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设计的烟雾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78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臂式设计的烟雾探测器,通过设置了和烟雾接收器连接的烟雾收纳管,烟雾收纳管通过面壳上的通孔伸出外界,且通孔四周设置成网状结构,扩大烟雾的接收面积,且烟雾收纳管伸出面壳外形成了悬臂式的结构,对于竖直方向飘升以及水平方向流动的烟雾都不会造成阻挡,能够更加高效的收集烟雾颗粒,对于烟雾的反应也更加的真实可靠,并且在烟雾收纳管的端部还设置有防虫网,能够防止飞虫误入烟雾探测器内部;对烟雾探测器整体能提供一个很好的保护;提高烟雾的接收效率,减小烟雾颗粒在进入到烟雾接收器收到的阻隔,提高烟雾探测器的灵敏度。

Smoke detector with cantilever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臂式设计的烟雾探测器
本技术涉及消防安全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悬臂式设计的烟雾探测器。
技术介绍
烟雾探测器也被称为感烟式火灾探测器、烟感探测器和烟感探头,主要应用于消防系统,在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中也有应用。烟雾探测器主要是通过检测烟雾的浓度来实现火灾防范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烟雾探测器的应用原理上也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方式,如离子感烟式、光电感烟式和红外光束感烟式;在现有技术中,烟雾探测器如何提高其灵敏度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如申请号为201820650564.3的文件公开了一种烟雾探测器,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在上盖设置有气流槽,且气流槽沿上盖的周向方向设置,从而为环境空气和烟雾颗粒进入内部检测室提供最小阻塞的空气流动路径,使环境空气和烟雾颗粒能够快速有效地进入和离开内部检测室;但是这种方式还是会对气流造成阻隔,众所周知,烟雾是向上飘动,所以在这种气流槽虽然限制了烟雾流动的路径,但是导致更多的烟雾颗粒会粘附在通道壁上,进而对探测器的灵敏度产生不利影响;而现有的结构设计都是考虑烟雾在上扬时从侧面飘入探测器内部,这也是不利于探测器灵敏度的一个方面;基于此,市面上需要一种结构更加巧妙的烟雾探测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灵敏性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其灵敏性,多种结构共同保证烟雾进入内部结构的流动不受到太大的阻碍。本技术为一种悬臂式设计的烟雾探测器,包括控制板、由激光发射管和激光接收管组成的遮光型烟雾接收器,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烟雾接收器电连接;烟雾遮蔽激光所述烟雾接收器发出报警信号;还包括有面壳和底壳,所述面壳与所述底壳扣合形成的容置腔内容置有所述烟雾接收器和所述控制板;所述面壳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周围设置为网状结构连通外界与内部环境;所述通孔内卡合有烟雾收纳管,所述烟雾收纳管的一端与所述烟雾接收器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向远离所述面壳的方向延伸形成悬臂式结构,所述烟雾收纳管连通外界环境和所述烟雾接收器。作为优选,所述面壳还设置有防虫罩,所述防虫罩包括挡板和多根连接柱,多根所述连接柱围绕所述通孔布置且与所述面壳连接,并向远离所述面壳的方向延伸,其末端连接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烟雾收纳管设有间隔;所述挡板防止昆虫飞入所述烟雾收纳管。作为优选,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烟雾收纳管的表面设置有集尘槽,藉由所述集尘槽容置扬尘。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柱一体注塑成型,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面壳可拆卸式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烟雾收纳管伸出所述通孔的一端为外端部,所述外端部的侧壁设置有气流孔,所述气流孔连通外界与所述烟雾收纳管的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烟雾收纳管位于所述容置腔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柱,所述控制板设置有安装孔与所述安装柱卡合;所述烟雾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烟雾收纳管之间。作为优选,还包括有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蜂鸣器、无线传输器和备用电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技术中,遮烟式的烟雾探测器都是将反应室设置在壳体内部,然后由壳体的通孔提供进烟的作用;但是这种方式通常是在水平方向上的通孔,也就是需要烟雾在水平飘动时才能最好的收集烟雾,但是烟雾的流通不止有水平飘动,还有竖直方向上的飘扬,这个方向上的烟雾反而被现有烟雾探测器的壳体所阻挡,对烟雾的收集造成了阻碍,影响了烟雾探测器的可靠性;而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了和烟雾接收器连接的烟雾收纳管,烟雾收纳管通过面壳上的通孔伸出外界,且通孔四周设置成网状结构,扩大烟雾的接收面积,且烟雾收纳管伸出面壳外形成了悬臂式的结构,对于竖直方向飘升以及水平方向流动的烟雾都不会造成阻挡,能够更加高效的收集烟雾颗粒,对于烟雾的反应也更加的真实可靠,并且在烟雾收纳管的端部