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虾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养殖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养殖水全封闭循环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的虾养殖业今年来养殖成功率和成活率都较差,虽然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养殖产量在不断降低。整个对虾养殖状况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养殖模式成为一个关键因素。传统的虾养殖模式,虾苗的投放密度在400-600尾/立方,始终在同一密度下养殖65-90天甚至更长时间,全年只能养殖最多3批;而采用多级养殖模式,不仅能够方便管理,且全年养殖批次增加,养殖的效益会增加很多。并且微藻作为虾苗的主要饵料,投放到养殖池内,构成养殖体系的初级生产力。不仅如此,微藻靠光合作用将海水中的无机物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能够净化养殖池中的水质,改善养殖池水体。但是,微藻的过渡繁殖也会对水体产生抑制作用,如何控制养殖水中微藻的含量,防止微藻过渡繁殖成为一个研究的重点。随着养殖生产年限的递增,养殖面积日益扩大,养殖水大量排放,使沿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病害频繁出现,阻碍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将养殖水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级养殖体系,并定向培养微藻和功能菌,利用滤食性水生生物食用藻和菌来转化成动物蛋白,藻细胞数控制在5-10万个/mL,菌细胞数控制在10-100万个/ml;并通过多孔矿物质对养殖水进行中和沉淀,进入生物滤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优选的,养殖体系为三级,一级养殖池在中间,被二级养殖池以及三级养殖池包围,二级养殖池的长度与两个一级养殖池长度相当,三级养殖池的宽度与一级养殖池以及二级养殖池宽度总和相当,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以及三级养殖池分别连接于循环水处理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级养殖体系,并定向培养微藻和功能菌,利用滤食性水生生物食用藻和菌来转化成动物蛋白,藻细胞数控制在5-10万个/mL,菌细胞数控制在10-100万个/ml;并通过多孔矿物质对养殖水进行中和沉淀,进入生物滤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优选的,养殖体系为三级,一级养殖池在中间,被二级养殖池以及三级养殖池包围,二级养殖池的长度与两个一级养殖池长度相当,三级养殖池的宽度与一级养殖池以及二级养殖池宽度总和相当,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以及三级养殖池分别连接于循环水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三级养殖体系中,一级养殖池中虾苗密度为6000-10000尾/m3,养殖时间为20-25天;一级养殖中虾的体重达到0.02-0.05克/尾,进行转池;
二级养殖池中虾苗密度为1000-3000尾/m3,养殖时间为20-25天;二级养殖中虾的体重达到1.8-2.5克/尾,进行转池;
三级养殖池中虾苗密度为400-900尾/m3,养殖时间为25-30天;虾的体重达到12-20克/尾,进行收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三养殖体系中,每级养殖各包括8个养殖池;一组养殖体系包括两个一级养殖池、两个二级养殖池以及两个三级养殖池,四组养殖体系为一单元,共用一套循环水系统;一级养殖池中水量为80-300吨,二级养殖池中水量为300-1000吨,三级养殖池中水量为1000-5000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种类包括小球藻、海链藻、舟形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一级养殖池中微藻藻细胞初始投放量为500-1000个/mL;优选的,三级养殖体系中,溶氧量维持在6mg/L到饱和状态之间;优选的,多级养殖体系中,设有光源,光照为500-2000lux;温度为26-30℃;pH为8.2-8.8;优选的,每隔5~10天泼洒一次维生素,维生素添加量按近5~10天饲料添加量的平均值添加,每1kg饲料添加量平均值对应的维生素添加量为1~5m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苓,何家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