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和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64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收体(100)的制造方法包括:芯形成工序,其将包含合成纤维(10b)的多个片材碎片(10bh)集聚而形成吸收性芯的连续体(100f);和包覆工序,其将利用芯形成工序形成的吸收性芯的连续体(100f)载置至包覆片(100b)的一个面上,并将该包覆片(100b)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部折回,由此,形成吸收性芯的连续体(100f)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部被覆盖的吸收体的连续体(100r)。在包覆工序中,将包覆片(100b)的两侧部折回前或在将包覆片(100b)的两侧部折回而覆盖吸收性芯(100a)的期间,使用维持吸收性芯(100a)的厚度的单元,抑制该吸收性芯(100a)的厚度变厚。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和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和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失禁垫等吸收性物品中使用的吸收体,例如已知有包含纸浆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吸收体。作为包含纸浆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吸收性物品用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在预先将使纤维彼此结合而成的具有三维结构的无纺布成型之后,将上述无纺布粉碎而成型为无纺布片,将上述无纺布片与亲水性纤维混合。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粉碎无纺布的方法,记载有采用粉碎机方式。作为与此不同的技术,本申请人提出如下技术:在一边输送载置有吸收性芯的包覆片一边将从该吸收性芯的各侧缘向侧方延伸出来的延伸部位使用折回引导件折回而包覆该吸收性芯的工序中,使包覆片包覆前区域中的抽吸力高于包覆片包覆区域中的下游侧的区域的抽吸力,由此,容易利用包覆片可靠地包覆吸收性芯(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0110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芯形成工序,其将包含合成纤维的多个片材碎片集聚而形成吸收性芯;和/n包覆工序,其将利用该芯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吸收性芯载置至正在输送的带状的包覆片的一个面上,并将该包覆片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部折回,由此,形成至少该吸收性芯的沿着该输送方向的两侧部被覆盖的吸收体的连续体,/n在所述包覆工序中,将所述包覆片的两侧部折回之前或在将该包覆片的两侧部折回而覆盖所述吸收性芯的期间,使用维持该吸收性芯的厚度的维持单元,抑制该吸收性芯的厚度变厚。/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3 JP 2017-1938811.一种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形成工序,其将包含合成纤维的多个片材碎片集聚而形成吸收性芯;和
包覆工序,其将利用该芯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吸收性芯载置至正在输送的带状的包覆片的一个面上,并将该包覆片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部折回,由此,形成至少该吸收性芯的沿着该输送方向的两侧部被覆盖的吸收体的连续体,
在所述包覆工序中,将所述包覆片的两侧部折回之前或在将该包覆片的两侧部折回而覆盖所述吸收性芯的期间,使用维持该吸收性芯的厚度的维持单元,抑制该吸收性芯的厚度变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持单元为配置于所述包覆片的另一面侧的抽吸部,对所述包覆片的一个面上所载置的所述吸收性芯一边隔着该包覆片利用该抽吸部进行抽吸一边输送,由此抑制该吸收性芯的厚度变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吸部具有调整抽吸力的抽吸调整机构,一边调整抽吸力一边抽吸所述吸收性芯,抑制该吸收性芯的厚度变厚。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持单元为按压所述包覆片的一个面上所载置的所述吸收性芯的按压部,在一直到即将将该包覆片的两侧部折回之前,将所述包覆片的一个面上所载置的所述吸收性芯一边利用该按压部朝向该包覆片按压一边输送,由此抑制该吸收性芯的厚度变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包覆工序中,一边通过输送带输送所述包覆片一边形成所述吸收体的连续体,
所述按压部包括多个辊和架设于该多个辊的环形带,
所述多个辊具有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一辊和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二辊,
在从所述第二辊至所述第一辊的区域中,将所述吸收性芯一边利用所述环形带朝向该包覆片按压一边输送,由此抑制该吸收性芯的厚度变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具有能够在所述吸收性芯的厚度方向上调整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使所述第一辊与所述输送带的间隙窄于所述第二辊与所述输送带的间隙的方式调整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高度,将所述吸收性芯一边利用所述环形带朝向该包覆片按压一边输送,由此抑制该吸收性芯的厚度变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持单元为一对辊,将所述包覆片的两侧部折回之前,将该包覆片的一个面上所载置的所述吸收性芯导入至该一对辊之间进行压缩而抑制该吸收性芯的厚度变厚。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包覆工序之后,将所述吸收体的连续体以与变更该连续体的输送方向的转向辊的周面接触的状态输送,利用相对于所述连续体中的所述吸收性芯位于与该周面为相反侧的包覆片将所述吸收性芯压缩。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芯形成工序中,形成所述吸收性芯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部各者的克重低于该吸收性芯中的夹于该两侧部之间的中央部分的克重的吸收性芯。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芯形成工序中,形成所述吸收性芯的沿着输送方向的所述两侧部各者的所述片材碎片的含有质量低于该吸收性芯中的夹于该两侧部之间的中央部分的片材碎片的含有质量的吸收性芯。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切断工序,该切断工序将包含所述合成纤维的带状的合成纤维片材在第一方向和与该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以规定长度切断而形成多个所述片材碎片,
在所述芯形成工序中,将利用所述切断工序形成的多个所述片材碎片集聚而形成所述吸收性芯。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芯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部各者的克重与夹于该两侧部之间的中央部分的克重之比,以各侧部的克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永龙二原田拓明茂木知之加藤优喜岩佐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