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槟榔废水处理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26055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槟榔废水处理方法,对废水进行机械过滤处理,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后,再通过冷却塔冷却将废水从70℃将至30℃;通过冷却降温后的水通过气浮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较小的悬浮物;然后依次采用EGSB系统处理、接触氧化、MBBR池处理、絮凝沉淀处理的工艺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处理负荷高;BOD去除率高(90%~95%);运行稳定,构造简单;更易形成颗粒污泥且分布均匀,污泥床内生物量多(可达60g/L);非常适用于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A treatment method and system of betel nut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槟榔废水处理方法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槟榔废水处理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在槟榔加工过程中使用了甜蜜素、糖精、饴糖等作为原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槟榔果的清洗水、煮仔废水、以及生产车间的清洗设备等废水,这类废水属于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废水主要特点是:出水有一定的温度,废水中微生物浓度低,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悬浮物浓度大、色度大、水量和水质变化系数较高且可生化性差,属于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处理的一类废水。由于槟榔废水可生化性很差,特别是槟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煮仔废水,是一种处理难度较高的废水,目前的处理工艺一般都是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过滤的工艺路线,整体上基本能够实现达标排放的要求,但是由于槟榔废水出水中一般温度较高,波动范围较大,一般难以保证稳定达标,且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投加大量的化学混凝药剂,导致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高,产泥量大,系统不稳定等问题,相关情况如下:申请号为201110458167.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槟榔加工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工艺是:人工筛网过滤→调节池→UASB厌氧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槟榔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废水进行机械过滤处理,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后,再通过冷却塔冷却将废水从70℃将至30℃;通过冷却降温后的水通过气浮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较小的悬浮物;然后依次采用EGSB系统处理、接触氧化、MBBR池处理、絮凝沉淀处理的工艺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槟榔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废水进行机械过滤处理,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后,再通过冷却塔冷却将废水从70℃将至30℃;通过冷却降温后的水通过气浮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较小的悬浮物;然后依次采用EGSB系统处理、接触氧化、MBBR池处理、絮凝沉淀处理的工艺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槟榔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废水经收集后通过两道中、细格栅处理,将废水中大的悬浮物以及垃圾杂物去除,进入调节池加热污水,进行均质均量调节;
(2)经过调节池调节后,由提升泵提升至冷却塔,在冷却塔中将废水温度从70-80℃将至30℃左右;
(3)经过冷却塔冷却后的出水自流进入气浮机,在气浮机中加入助凝剂和絮凝剂进行混凝反应,使得BOD5/COD在0.3以上;
(4)气浮机处理后的上清液进入气浮出水池,在气浮出水池中进行暂储,然后经过提升泵送至EGSB处理系统,污泥沉淀进入污泥浓缩池;
(5)废水进入EGSB系统后,经水解、酸化、甲烷化过程去除废水中的COD,出水进入接触氧化池;
(6)在接触氧化池中,在曝气有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附着生长在生物填料上,利用驯化后的好氧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新陈代谢进一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好氧菌通过繁殖,大部分的随着出水进入沉淀池作为剩余污泥排出,小部分的回流到接触氧化池前端,经过沉淀池的固液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MBBR池进行进一步处理;
(7)在MBBR池中,在曝气条件下,微生物进一步将其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在MBBR池末端设置隔档装置,防止悬浮填料随着上清液排除,出水进入二沉池中进行固液分离,多余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池,固液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絮凝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坚郭海平丁黎玲刘宜德解付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粤鹏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景翌湘台环保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