石粒径为5-10mm,所占比例是40-50%,绿色发光石粒径为15-20mm,所占比例为50-60%;或发光石由5-15%粒径20-30mm绿色发光石、40-50%粒径15-20mm绿色发光石和40-50%粒径5-10mm的蓝色发光石组成;各组成比例质量之和等于发光石总质量,且比例之和总等于1。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发光砖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发光石均匀铺于模具底层;优选地,发光石是两种及以上时,发光石混合均匀后排布在模具底部或分别占据模具的一半排放在底部;
(2)用高流动净浆浇于表面使其自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珊珊索智张奥郑桂萍杨金龙闫强谭祎天钟伟陈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