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涉及厨房电器的内腔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技术领域。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用于集成灶款电蒸箱、集成灶款电烤箱和集成灶款蒸汽烤箱,其包括对称设置在内腔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在内腔左侧壁及右侧壁均设置有内循环风加热装置,实现同步工作或交替工作。左侧和右侧的加热热量形成循环热风,左右双向对流到内腔中心空间,解决内腔风场同步,达到整个内腔均温循环风、均温加热温度。
An integrated stove type double convection internal circulation air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的内腔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厨房电器中的集成灶款电蒸箱、集成灶款电烤箱、集成灶款蒸汽烤箱等产品为集吸油烟机、灶具、蒸烤箱集成式电器。因整机吸油烟机的风机位置后置的结构因素。上述风机占据后部空间,造成下部空间配套的蒸烤箱器具内腔深度有限,因此,配套的电蒸箱、电烤箱、蒸汽烤箱内腔无法做到常规深度,则势必将内腔宽度做宽,同样导致内腔配置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无法在内腔后部位置安装,只能在内腔两侧位置安装。市场同类产品往往在内腔左侧位置或右侧位置安装,但内腔宽度较宽,无论内循环风加热装置在内腔左侧还是右侧,均会导致另一侧半腔空间温差较大,无法实现均温风场、均温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在内腔左侧壁及右侧壁均设置有内循环风加热装置,实现同步工作或交替工作。左侧和右侧的加热热量形成循环热风,左右双向对流到内腔中心空间,解决内腔风场同步,达到整个内腔均温循环风、均温加热温度。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其包括用于集成灶款电蒸箱、集成灶款电烤箱和集成灶款蒸汽烤箱,其包括对称设置在内腔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内循环风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内腔的外壁上的电机、设置在内腔的内壁上且与电机连接的风叶、套设在风叶外侧且一端连接至内腔的侧壁上端的双环加热管,以及盖设在风叶和双环加热管外表面且锁合至内腔的后壁的风机护板。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设置在内腔左侧壁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的风叶和设置在内腔右侧壁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的风叶同向转动。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设置在内腔左侧壁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的风叶和设置在内腔右侧壁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的风叶均顺时针转动或均逆时针转动。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双环加热管由加热管绕成两个环,加热管的入口和出口均固定连接至内腔的侧壁的上端。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风机护板包括顶盖和垂直连接至顶盖四周的侧板。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风机护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环设在顶盖上,出风口设置在顶盖的四个角和侧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是:上述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在内腔左侧壁及右侧壁均设置有内循环风加热装置,实现同步工作或交替工作。左侧和右侧的加热热量形成循环热风,左右双向对流到内腔中心空间,解决内腔风场同步,达到整个内腔均温循环风、均温加热温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整机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和内腔的正面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和内腔的轴侧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双环加热管和风叶(顺时针转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双环加热管和风叶(逆时针转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风机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110-内循环风加热装置;190-机体;191-拉门;192-内腔;120-电机;130-风叶;140-双环加热管;150-风机护板;151-顶盖;152-侧板;153-进风口;154-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100,用于集成灶款电蒸箱、集成灶款电烤箱和集成灶款蒸汽烤箱,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内腔192左侧壁和内腔192右侧壁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110。请继续参照图1,图中所示是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100整机装配的结构示意图,机体190的前壁为拉门191,将拉门191拉开,可以看到位于机体190内部的内腔192。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3,内循环风加热装置110包括电机120、风叶130、双环加热管140和风机护板150。电机120设置在内腔192的外壁上。风叶130设置在内腔192的内壁且与电机120连接。双环加热管140套设在风叶130外侧且一端连接至内腔192侧壁的上端。风机护板150盖设在风叶130和双环加热管140外表面且锁合至内腔192的后壁。请参照图4和图5,设置在内腔192左侧壁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110的风叶130和设置在内腔192右侧壁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110的风叶130均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生产时,内腔192的左侧壁和内腔192的右侧壁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110的风叶130同向转动,工作时,两个内循环风加热装置110可以单个工作,也可以协同工作。请参照图3-图5,双环加热管140由加热管绕成两个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用于集成灶款电蒸箱、集成灶款电烤箱和集成灶款蒸汽烤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对称设置在内腔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用于集成灶款电蒸箱、集成灶款电烤箱和集成灶款蒸汽烤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对称设置在内腔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风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腔的外壁上的电机、设置在所述内腔的内壁上且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风叶、套设在所述风叶外侧且一端连接至所述内腔的侧壁上端的双环加热管,以及盖设在所述风叶和所述双环加热管外表面且锁合至所述内腔的后壁的风机护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灶款双对流内循环风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内腔左侧壁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的所述风叶和设置在所述内腔右侧壁的内循环风加热装置的所述风叶同向转动。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瑞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