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碳环合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836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来源于真菌的碳‑碳环合酶,其制备方法、基因克隆、表达及用于韧革菌素类化合物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碳‑碳环合酶是将真菌褐盖韧革菌(Boreostereum vibrans)的菌丝匀浆上清液经过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制备而得。该酶是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和将序列表中序列2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将该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后构成的重组大肠杆菌。利用碳‑碳环合酶及重组大肠杆菌所产蛋白作为生物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迅速催化氧杂环庚三烯‑2(3H)‑酮发生分子内碳‑碳环合形成具有4/5融合双环内酯骨架的韧革菌素类化合物,为这类活性分子的合成提供一种新途径。

Carbon carbon cyclooxygenase and its coding gene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碳环合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地,涉及一种来源于真菌的碳-碳环合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技术介绍
:碳-碳环合是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不仅关系到天然产物的结构多样性,还可能赋予天然产物独特的生物活性。韧革菌素(Vibralactone,1)是韧革菌属(Stereum)真菌产生的活性小分子,其4/5融合双环内酯骨架结构在天然产物中十分罕见。韧革菌素不仅结构新颖,而且显著抑制与脂肪吸收相关的胰脂肪酶活性,作为新药先导化合物在化学生物学以及化学合成领域受到持续关注(Zhou,Q.&Snider,B.B.Synthesisof(±)-vibralactone.Org.Lett.2008,10:1401-1404;Zeiler,E.etal.VibralactoneasatooltostudytheactivityandstructureoftheClpP1P2complexfromListeriamonocytogenes.Angew.Chem.Int.Ed.Engl.2011,50:1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碳-碳环合酶VibC,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碳-碳环合酶VibC,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2.碳-碳环合酶VibC,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由发酵培养得到的褐盖韧革菌菌丝在缓冲液中匀浆,匀浆液经离心得到上清液,再经过硫酸铵沉淀或进一步用离子交换层析纯化。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碳环合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由发酵培养得到的褐盖韧革菌菌丝在缓冲液中匀浆,匀浆液经离心得到上清液,再经过硫酸铵沉淀或进一步用离子交换层析纯化。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碳环合酶VibC的编码基因VibC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碳环合酶VibC的编码基因VibC基因,其特征在于:该编码基因为如下(a)-(b)中任一项所述的基因:
(a)其编码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1的自5′末端第1-1032位;
(b)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1的自5′末端第1-1029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碳环合酶VibC的编码基因VibC基因,其特征在于:该编码基因为如下(a)-(d)中任一所述的基因:
(a)其编码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1的自5′末端第1-1032位;
(b)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1的自5′末端第1-1029位;
(c)在严格条件下与(a)或(b)的基因杂交且编码所述蛋白的基因,所述严格条件为用0.1×SSPE或0.1×SSC,0.1%SDS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英冯克娜刘吉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