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56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林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包括过滤箱,过滤箱内设置有滤网组,过滤箱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远离过滤箱的一端设置有震动器,所述过滤箱远离进水管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水泵;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所述过滤箱上设置有药箱,所述药箱通过输药管连通出水管,所述输药管上安装有输药泵;所述过滤箱的两侧均分别转动设置有主动轮、从动轮和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履带,所述过滤箱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及时清理池底垃圾,使池底保持干净,提高人工池塘的水质量。

A drainage structure of pond in landscape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
本技术涉及园林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
技术介绍
风景园林在设计时,为提高景区的观赏性,通常会在景区内制造假山及人工池塘,并在人工池塘里面养殖观赏鱼,从而营造出小型的自然园林景观。目前,对于上述人工池塘,由于游客大量投喂观赏鱼,池地容易堆积大量的鱼群没有吃完的食物以及鱼群的排泄物,形成池底垃圾,如果不及时清理池底垃圾,这些垃圾容易在池底,发生厌氧发酵,产生大量漂浮在水面上的有机物,对水面进行覆盖,从而将水与空气隔离开,容易导致鱼群由于缺氧而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可以及时清理池底垃圾,使池底保持干净,提高人工池塘的水质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池底垃圾的滤网组,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过滤箱的一端设置有震动器,所述过滤箱远离进水管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水泵;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所述过滤箱上设置有药箱,所述药箱通过输药管连通出水管,所述输药管上安装有输药泵;所述过滤箱的两侧均分别转动设置有主动轮、从动轮和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履带,所述过滤箱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电机。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组包括沿进水管至出水管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填充有石英砂颗粒,所述石英砂颗粒的粒径大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滤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之间设有活性炭层。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内间隔设有多个缓冲板,相邻两块所述缓冲板错位设置,多个所述缓冲板位于输药管与水泵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表面设有缓冲毛线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体工作时,震动器将池底的淤泥震起,水泵工作,带有淤泥的水经进水管进入到过滤箱内,在过滤箱内被过滤,然后从出水管流至水泵,再流会池内;加药箱可以对过滤后的水加药,改善水的质量;履带的设计可以提高摩擦力,方便过滤箱在池底移动;本技术可以及时清理池底垃圾,使池底保持干净,提高人工池塘的水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内部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过滤箱;11、进水管;12、出水管;13、水泵;14、震动器;15、排污管;16、排污阀;17、缓冲板;18、缓冲毛线组;20、药箱;21、输药管;22、输药泵;31、主动轮;32、从动轮;33、履带;41、第一过滤网;42、第二过滤网;43、第三过滤网;44、石英砂颗粒;45、活性炭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参见图1和图2,包括过滤箱10,所述过滤箱10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池底垃圾的滤网组(图中没有标注),所述过滤箱10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远离过滤箱10的一端设置有震动器14,震动器14可以从市场采购,所述过滤箱10远离进水管11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连接水泵13;所述过滤箱10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5,所述排污管15上设置有排污阀16,可以方便排出过滤箱10内的污水,从而方便更换滤网组;所述过滤箱10上设置有药箱20,所述药箱20通过输药管21连通出水管12,所述输药管21上安装有输药泵22;所述过滤箱10的两侧均分别转动设置有主动轮31、从动轮32和套设在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之间的履带33,所述过滤箱10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31转动的电机(图中没有显示)。具体工作时,震动器14将池底的淤泥震起,水泵13工作,带有淤泥的水经进水管11进入到过滤箱10内,在过滤箱10内被过滤,然后从出水管12流至水泵13,再流会池内;加药箱20可以对过滤后的水加药,改善水的质量;履带33的设计可以提高摩擦力,方便过滤箱10在池底移动。本技术可以及时清理池底垃圾,使池底保持干净,提高人工池塘的水质量。如图2所示,所述滤网组包括沿进水管11至出水管12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滤网41、第二过滤网42和第三过滤网43。具体地,所述第一过滤网41和第二过滤网42之间填充有石英砂颗粒,所述石英砂颗粒的粒径大于第一过滤网41和第二过滤网42的滤孔。所述第二过滤网42和第三过滤网43之间设有活性炭层。滤网组的设置可以提高水的过滤质量。如图2所示,所述出水管12内间隔设有多个缓冲板17,相邻两块所述缓冲板17错位设置,多个所述缓冲板17位于输药管21与水泵13之间。具体地,所述缓冲板17表面设有缓冲毛线组18,缓冲板17可以对出水管12内的水流进行阻碍,从而使药充分与水混合,有利于提高水质量。工作原理:震动器14将池底的淤泥震起,水泵13工作,带有淤泥的水经进水管11进入到过滤箱10内,在过滤箱10内被过滤,然后从出水管12流至水泵13,再流会池内;加药箱20可以对过滤后的水加药,改善水的质量,履带33的设计可以提高摩擦力,方便过滤箱10在池底移动。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池底垃圾的滤网组,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过滤箱的一端设置有震动器,所述过滤箱远离进水管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水泵;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所述过滤箱上设置有药箱,所述药箱通过输药管连通出水管,所述输药管上安装有输药泵;所述过滤箱的两侧均分别转动设置有主动轮、从动轮和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履带,所述过滤箱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池底垃圾的滤网组,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过滤箱的一端设置有震动器,所述过滤箱远离进水管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水泵;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所述过滤箱上设置有药箱,所述药箱通过输药管连通出水管,所述输药管上安装有输药泵;所述过滤箱的两侧均分别转动设置有主动轮、从动轮和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履带,所述过滤箱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滤网组包括沿进水管至出水管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凯刘扬蒋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天灿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