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石症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82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石症模拟装置,包括头带和模拟器,模拟器安装在头带上,模拟器由椭圆囊、半规管、进液管和调节杆组成,椭圆囊上连接有半规管,椭圆囊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调节杆上,调节杆的底部插接在模拟器调节扣上;半规管由前半规管、后半规管和外半规管组成,前半规管、后半规管和外半规管的壶腹分别连接到椭圆囊,前半规管和后半规管的总脚和外半规管的单脚连接到椭圆囊,模拟人内耳前庭半规管的立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透明的模拟的装置清楚的看见耳石的运动轨迹,目的是模拟耳石进入半规管内和治疗过程中复位的轨迹,辅助教学和治疗,给治疗带来了便捷。

A simulation device of otoli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石症模拟装置
本技术涉及耳石症
,具体为一种耳石症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液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壶腹,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一般眩晕发作数秒,当头位静止后刺激消失,眩晕随之消失,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眩晕发作与患者特殊的头位变化有关。在对耳石症进行研究进而解决耳石症病症时,缺乏对内耳半规管空间立体结构的认识,以及复位过程中半规管的空间变化和管内耳石在复位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变化的掌握。对于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或者学生来说,想象耳石的位置和运动轨迹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石症模拟装置,通过透明的模拟的装置清楚的看见复位过程中半规管的空间变化及耳石的运动轨迹,目的是模拟耳石进入半规管内和治疗过程中复位的轨迹,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石症模拟装置,包括模拟器(2)和头带(1),所述模拟器(2)安装在头带(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器(2)由椭圆囊(22)、半规管(23)、进液管(24)和调节杆(25)组成,所述椭圆囊(22)上连接有半规管(23),所述椭圆囊(22)上连接注进液管(24)的出液口,所述椭圆囊(2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调节杆(25)上;/n所述半规管(23)由前半规管(231)、后半规管(232)和外半规管(233)组成,所述前半规管(231)、后半规管(232)和外半规管(233)的壶腹分别连接到椭圆囊(22),前半规管(231)和后半规管(232)的总脚和外半规管(233)的单脚连接到椭圆囊(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石症模拟装置,包括模拟器(2)和头带(1),所述模拟器(2)安装在头带(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器(2)由椭圆囊(22)、半规管(23)、进液管(24)和调节杆(25)组成,所述椭圆囊(22)上连接有半规管(23),所述椭圆囊(22)上连接注进液管(24)的出液口,所述椭圆囊(2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调节杆(25)上;
所述半规管(23)由前半规管(231)、后半规管(232)和外半规管(233)组成,所述前半规管(231)、后半规管(232)和外半规管(233)的壶腹分别连接到椭圆囊(22),前半规管(231)和后半规管(232)的总脚和外半规管(233)的单脚连接到椭圆囊(22),模拟人内耳前庭半规管的立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石症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进液管(24)的进液口通过橡胶塞(241)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石症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徐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