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节电柜,包括外柜和内柜,所述外柜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外柜的一侧和另一侧均安装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一侧安装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的设置个数为两个,并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外柜的底部安装有存放盒,所述外柜的侧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安装有丝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智能控电器、排风扇、滚珠螺母、T形布线架、万向轮、内柜、丝杆和真空接触器,解决了传统光伏箱系统开关为手动操作,每天要动作两次,大大增加了现场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和误操作的可能性,变压器在空载合闸时,出现很大的励磁涌流,冲击变压器高压绕组的绝缘,导致变压器绕组绝缘提前老化,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
A new type of intelligent power saving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节电柜
本技术涉及光伏箱节电
,具体为一种新型智能节电柜。
技术介绍
节电柜是光伏箱使用的节电设备,节电柜又有人叫控制柜,也是节电器的一种,只适用于工业、商业领域和其它大型用电场所,与目前市场上的家用节电器是有本质的区别,节电柜是通过自身在线路中的电气特性,改善了相关的电气参数,从而产生节电效果,光伏箱变是光伏电站中的关键设备,数量众多,和普通用户变压器不同,光伏箱变白天运行,夜间处于空载运行状态,就需要使用节电柜辅助控制光伏箱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传统光伏箱为手动操作,每天要动作两次,大大增加了现场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和误操作的可能性,变压器在空载合闸时,出现很大的励磁涌流,冲击变压器高压绕组的绝缘,导致变压器绕组绝缘提前老化,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变压器空载运行时,当用真空断路器开断小的电感电流时,会产生截流过电压;频繁操作真空断路器也会大大缩短其机械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节电柜,解决了传统光伏箱为手动操作,每天要动作两次,大大增加了现场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和误操作的可能性,变压器在空载合闸时,出现很大的励磁涌流,冲击变压器高压绕组的绝缘,导致变压器绕组绝缘提前老化,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变压器空载运行时,当用真空断路器开断小的电感电流时,会产生截流过电压;频繁操作真空断路器也会大大缩短其机械寿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节电柜,包括外柜和内柜,所述外柜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外柜的一侧和另一侧均安装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一侧安装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的设置个数为两个,并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外柜的底部安装有存放盒,所述外柜的侧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安装有丝杆,且所述丝杆嵌入设置在外柜的侧面中,所述丝杆的端部焊接有限位块,所述内柜的一侧和另一侧均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安装有滚珠螺母,所述内柜的内部安装有智能控电器,所述智能控电器的底部安装有T形布线架,所述智能控电器的一侧安装有真空接触器,所述外柜和内柜的侧面均设有布线孔,所述内柜的一侧和另一侧均设有槽口。优选地,所述万向轮的设置个数为四个,且所述万向轮之间呈中心对称分布。优选地,所述防护网的设置个数为两个,并呈中心对除分布,且所述防护网嵌入设置在外柜的侧壁中。优选地,所述存放盒嵌入设置在外柜中,且所述存放盒与外柜的内壁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滚珠螺母嵌入设置在连接板中,并与连接板的内壁间隙配合,且所述滚珠螺母与丝杆通过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智能控电器嵌入设置在内柜中,且所述智能控电器与内柜通过设置在智能控电器顶部的支架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节电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智能控电器、排风扇、滚珠螺母、T形布线架、万向轮、内柜、丝杆和真空接触器,解决了传统光伏箱系统开关为手动操作,每天要动作两次,大大增加了现场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和误操作的可能性,变压器在空载合闸时,出现很大的励磁涌流,冲击变压器高压绕组的绝缘,导致变压器绕组绝缘提前老化,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变压器空载运行时,当用真空断路器开断小的电感电流时,会产生截流过电压,频繁操作真空断路器也会大大缩短其机械寿命的问题,使用智能控电器时,通过光伏箱系统中的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丝杆转动,由于丝杆与滚珠螺母通过螺纹连接,丝杆转动时,滚珠螺母在丝杆上做直线运动,从而通过连接板带动内柜移动到外柜的外部,限位块为滚珠螺母做限位处理,此时可控制智能控电器或者为智能控电器输入程序,内柜回到外柜中,光伏箱系统白天运行时,真空接触器位闭合状态,智能控电器可自动控制光伏箱系统运行,夜间时,智能控电器将光伏箱系统中的空载箱从电网中切除,避免光伏箱系统中的空载变压器和电缆在夜间发生LC谐振,产生谐振过电压,排风扇为内柜最换气处理,存放盒可从外柜中抽出存放物件,节电柜有效地避免避雷器损毁和电缆头爆裂等问题的发生,能够保证系统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并且夜间从电网脱离,避免了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带来间接经济效益,通过节电柜的切合实现光伏系统箱变自动地离网与并网,从而避免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空载谐振,达到节能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纵向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左视纵剖图;图3为本技术内柜的左视纵剖图。