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蛇菰属植物种子萌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215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2:03
一种蛇菰属植物种子萌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种子萌发前预培养:将成熟蛇菰属植物种子用无菌水洗涤后,在室温25℃~35℃的室内,黑暗条件下,预培养24~48小时;采集寄主植物根:寄主植物根是没有寄生蛇菰属植物且直径小于1cm的根;提取寄主根提取物,寄主植物根用液氮研磨成粉末,加50%v/v甲醇溶液分别提取2次,滤液挥干至浸膏状,浸膏比重为1.3~1.7;种子萌发:用50%v/v甲醇溶液将浸膏配制成浓度为5ppm~20ppm的根提取物溶液,用于培养经预培养的种子,在25℃~35℃黑暗下避光培养至种子萌发。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使蛇菰属植物种子萌可发达到83.83%,为蛇菰科植物的人工种植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A method of seed germination of Selagin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蛇菰属植物种子萌发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农业种子生产
,特别涉及蛇菰属植物种子萌发方法。
技术介绍
蛇菰科植物是全寄生植物,必须依赖寄主植物才能存活,蛇菰科在我国有22种,其中蛇菰属(Balanophora)有21种,包括隐轴蛇菰(BalanophoracryptocaudexS.Y.ChangetTam)、鹿仙草又叫粗穗蛇菰(BalanophoradioicaR.Br.)、长枝蛇菰(BalanophoraelongataBl.)、印度蛇菰(Balanophoraindica(Arn.)Griff.)、海南蛇菰(BalanophorakainantensisMasam.)疏花蛇菰(BalanophoralaxifloraHemsl.)、多蕊蛇菰(BalanophorapolyandraGriff.)、皱球蛇菰(BalanophorarugosaTam)、思茅蛇菰(BalanophorasimaoensisS.Y.ChangetTam)、穗花蛇菰(BalanophoraspicataHayata)、彩丽蛇菰(BalanophorasplendidaTametD.Fang)、杯茎蛇菰(BalanophorasubcupularisP.C.Tam)、川藏蛇菰(Balanophorafargesii(Tiegh.)Harms)、红冬蛇菰又叫葛菌(BalanophoraharlandiiHook.f.)、宜昌蛇菰(BalanophorahenryiHemsl.)、筒鞘蛇菰又叫红菌(BalanophorainvolucrataHook.f.)、日本蛇菰(BalanophorajaponicaMakino)、红烛蛇菰(BalanophoramutinoidesHayata)、鸟黐蛇菰又叫海桐蛇菰(BalanophoratobiracolaMakin)、短穗蛇菰(Balanophoraabbreviata)、蛇菰(Balanophorafungosa),盾片蛇菰科属一种盾片蛇菰(RhopalocnemisphalloidesJungh.)。蛇菰属植物全株都具有药用价值,具有醒酒保肝、抗炎镇痛、抗衰老、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等作用(陶汝俊等,蛇菰述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年4月底26卷第7期:73-77.)。蛇菰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贵州、云南等地深山丛林,其产量少、生长季节性强,生长期短,资源稀少,随着人们对其药用价值认识的提高和开发利用,人工培育成为必然。目前还没有蛇菰科植物种子的人工种植方法,也没有相关促进蛇菰科种子萌发的相关报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蛇菰属植物资源稀少,还没有人工培育蛇菰属植物种子萌发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蛇菰属植物种子萌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萌发前预培养:将成熟蛇菰属植物种子用无菌水洗涤后,放入装有润湿滤纸的容器内,在室温为25℃~35℃的室内,黑暗条件下,预培养24~48小时;(2)采集寄主植物根采挖蛇菰属植物相应的寄主植物根,所述寄主植物根是没有寄生蛇菰属植物且直径小于1cm的根,将采挖的寄主植物根放入深色容器中,并喷入无菌水使深色容器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备用;(3)提取寄主植物根提取物将采集的寄主植物根清洗干净,晾干表面水分,称取50克根,放入研钵中,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将粉末取出放入烧杯中加入50%v/v甲醇溶液200ml,提取寄主植物根提取物,用滤纸抽滤得滤液Ⅰ和滤渣,在滤渣中加入50%v/v甲醇溶液50ml~100ml重复提取一次,用滤纸抽滤得滤液Ⅱ,合并滤液Ⅰ和滤液Ⅱ得滤液,滤液挥干至浸膏状,且浸膏比重为1.3~1.7;(4)种子萌发在培养皿放入滤纸,用蒸馏水润湿滤纸,在润湿的滤纸上放入步骤(1)经预培养的种子,取步骤(3)所得的浸膏,用50%v/v甲醇溶液将浸膏配制成浓度为5ppm~20ppm的根提取物溶液,用根提取物溶液滴加在预培养的种子上至预培养的种子种皮表面润湿,盖上培养皿盖,用封口膜封口,在25℃~35℃黑暗条件下避光培养至种子萌发。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的深色容器为棕色玻璃瓶。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根提取物溶液的浓度为5ppm~10ppm。