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2650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以油酸甲酯为原料,制备中间体1;第二步:在溶剂中中间体1先与硼烷反应,然后再被双氧水氧化,最后经碱水解得到中间体2;第三步:在溶剂中中间体2被次氯酸钠、高氯酸钠、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CAS号:2564‑83‑2)共同氧化为中间体3;第四步:在溶剂中中间体3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再酸化得到表面活性剂十八烷二酸,上述制备方法为一种包含四步化学反应的合成方法,可以将油酸甲酯高效地转化为十八烷二酸。该方法操作简便,试剂廉价易得,绿色安全,高效环保,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surfact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精细化学品、日用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油酸甲酯合成十八烷二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十八烷二酸(CAS号871-70-5)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去污、缓蚀、润滑、增溶性能。作为润滑剂、去污剂、乳化剂、分散剂等,十八烷二酸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家用清洁、机械加工等领域。对于十八烷二酸的合成方法,目前虽有很多文献报道,但往往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试剂廉价易得,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以油酸甲酯为原料,在溶剂中经金属氢化物催化发生双键移位反应,金属氢化物作为催化剂将油酸甲酯的双键移位至碳链的末端,从而得到含末端双键的中间体1;第二步:在溶剂中中间体1先与硼烷反应,然后再被双氧水氧化,最后经碱水解得到中间体2;r>第三步:在溶剂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步骤:/n第一步:以油酸甲酯为原料,在溶剂中经金属氢化物催化发生双键移位反应,金属氢化物作为催化剂将油酸甲酯的双键移位至碳链的末端,从而得到含末端双键的中间体1;/n第二步:在溶剂中中间体1先与硼烷反应,然后再被双氧水氧化,最后经碱水解得到中间体2;/n第三步:在溶剂中中间体2被次氯酸钠、高氯酸钠、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CAS号:2564-83-2)共同氧化为中间体3;/n第四步:在溶剂中中间体3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再酸化得到表面活性剂十八烷二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以油酸甲酯为原料,在溶剂中经金属氢化物催化发生双键移位反应,金属氢化物作为催化剂将油酸甲酯的双键移位至碳链的末端,从而得到含末端双键的中间体1;
第二步:在溶剂中中间体1先与硼烷反应,然后再被双氧水氧化,最后经碱水解得到中间体2;
第三步:在溶剂中中间体2被次氯酸钠、高氯酸钠、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CAS号:2564-83-2)共同氧化为中间体3;
第四步:在溶剂中中间体3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再酸化得到表面活性剂十八烷二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中,所使用的金属氢化物为金属盐与甲酸盐现场生成,所述金属盐的量与油酸甲酯得物质的量质量比为0.005~0.05:1,所述甲酸盐的量与油酸甲酯得物质的量质量比为0.01~0.1:1,所述金属盐包括钯盐、镍盐、铜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钯盐包括氯化钯、醋酸钯及其配合物,所述镍盐包括氯化镍、溴化镍及其配合物,所述铜盐包括碘化铜、氯化铜、溴化铜及其配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中,所使用的溶剂包括二氯甲烷、氯仿、甲苯、四氢呋喃、叔丁基甲基醚、乙醚、乙腈、丙酮、二甲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反应温度为80-100摄氏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中,所述硼烷为含有B—H键的硼烷衍生物及其各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名畔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