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包括壳体、全息投影显示模块和光影隧道显示模块,所述全息投影显示模块和光影隧道显示模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光影隧道显示模块主要由分光镜、若干个发光体和平面反射镜组成,所述发光体沿所述平面反射镜的边缘围成一圈并放置于所述分光镜、平面反射镜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全息投影显示模块与光影隧道显示模块相结合,提供具有多种观看视角、高对比度、高空间立体感和高视觉纵深感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度、增强了视觉纵深感和空间立体感,并且结构也简单灵活。
Holographic projection enhanced display system based on light shadow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
本技术涉及显示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全息投影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完善,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经常都可以看到它的应用。由于全息投影的画面展示效果非常科幻、震撼,而且可以展示三维立体图像,所以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申请公布号为CN206671756U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全息投影展示柜,该系统是基于传统的全息结构将显示屏显示的画面进行全息投影成像,对比度低、视觉纵深感和空间立体感差导致仅适用于室内或者室外无亮光的情况才可实现利用,并不能充分的吸引观察者的眼球,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包括壳体、全息投影显示模块和光影隧道显示模块,所述全息投影显示模块和光影隧道显示模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光影隧道显示模块主要由分光镜、若干个发光体和平面反射镜组成,所述发光体沿所述平面反射镜的边缘围成一圈并放置于所述分光镜、平面反射镜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全息投影显示模块与所述光影隧道显示模块为可拆卸可安装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光镜、平面反射镜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全息投影显示模块主要由显示源、硬质透明板组成,或者,所述全息投影显示模块主要由LCD、LED、OLED等透明屏以及喷涂logo文字等组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源为投影仪、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OLED显示器、背投显示器、平板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质透明板为全息玻璃或者单面镀全息膜玻璃或者表面贴有全息投影膜的透明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光镜的反射率为30%-8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体可以为LCD、LED、OLED等灯珠或者贴片以及其他可以用来照明显示的。排列方式按矩形或圆形或其他形状排列,排列间隔采用密集或稀疏排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面反射镜为玻璃反射镜、树脂反射镜、具有光滑的金属表面的物体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影隧道显示模块位于所述全息投影显示模块的正下方或者正上方或者正后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将全息投影显示模块与光影隧道显示模块相结合,提供具有多种观看视角、高对比度、高空间立体感和高视觉纵深感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度、增强了视觉纵深感和空间立体感,并且结构也简单灵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的光影隧道显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的效果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3所示,图1为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光影隧道显示模块3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效果图,一种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涉及一种展示设备装置,主要包括壳体1、全息投影显示模块2和光影隧道显示模块3。所述全息投影显示模块2是由显示源2-1和若干硬质透明板2-2组成,或者,由透明液晶显示屏组成,光影隧道显示模块3是由分光镜3-1、若干发光体3-2和平面反射镜3-3组成,其中若干发光体3-2沿平面反射镜3-3的边缘围成一圈放置于分光镜3-1和平面反射镜3-3之间,若干发光体3-2的虚像可以组成类似于光影隧道的视觉效果。上述全息投影显示模块2以及光影隧道显示模块3两部分可拆分的组合连接在一起。通过将光影隧道显示模块3和全息投影显示模块2按照不同方式进行结合,观看者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悬浮图像,如图3所示,相对于传统的全息投影显示系统,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度、增强了视觉纵深感和空间立体感,并且结构也简单灵活。实施例1如图4所示,一种基于光影隧道的360°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其包括壳体1、全息投影显示模块2以及光影隧道显示模块3。其中壳体1是一个四面开口的容纳空间,由顶面、底面和连接顶面和底面四个角边组成。全息投影显示模块2是由显示源2-1和4个硬质透明板2-2两两拼接成正金字塔型的全息投影结构组成,且显示源2-1位于硬质透明板2-2的上方。光影隧道显示模块3是由分光镜3-1、若干发光体3-2以及平面反射镜3-3组成,位于全息投影显示模块2的下方,且若干发光体3-2沿平面反射镜3-3的边缘围成一圈放置于分光镜3-1和平面反射镜3-3之间。上述全息投影显示模块2以及光影隧道显示模块3两部分可拆分的组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全息投影模块2是通过显示源2-1向硬质透明板2-2组成的正金字塔型结构四面进行投影成像,进而使全息结构2的中央形成一个合成的图像,达到全息投影的效果。光影隧道显示模块3是通过发光体3-2发出的光在平面反射镜3-3和分光镜3-1之间进行不断反射所呈现的无数个像组合实现的。通过将光影隧道显示模块3和全息投影显示模块2进行结合,观看者可以从360°观察不同角度的悬浮图像,相对于传统的360°全息投影显示系统,基于光影隧道的360°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度、增强了视觉纵深感和空间立体感,并且结构也简单灵活。优选的,显示源2-1可以是投影仪、也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CD显示器),也可以是等离子显示器(PDP显示器),也可以是OLED显示器,也可以是背投显示器(DLP背投显示,LED背投显示等),平板等,或其他能够显示视觉内容的器件和系统。优选的,硬质透明板2-2可以为全息玻璃或者单面镀全息膜玻璃或者透明板的表面贴有有全息投影膜。优选的,分光镜3-1的反射率为30%-80%。优选的,发光体3-2可以为LCD、LED,OLED等灯珠或者贴片以及其他可以用来照明显示的。排列方式按矩形或圆形或其他形状排列,排列间隔采用密集或稀疏排列。优选的,平面反射镜3-3可以是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全息投影显示模块和光影隧道显示模块,所述全息投影显示模块和光影隧道显示模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光影隧道显示模块主要由分光镜、若干个发光体和平面反射镜组成,所述发光体沿所述平面反射镜的边缘围成一圈并放置于所述分光镜、平面反射镜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全息投影显示模块和光影隧道显示模块,所述全息投影显示模块和光影隧道显示模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光影隧道显示模块主要由分光镜、若干个发光体和平面反射镜组成,所述发光体沿所述平面反射镜的边缘围成一圈并放置于所述分光镜、平面反射镜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投影显示模块与所述光影隧道显示模块为可拆卸可安装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平面反射镜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投影显示模块主要由显示源、硬质透明板组成,或者,所述全息投影显示模块主要由透明屏以及喷涂logo文字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光影隧道的全息投影增强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源为投影仪、液晶显示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礼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世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