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水预磁化、絮凝沉降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65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泥水预磁化、絮凝沉降试验装置,包括沉降柱、磁场屏蔽罩、搅拌器、电磁线圈、搅拌器控制系统和磁场调节系统,沉降柱包括底座、沉降柱柱体和密封盖,沉降柱柱体的下端密封固定在底座顶部中心处,密封盖设置在沉降柱柱体顶部,电磁线圈套设在沉降柱柱体外部,磁场屏蔽罩套设在电磁线圈外部,磁场屏蔽罩设置在底座顶部;搅拌器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叶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叶轮的驱动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底座内,搅拌叶轮设置在沉降柱柱体的内部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性质煤泥水沉降所需的磁场强度及磁化时间进行实验室探索,从而为推动煤泥水预磁化、絮凝沉降技术的工业化进程提供前期基础数据。

Test device for pre magnetization and flocculation settlement of slime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泥水预磁化、絮凝沉降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泥水处理试验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煤泥水预磁化、絮凝沉降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煤炭洗选通常以水或水的混合物作为洗选介质,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大量的煤泥水(水及固体细泥颗粒等组成的混合分散体系)。如果这些煤泥水得不到妥善处理并循环利用,将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在综合考虑洗煤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煤泥水综合治理管控循环水系统,实现洗水的闭路循环,对于绿色选煤至关重要,而煤泥水澄清处理是煤泥水综合治理的关键一环。传统的煤泥水澄清工艺主要是向煤泥水中添加絮凝剂使其中的微粒凝聚成团,最终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加速煤泥水的沉降,但是这种絮凝处理工艺用药量大、处理效率低、处理成本较高、易造成药剂的二次污染,因此,亟待开发新的处理工艺。已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煤泥水进行预先磁化处理能够加快煤泥在絮凝沉降中的沉降速度,使得预磁化、絮凝沉降成为一种有发展潜力的选煤厂煤泥水新型澄清处理方法。在预磁化、絮凝沉降过程中,磁场强度及磁化时间等因素会对煤泥水的沉降效果产生影响,不同厂区的煤泥水性质不同,相同絮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泥水预磁化、絮凝沉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柱、磁场屏蔽罩(6)、搅拌器、电磁线圈(5)、用于控制所述搅拌器工作的搅拌器控制系统和用于控制电磁线圈(5)工作的磁场调节系统,所述沉降柱包括底座(9)、沉降柱柱体(1)和密封盖(4),所述沉降柱柱体(1)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状结构,所述沉降柱柱体(1)的下端密封固定在底座(9)的顶部中心处,所述沉降柱柱体(1)与底座(9)相垂直,所述密封盖(4)设置在沉降柱柱体(1)的顶部且与沉降柱柱体(1)的顶部相配合,所述电磁线圈(5)套设在沉降柱柱体(1)的外部,所述磁场屏蔽罩(6)套设在电磁线圈(5)的外部且防止电磁线圈(5)产生的磁场外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泥水预磁化、絮凝沉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柱、磁场屏蔽罩(6)、搅拌器、电磁线圈(5)、用于控制所述搅拌器工作的搅拌器控制系统和用于控制电磁线圈(5)工作的磁场调节系统,所述沉降柱包括底座(9)、沉降柱柱体(1)和密封盖(4),所述沉降柱柱体(1)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状结构,所述沉降柱柱体(1)的下端密封固定在底座(9)的顶部中心处,所述沉降柱柱体(1)与底座(9)相垂直,所述密封盖(4)设置在沉降柱柱体(1)的顶部且与沉降柱柱体(1)的顶部相配合,所述电磁线圈(5)套设在沉降柱柱体(1)的外部,所述磁场屏蔽罩(6)套设在电磁线圈(5)的外部且防止电磁线圈(5)产生的磁场外泄,所述磁场屏蔽罩(6)设置在底座(9)的顶部且磁场屏蔽罩(6)的底部与底座(9)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密封盖(4)位于磁场屏蔽罩(6)外,所述密封盖(4)设置在磁场屏蔽罩(6)的上方;所述搅拌器包括驱动电机(10)和搅拌叶轮(3),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与搅拌叶轮(3)的驱动端固定连接且带动搅拌叶轮(3)转动,所述驱动电机(10)安装在底座(9)内,所述搅拌叶轮(3)设置在沉降柱柱体(1)的内部底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水预磁化、絮凝沉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控制系统包括供电电源(2-4)、第一开关(2-1)和用于控制及调节驱动电机(10)转速的调速装置(2),所述供电电源(2-4)与调速装置(2)电连接且用于为调速装置(2)提供工作时所需的电能,所述第一开关(2-1)设置在供电电源(2-4)与调速装置(2)之间的连接线路上且用于切断或连通供电电源(2-4)与调速装置(2)之间的连接线路,所述调速装置(2)包括用于控制及调节驱动电机(10)转速的调速旋钮(2-2)和用于显示驱动电机(10)转速的第一显示屏(2-3)。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泥水预磁化、絮凝沉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旋钮(2-2)和第一显示屏(2-3)均设置在底座(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宁韩瑞周安宁李振于跃先刘莉君屈进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