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忠平专利>正文

一种混合电测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707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电测深装置,包括接收机和观测电极组,所述观测电极组由M1

A hybrid electric sou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电测深装置
本技术涉及勘探
,具体是一种混合电测深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测深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电测深方法是对称四极电测深。其优点是对称四极电测深剖面的拟断面图可以比较直观地大致反映目标体断面形态。缺点是对称四极电测深的工作效率低,在大深度、大极距的对称四极电测深工作中,其工效低下的缺点尤为突出。基于这一方面考虑,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偶极+三极+四极”排列的混合电测深装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电测深装置,以解决所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所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电测深装置,包括接收机和观测电极组,所述观测电极组由M1~M9共9个观测电极组成,接收机的B极固定在距观测电极组M1~M9中心1000~3000m处,接收机的A极的供电位置在观测电极M1~M9之间移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观测电极M1~M9相邻两个之间的距离相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B极固定在距观测电极组M1~M9中心1000~3000m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收机的A极移动方向是从观测电极M9至观测电极M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收机为GDP32电法工作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三极(单极-偶极)、四极等装置,对于大极距三极、四极测深需要布设较长距离的无穷远极以及供电、测量电极同时反复移动,工作量较大,效率不高。混合电测深装置是在数组测量电极固定不动的情况下,只移动一端的供电电极,使外业工作量降低,可极大地提高测深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架构图。图2为高密度电法剖面反演等截面模型示意图。图3为对称四极装置剖面反演不等截面模型示意图。图4为混合电测深装置剖面反演不等截面模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为实现所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电测深装置,包括接收机和观测电极组,所述观测电极组由M1~M9共9个观测电极组成,GDP32接收机的B极固定在距观测电极组M1~M9中心1000~3000m处,GDP32接收机的A极的供电位置在观测电极M1~M9之间移动。以美国GDP32电法工作站为例,在其多道功能的基础上,组建“偶极+三极+四极”排列。即每次只需移动一个供电电极,多道MN同时接收,采用的混合电测深装置示意图如图1。普通电测深剖面可以看成数据密度比较稀少的高密度电法剖面,原理上,可以使用高密度电法软件处理所有的测深剖面。为了便于优化程序的内存安排,普通测深剖面的电极应该设计在高密度电法剖面的电极点上。一般可以考虑设置在剖面逢50m、或逢40m、逢30m、逢20m、逢10的点位上。剖面上距离最近的两个电极点距离称为最小电极距。最小电极距越大,计算机内存安排越有效,反演速度越快。B极固定在距观测电极组M1~M9中心1000~3000m处,A极从M9附近A1开始供电,观测M1~M9,A电极逐步往An方向移动,每移动一次A极,就观测一组M1~M9的测深数据,直至A极移动到An处(An极距观测电极组M1~M9中心1000~3000m)。这样的混合电测深装置相当于三极与四极测深的组合,当A极距M1~M9较近时,可以看作是三极排列,当A极最终移至An处时,转变为不对称四极排列。混合电测深装置工作方式能在不降低勘探效果的前提下简化野外工作,但是增加了资料整理的复杂性。使用我们编制的数据处理软件,可反演计算出混合电测深装置的剖面电阻率和极化率。(2)数据处理格式:混合电测深装置k值计算采用中间梯度装置系数公式,最后形成dat数据格式如下:XXX地区XX剖面测深反演…测线名称25……最小电极距11……排列类型(非常规排列=11)0……非常规排列的子排列(都取0)Typeofmeasurement…测量类型0……测量电阻率300…数据点的总点数1……数据点的记录位置类型1……激发极化资料标志:(0=仅有电阻率,1=有电阻率和极化率)Chargeability……极化率类型(充电率)Msec………充电率单位0.11…延时,积分时长4242515950001671600190.41650192.21046.989.2………电极数;c1电极的x,z坐标;c2电极的x,z坐标;p1电极的x,z坐标;p2电极的x,z坐标;第一点的实测视电阻率值,充电率值……;混合电测深数据反演与常规四极测深不同,它需要加入模型电阻率限制以及使用扩展模型等,一般取3-5次迭代后的结果。(3)混合电测深装置模型网格:高密度电法剖面反演(包括单极-偶极、三极和温纳装置)通常设置为等截面模型,即模型子块大小相等,但模型数据点呈倒梯形,深部缺失部分数据。如图2。对称四极装置通常浅部设置为截面模型子块较小,随着极距的扩大深部截面模型子块加大,模型子块稀疏,即深部数据点较少。见图3。混合电测深装置模型网格设置为浅部的等截面模型和深部的不等截面模型,而且深部模型子块加密,即深部数据点加密。见图4。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接收机还可以选择加拿大GDD多道激电仪、加拿大V8电法工作站、重庆奔腾WDJS-3系列多道数字激电仪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电测深装置,包括接收机和观测电极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电极组由M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电测深装置,包括接收机和观测电极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电极组由M1~M9共9个观测电极组成,接收机的B极固定在距观测电极组M1~M9中心1000~3000m处,接收机的A极的供电位置在观测电极M1~M9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电测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电极M1~M9相邻两个之间的距离相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忠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