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酒店用送餐运输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
,具体为一种酒店用送餐运输车。
技术介绍
酒店送餐车,是指酒店工作人员为客人提供餐品时,辅助运输的小车,一般采用小轮、车体、放餐平台组成。目前一般的送餐车均为人力推动,这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很难保障送餐的效率,同时很多送餐车没有保温空间,导致送餐途中餐品温度下降,严重影响餐品的质量,本专利技术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店用送餐运输车,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酒店用送餐运输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前后侧内壁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前后对称设于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且与外界相通的第一通孔、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向前延伸至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的第一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地面接触的驱动车轮,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设有出餐机构,所述出餐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的第二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设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酒店用送餐运输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工作腔,其特征在于:/n所述工作腔前后侧内壁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前后对称设于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且与外界相通的第一通孔、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向前延伸至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的第一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地面接触的驱动车轮;/n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设有出餐机构,所述出餐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的第二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设于所述工作腔上端内壁且与外界相通的第二通孔、设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可上下滑动的第一带齿滑条,且所述第一带齿滑条右端带齿部分和所述第一齿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酒店用送餐运输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工作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腔前后侧内壁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前后对称设于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且与外界相通的第一通孔、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向前延伸至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的第一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地面接触的驱动车轮;
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设有出餐机构,所述出餐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的第二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设于所述工作腔上端内壁且与外界相通的第二通孔、设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可上下滑动的第一带齿滑条,且所述第一带齿滑条右端带齿部分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固设于所述第一带齿滑条上端的放餐圆盘,且所述放餐圆盘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出外界,固设于所述放餐圆盘上端的挡板,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设有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端动力连接有第三传动轴,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一带轮,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第四传动轴左侧的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和所述第一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下端靠近左侧处固设有竖直支板,所述竖直支板前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齿轮前侧的第三带轮,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带轮前侧且可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四传动轴之间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可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五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带轮后侧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利心输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