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1854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的处理方法,将收容臭氧气体且内壁为金属制的收容容器、收容使用臭氧气体进行表面处理的物体且内壁为金属制的处理容器(30)及供给臭氧气体且内壁为金属制的配管中的至少任一个作为被处理对象物,对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进行处理。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认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中有无异常部位;以及在确认有无异常部位的步骤之后,以与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接触的方式使浓度为10体积%以上30体积%以下且温度为60℃以下的臭氧气体流通。

Treatment method of the inner wall surface of the object to be tre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的处理方法。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7年11月30日提交的日本申请第2017-230351号的优先权的权益,上述日本申请所记载的全部记载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已知向供给气体的配管等供给臭氧气体并对内壁面进行钝态化处理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公开的钝态化处理方法将臭氧处理单元连接于已施工完毕的配管系统,使臭氧气体作用于配管系统的内表面,从而对配管系统的内表面进行钝态化处理。是如下的钝态化处理方法,首先,使氧气中的臭氧浓度为10体积%以下的臭氧气体作用预定时间,然后使将臭氧气体浓度阶段性地增加所得的臭氧气体分别作用预定时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2015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钝态化处理方法中,因使臭氧浓度阶段性地增加,因此处理变得烦杂。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率地对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进行处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的处理方法,将收容臭氧气体且内壁为金属制的收容容器、收容使用所述臭氧气体进行表面处理的物体且内壁为金属制的处理容器及供给所述臭氧气体且内壁为金属制的配管中的至少任一个作为被处理对象物,对所述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进行处理,所述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对所述被处理对象物的所述内壁面中有无异常部位进行确认;以及/n在确认有无所述异常部位的步骤之后,以与所述被处理对象物的所述内壁面接触的方式,使浓度为10体积%以上30体积%以下且温度为60℃以下的臭氧气体流通。/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30 JP 2017-2303511.一种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的处理方法,将收容臭氧气体且内壁为金属制的收容容器、收容使用所述臭氧气体进行表面处理的物体且内壁为金属制的处理容器及供给所述臭氧气体且内壁为金属制的配管中的至少任一个作为被处理对象物,对所述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进行处理,所述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被处理对象物的所述内壁面中有无异常部位进行确认;以及
在确认有无所述异常部位的步骤之后,以与所述被处理对象物的所述内壁面接触的方式,使浓度为10体积%以上30体积%以下且温度为60℃以下的臭氧气体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的处理方法,其中,在使所述臭氧气体流通的步骤中,使温度为室温以上的所述臭氧气体流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被处理对象物的内壁面的处理方法,其中,使所述臭氧气体流通的步骤是在6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的时间范围内进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泉浩一古谷政博山本刚
申请(专利权)人:岩谷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