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成熟蛇菰属植物种子为成熟筒鞘蛇菰植物种子,步骤(2)中所述的寄主植物根为小叶榕植物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填补了蛇菰属植物生产行业中的空白,蛇菰属植物种子萌发率达到83.83%,为蛇菰科植物的人工种植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并且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方法对环境无不良影响,蛇菰科植物种植成功后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蛇菰科植物的可持续利用。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筒鞘蛇菰植物种子萌发率效果图。图2:实施例2筒鞘蛇菰植物种子萌发率效果图。图3:对照筒鞘蛇菰植物种子萌发率效果图。图1-图3中,横坐标均为寄主植物根提取物溶液浓度,纵坐标均为筒鞘蛇菰植物种子萌发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各实施例中无特殊说明的为常规方法。实施例1(1)种子采集及种子储藏经过对野生蛇菰属植物的长期观察,发现蛇菰属植物种子成熟的标志是花序上的小花和附属体可以用手剥落时,采集蛇菰属植物成熟种子连同花序一起放于自封袋中带回,备用。长期保存时用滤纸包裹种子,保持湿度在65%-75%。本试验蛇菰属植物材料为筒鞘蛇菰(BalanophorainvolucrataHook.f.)。(2)种子萌发前预培养:将成熟的筒鞘蛇菰植物种子用无菌水洗涤3次后,放入装有润湿滤纸的容器内,所述容器为培养皿,培养皿内放锡箔纸,锡箔纸表面放3层滤纸,加入无菌水刚好将滤纸浸湿即润湿,在室温为25℃的室内,黑暗条件下,预培养24小时;(3)采集寄主植物根蛇菰科植物寄主广泛,根据野外调查,选择采挖蛇菰属植物相应的寄主植物根,所述寄主植物根是没有寄生蛇菰属植物且直径小于1cm的根,将采挖的寄主植物根放入棕色玻璃瓶中,并喷入无菌水使棕色玻璃瓶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放入冰盒带回实验室备用。本试验寄主植物为小叶榕(FicusmicrocarpaL.f.),刺激萌发物为寄主小叶榕直径小于1cm的根提取物。即筒鞘蛇菰植物相应的寄主植物是小叶榕。(4)提取寄主植物根提取物将采集的寄主植物根用无菌水清洗干净,晾干表面水分,称取50克根,放入研钵中,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将粉末取出放入烧杯中加入50%v/v甲醇溶液200ml,静置提取根提取物5min,用滤纸抽滤得滤液Ⅰ和滤渣,在滤渣中加入50%v/v甲醇溶液100ml重复静置提取一次5min,用滤纸抽滤得滤液Ⅱ,合并滤液Ⅰ和滤液Ⅱ得滤液,滤液挥干至浸膏状,且浸膏比重为1.7(所述浸膏比重为寄主植物根与浸膏的质量比值)。(5)种子萌发准备4个培养皿,每个培养皿放入两层滤纸,用蒸馏水润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蛇菰属植物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1)种子萌发前预培养:将成熟蛇菰属植物种子用无菌水洗涤后,放入装有润湿滤纸的容器内,在室温为25℃~35℃的室内,黑暗条件下,预培养24~48小时;/n(2)采集寄主植物根/n采挖蛇菰属植物相应的寄主植物根,所述寄主植物根是没有寄生蛇菰属植物且直径小于1cm的根,将采挖的寄主植物根放入深色容器中,并喷入无菌水使深色容器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备用;/n(3)提取寄主植物根提取物/n将采集的寄主植物根清洗干净,晾干表面水分,称取50克根,放入研钵中,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将粉末取出放入烧杯中加入50%v/v甲醇溶液200ml,提取寄主植物根提取物,用滤纸抽滤得滤液Ⅰ和滤渣,在滤渣中加入50%v/v甲醇溶液50ml~100ml重复提取一次,用滤纸抽滤得滤液Ⅱ,合并滤液Ⅰ和滤液Ⅱ得滤液,滤液挥干至浸膏状,且浸膏比重为1.3~1.7;/n(4)种子萌发/n在培养皿放入滤纸,用蒸馏水润湿滤纸,在润湿的滤纸上放入步骤(1)经预培养的种子,取步骤(3)所得的浸膏,用50%v/v甲醇溶液将浸膏配制成浓度为5ppm~20ppm的根提取物溶液,用根提取物溶液滴加在预培养的种子上至预培养的种子种皮表面润湿,盖上培养皿盖,用封口膜封口,在25℃~35℃黑暗条件下避光培养至种子萌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蛇菰属植物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种子萌发前预培养:将成熟蛇菰属植物种子用无菌水洗涤后,放入装有润湿滤纸的容器内,在室温为25℃~35℃的室内,黑暗条件下,预培养24~48小时;
(2)采集寄主植物根
采挖蛇菰属植物相应的寄主植物根,所述寄主植物根是没有寄生蛇菰属植物且直径小于1cm的根,将采挖的寄主植物根放入深色容器中,并喷入无菌水使深色容器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备用;
(3)提取寄主植物根提取物
将采集的寄主植物根清洗干净,晾干表面水分,称取50克根,放入研钵中,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将粉末取出放入烧杯中加入50%v/v甲醇溶液200ml,提取寄主植物根提取物,用滤纸抽滤得滤液Ⅰ和滤渣,在滤渣中加入50%v/v甲醇溶液50ml~100ml重复提取一次,用滤纸抽滤得滤液Ⅱ,合并滤液Ⅰ和滤液Ⅱ得滤液,滤液挥干至浸膏状,且浸膏比重为1.3~1.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冰赵秀杨生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