还设置有防虫网,能够防止飞虫误入烟雾探测器内部;对烟雾探测器整体能提供一个很好的保护;提高烟雾的接收效率,减小烟雾颗粒在进入到烟雾接收器收到的阻隔,提高烟雾探测器的灵敏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面壳与烟雾收纳管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控制板;11、安装孔;2、烟雾接收器;3、面壳;31、通孔;32、网状结构;33、防虫罩;331、挡板;332、连接柱;4、底壳;5、烟雾收纳管;51、安装柱;6、蜂鸣器;7、无线传输器;8、备用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对于烟雾探测器来说,由于实现原理的不同所以在结构上也有所不同,在本申请中所采用的就是遮光型的光电式探测器,其原理是由一个光源和一个光敏元件对应装置在烟雾接收器中,在正常无烟的情况下,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光敏元件上,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使整个电路维持正常状态,不发生报警,当发生火灾有烟雾存在时,光线收到烟雾粒子的影响,电路正常状态被干扰,进行报警。在本申请中具体提供一种悬臂式设计的烟雾探测器,请参阅图1-图2,包括控制板1、由激光发射管和激光接收管组成的遮光型烟雾接收器2,控制板1与烟雾接收器2电连接;烟雾遮蔽激光烟雾接收器2发出报警信号;还包括有面壳3和底壳4,面壳3与底壳4扣合形成的容置腔内容置有烟雾接收器2和控制板1;面壳3设置有通孔31,通孔31周围设置为网状结构32连通外界与内部环境;通孔31内卡合有烟雾收纳管5,烟雾收纳管5的一端与烟雾接收器2连接,另一端伸出通孔31向远离面壳3的方向延伸形成悬臂式结构,烟雾收纳管5连通外界环境和烟雾接收器。因为烟雾接收器放置在壳体的内部,其内部结构空间小,空气流动相对较小,所以如何做到让烟雾更加有效的进入到烟雾探测器内部是一个难题;在采用网状结构就是针对外部烟雾如何进入到探测器内部的一个方案,因为在现有的技术中,都是在其侧面开通的通孔,这种通孔针对水平方向的流动确实有所成效,但是对于烟雾的飘扬就有所阻碍了,甚至会造成烟雾浓度的误判;而本技术利用的是一个伸出面壳的烟雾收纳管来连通外界环境和烟雾接收器,也不会造成散光现象,网状结构也是最适合空气进入的一种结构,烟雾粒子无论是水平流动还是竖直飘扬,都能无阻碍的进入到烟雾探测器内部,由烟雾接收器进行侦测。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面壳3还设置有防虫罩33,防虫罩33包括挡板331和多根连接柱332,多根连接柱332围绕通孔31布置且与面壳3连接,并向远离面壳3的方向延伸,其末端连接有挡板,挡板与烟雾收纳管5设有间隔;挡板防止昆虫飞入烟雾收纳管。烟雾收纳管由于是伸出在面壳的外部,所以在其端部设置有一个防虫罩,既不会影响烟雾的流动和飘入到烟雾收纳管,又能防止昆虫自烟雾收纳管的管口飞入。在本实施例中,挡板靠近烟雾收纳管的表面设置有集尘槽,藉由集尘槽容置扬尘。因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难免会产生扬尘,所以在挡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多条槽,在扬尘飞到烟雾收纳管下方时,会由于集尘槽的阻碍作用沉淀,作为更加优选的一个方案,挡板与连接柱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臂式设计的烟雾探测器,包括控制板、由激光发射管和激光接收管组成的遮光型烟雾接收器,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烟雾接收器电连接;烟雾遮蔽激光所述烟雾接收器发出报警信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面壳和底壳,所述面壳与所述底壳扣合形成的容置腔内容置有所述烟雾接收器和所述控制板;所述面壳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周围设置为网状结构连通外界与内部环境;所述通孔内卡合有烟雾收纳管,所述烟雾收纳管的一端与所述烟雾接收器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向远离所述面壳的方向延伸形成悬臂式结构,所述烟雾收纳管连通外界环境和所述烟雾接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式设计的烟雾探测器,包括控制板、由激光发射管和激光接收管组成的遮光型烟雾接收器,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烟雾接收器电连接;烟雾遮蔽激光所述烟雾接收器发出报警信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面壳和底壳,所述面壳与所述底壳扣合形成的容置腔内容置有所述烟雾接收器和所述控制板;所述面壳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周围设置为网状结构连通外界与内部环境;所述通孔内卡合有烟雾收纳管,所述烟雾收纳管的一端与所述烟雾接收器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向远离所述面壳的方向延伸形成悬臂式结构,所述烟雾收纳管连通外界环境和所述烟雾接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式设计的烟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还设置有防虫罩,所述防虫罩包括挡板和多根连接柱,多根所述连接柱围绕所述通孔布置且与所述面壳连接,并向远离所述面壳的方向延伸,其末端连接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烟雾收纳管设有间隔;所述挡板防止昆虫飞入所述烟雾收纳管。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联华欧阳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将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