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漏电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70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漏电报警器,包括漏电报警器本体,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的上方滑动连接有防护滑盖,所述防护滑盖的顶端嵌入安装有透明板,所述防护滑盖的一端连接有拉动把,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的一端连接有挂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设置的固定螺栓、固定扣、滑动扣和固定座,可根据安装需求选择需要安装的固定槽,对漏电报警器本体和固定座之间进行固定,从而可调整漏电报警器本体的安装位置,通过设置的防护滑盖、滑杆和回复弹簧,可通过防护滑盖对漏电报警器本体进行防护,并可通过回复弹簧的回弹,带动防护滑盖移动,对漏电报警器本体表面进行遮挡,从而增加了对漏电报警器本体表面的防护性能。

A kind of leakage prevention al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漏电报警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具体为一种预防漏电报警器。
技术介绍
在电力工程领域,电气设备的漏电现象会造成工作人员的触电伤亡事故,因此,需要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连接接零保护线,从而在金属外壳漏电时将漏电电流引入大地,防止漏电,而对于运行在露天野外恶劣环境下的电气设备,受天气的影响会使接零保护线或金属外壳产生锈蚀,导致电气设备接零保护线与金属外壳的断脱,使漏电保护功能失效,因此需要使用预防漏电报警器对电气设备漏电进行报警;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预防漏电报警器使用时,无法对预防漏电报警器进行很好的安装,对预防漏电报警器进行安装时无法很好的调整位置,影响预防漏电报警器的安装效果,且现有的预防漏电报警器使用时,预防漏电报警器表面往往是直接与空气接触,预防漏电报警器表面容易滴落电气设备的润滑油或是铁灰,导致预防漏电报警器表面污损,影响预防漏电报警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对预防漏电报警器进行很好的安装,对预防漏电报警器进行安装时无法很好的调整位置,影响预防漏电报警器的安装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漏电报警器,包括漏电报警器本体,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的上方滑动连接有防护滑盖,所述防护滑盖的顶端嵌入安装有透明板,所述防护滑盖的一端连接有拉动把,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的一端连接有挂环;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的底端安装有滑动放置机构,所述滑动放置机构包括固定扣、固定座、滑动槽、滑动扣、固定槽和固定螺栓;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扣,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的下方对应固定扣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扣,所述滑动槽的底端内壁对应滑动扣位置处均匀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扣的顶端啮合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端穿过固定扣和滑动扣与固定槽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扣与滑动扣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槽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的一端对应防护滑盖位置处连接有滑盖回复机构,所述滑盖回复机构包括回复滑槽、滑杆、滑块和回复弹簧;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的两端对应防护滑盖下方位置处开设有回复滑槽,所述回复滑槽的内壁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杆的外侧对应滑块一侧位置处连接有回复弹簧。优选的,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的一端嵌入安装有防潮机构,所述防潮机构包括防潮腔、透气孔、隔板、干燥剂和环形通孔;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的内部开设有防潮腔,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的一端对应防潮腔位置处均匀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防潮腔的一端内壁连接有隔板,所述防潮腔的另一端内壁连接有干燥剂。优选的,所述回复弹簧的另一端与回复滑槽内壁连接,所述滑块的顶端与防护滑盖低端连接。优选的,所述干燥剂的一端开设有环形通孔,所述干燥剂的一端与隔板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通过设置的固定螺栓、固定扣、滑动扣和固定座,可将固定螺栓塞入固定扣内,对固定扣与滑动扣进行连接,并根据安装需求选择需要安装的固定槽,对漏电报警器本体和固定座之间进行固定,从而可调整漏电报警器本体的安装位置,对漏电报警器本体进行安装。2、通过设置的防护滑盖、滑杆和回复弹簧,可通过防护滑盖对漏电报警器本体进行防护,并可在不许使用时,通过回复弹簧的回弹,带动滑块顺着滑杆移动,从而带动防护滑盖移动,对漏电报警器本体表面进行遮挡,从而增加了对漏电报警器本体表面的防护性能,并可通过回复弹簧对防护滑盖进行复位。