图中:1、支架;2、智能控电器;3、防护网;4、连接板;5、排风扇;6、槽口;7、滚珠螺母;8、T形布线架;9、万向轮;10、内柜;11、存放盒;12、外柜;13、电机;14、限位块;15、丝杆;16、布线孔;17、真空接触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节电柜,包括外柜12和内柜10,外柜12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9,万向轮9的设置个数为四个,且万向轮9之间呈中心对称分布,外柜12的一侧和另一侧均安装有防护网3,防护网3的设置个数为两个,并呈中心对除分布,且防护网3嵌入设置在外柜12的侧壁中,防护网3的一侧安装有排风扇5,夜间时,智能控电器2将光伏箱系统中的空载箱从电网中切除,避免光伏箱系统中的空载变压器和电缆在夜间发生LC谐振,产生谐振过电压,排风扇5为内柜10最换气处理,存放盒11可从外柜12中抽出存放物件,节电柜有效地避免避雷器损毁和电缆头爆裂等问题的发生,排风扇5的设置个数为两个,并呈中心对称分布,外柜12的底部安装有存放盒11,存放盒11嵌入设置在外柜12中,且存放盒11与外柜12的内壁间隙配合,外柜12的侧面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的一侧安装有丝杆15,且丝杆15嵌入设置在外柜12的侧面中,能够保证系统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并且夜间从电网脱离,避免了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带来间接经济效益,通过节电柜的切合实现光伏系统箱变自动地离网与并网,从而避免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空载谐振,所述丝杆15的端部焊接有限位块14,内柜10的一侧和另一侧均焊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内部安装有滚珠螺母7,滚珠螺母7嵌入设置在连接板4中,并与连接板4的内壁间隙配合,且滚珠螺母7与丝杆15通过螺纹连接,内柜10的内部安装有智能控电器2,智能控电器2嵌入设置在内柜10中,且智能控电器2与内柜10通过设置在智能控电器2顶部的支架1连接,智能控电器2的底部安装有T形布线架8,智能控电器2的一侧安装有真空接触器17,外柜12和内柜10的一侧均设有布线孔16,内柜10的一侧和另一侧均设有槽口6,本技术中真空接触器17、排风扇5、智能控电器2和电机13的型号分别为S336真空接触器、LK236排风扇、LINK56-44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节电柜,包括外柜(12)和内柜(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柜(12)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9),所述外柜(12)的一侧和另一侧均安装有防护网(3),所述防护网(3)的一侧安装有排风扇(5),所述排风扇(5)的设置个数为两个,并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外柜(12)的底部安装有存放盒(11),所述外柜(12)的侧面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一侧安装有丝杆(15),且所述丝杆(15)嵌入设置在外柜(12)的侧面中,所述丝杆(15)的端部焊接有限位块(14),所述内柜(10)的一侧和另一侧均焊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内部安装有滚珠螺母(7),所述内柜(10)的内部安装有智能控电器(2),所述智能控电器(2)的底部安装有T形布线架(8),所述智能控电器(2)的一侧安装有真空接触器(17),所述外柜(12)和内柜(10)的侧面均设有布线孔(16),所述内柜(10)的一侧和另一侧均设有槽口(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节电柜,包括外柜(12)和内柜(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柜(12)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9),所述外柜(12)的一侧和另一侧均安装有防护网(3),所述防护网(3)的一侧安装有排风扇(5),所述排风扇(5)的设置个数为两个,并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外柜(12)的底部安装有存放盒(11),所述外柜(12)的侧面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一侧安装有丝杆(15),且所述丝杆(15)嵌入设置在外柜(12)的侧面中,所述丝杆(15)的端部焊接有限位块(14),所述内柜(10)的一侧和另一侧均焊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内部安装有滚珠螺母(7),所述内柜(10)的内部安装有智能控电器(2),所述智能控电器(2)的底部安装有T形布线架(8),所述智能控电器(2)的一侧安装有真空接触器(17),所述外柜(12)和内柜(10)的侧面均设有布线孔(16),所述内柜(10)的一侧和另一侧均设有槽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珊珊,邱明柱,张玉林,徐超,桑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德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国电德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