3、通过设置的防潮腔、透气孔、干燥剂和环形通孔,可在漏电报警器本体使用时,对进入防潮腔内的空气进行干燥,可在漏电报警器本体使用时,对漏电报警器本体进行防潮保护,减少漏电报警器本体因空气潮湿产生的损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防护滑盖和挂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滑动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滑盖回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防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漏电报警器本体;2、防护滑盖;3、透明板;4、拉动把;5、挂环;6、滑动放置机构;601、固定扣;602、固定座;603、滑动槽;604、滑动扣;605、固定槽;606、固定螺栓;7、滑盖回复机构;701、回复滑槽;702、滑杆;703、滑块;704、回复弹簧;8、防潮机构;801、防潮腔;802、透气孔;803、隔板;804、干燥剂;805、环形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预防漏电报警器,包括漏电报警器本体1,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上方滑动连接有防护滑盖2,防护滑盖2的顶端嵌入安装有透明板3,防护滑盖2的一端连接有拉动把4,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挂环5;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滑动放置机构6,滑动放置机构6包括固定扣601、固定座602、滑动槽603、滑动扣604、固定槽605和固定螺栓606;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扣601,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下方对应固定扣601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固定座602,固定座602的顶端开设有滑动槽603,滑动槽60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扣604,滑动槽603的底端内壁对应滑动扣604位置处均匀开设有固定槽605,固定扣601的顶端啮合连接有固定螺栓606,固定螺栓606的底端穿过固定扣601和滑动扣604与固定槽605啮合连接,固定扣601与滑动扣604之间通过固定螺栓606和固定槽605进行固定,便于通过固定螺栓606对漏电报警器本体1和固定座602位置进行固定。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一端对应防护滑盖2位置处连接有滑盖回复机构7,滑盖回复机构7包括回复滑槽701、滑杆702、滑块703和回复弹簧704;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两端对应防护滑盖2下方位置处开设有回复滑槽701,回复滑槽701的内壁连接有滑杆702,滑杆70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703,滑杆702的外侧对应滑块703一侧位置处连接有回复弹簧704,回复弹簧704的另一端与回复滑槽701内壁连接,滑块703的顶端与防护滑盖2低端连接,便于通过回复弹簧704对滑块703的位置进行回复。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一端嵌入安装有防潮机构8,防潮机构8包括防潮腔801、透气孔802、隔板803、干燥剂804和环形通孔805;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防潮腔801,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一端对应防潮腔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漏电报警器,包括漏电报警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上方滑动连接有防护滑盖(2),所述防护滑盖(2)的顶端嵌入安装有透明板(3),所述防护滑盖(2)的一端连接有拉动把(4),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挂环(5);/n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滑动放置机构(6),所述滑动放置机构(6)包括固定扣(601)、固定座(602)、滑动槽(603)、滑动扣(604)、固定槽(605)和固定螺栓(606);/n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扣(601),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下方对应固定扣(601)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固定座(602),所述固定座(602)的顶端开设有滑动槽(603),所述滑动槽(60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扣(604),所述滑动槽(603)的底端内壁对应滑动扣(604)位置处均匀开设有固定槽(605),所述固定扣(601)的顶端啮合连接有固定螺栓(6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漏电报警器,包括漏电报警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上方滑动连接有防护滑盖(2),所述防护滑盖(2)的顶端嵌入安装有透明板(3),所述防护滑盖(2)的一端连接有拉动把(4),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挂环(5);
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滑动放置机构(6),所述滑动放置机构(6)包括固定扣(601)、固定座(602)、滑动槽(603)、滑动扣(604)、固定槽(605)和固定螺栓(606);
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扣(601),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下方对应固定扣(601)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固定座(602),所述固定座(602)的顶端开设有滑动槽(603),所述滑动槽(60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扣(604),所述滑动槽(603)的底端内壁对应滑动扣(604)位置处均匀开设有固定槽(605),所述固定扣(601)的顶端啮合连接有固定螺栓(6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漏电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606)的底端穿过固定扣(601)和滑动扣(604)与固定槽(605)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扣(601)与滑动扣(604)之间通过固定螺栓(606)和固定槽(605)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漏电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报警器本体(1)的一端对应防护滑盖(2)位置处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南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雷龙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