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且便于安装的空调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47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支承装置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折叠的且便于安装的空调支架,包括有固定杆、斜撑杆和支承杆。所述斜撑杆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固定杆和斜撑杆,固定杆设有第一连接孔,支承杆相对连接斜撑杆的另一端设有与固定杆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穿装有螺栓和螺母锁固连接。固定杆、斜撑杆和支承杆的内侧夹角均设有凸起的且连接两面的加强筋。固定杆表面设有两定位凸起,支承杆末端嵌入于两定位凸起之间的间隙。斜撑杆和支承杆均连接于所述固定杆的内侧面内,且固定杆连接斜撑杆的位置设有由外向内凹陷的连接部,并采用铆钉穿过该连接部穿装连接,所述铆钉铆接后形成的平面位于连接部内。

A foldable and easy to install air conditioner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且便于安装的空调支架
本技术涉及空调支承装置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折叠的且便于安装的空调支架。
技术介绍
在空调安装时,空调外机一般被置于房屋的外墙上,因而需要支架将空调外机进行固定。现有的空调支架一般由角钢焊接形成固定的架子,这样的架子占用空间大,安装时不便于携带,为此,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一种可折叠的且便于安装的空调支架。然而现有的可折叠的空调支架大多存在着安装不便和承重能力有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且便于安装的空调支架,以克服现有空调支架不便于安装且承重能力有限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的且便于安装的空调支架,包括有呈角钢结构的固定杆、斜撑杆和支承杆,所述固定杆固定于安装面上,所述斜撑杆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固定杆和斜撑杆,固定杆设有第一连接孔,支承杆相对连接斜撑杆的另一端设有与固定杆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穿装有螺栓和螺母锁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斜撑杆和支承杆的内侧夹角均设有若干凸起的且连接两面的加强筋;所述固定杆表面设有两定位凸起,所述支承杆的第二连接孔与固定杆的第一连接孔对应时,支承杆末端嵌入于两定位凸起之间的间隙;所述斜撑杆和支承杆均连接于所述固定杆的内侧面内,且固定杆连接斜撑杆的位置设有由外向内凹陷的连接部,并采用铆钉穿过该连接部穿装连接,所述铆钉铆接后形成的平面位于连接部内;所述固定杆于与安装面连接的侧面设有若干安装孔,该安装孔由两个呈十字形垂直交叉的长条孔构成。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连接孔水平方向的孔内长度长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内长度。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孔为正形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为长度长于第一连接孔的长方形孔,且所述螺栓为适配第一连接孔的方颈螺栓。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承杆上端平面设有若干连接空调外机的腰形孔。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组成本使用新型的固定杆、支承杆和斜撑杆均为角钢结构的型材,且其内侧夹角均设有的加强筋可有效的加强固定杆、斜撑杆和支承杆的稳固性,使其不易变形。从而增加本技术的承重能力。固定杆上用于穿套固定在安装面上的螺丝的安装孔由两个呈十字形垂直交叉的长条孔构成,此结构使固定杆在与螺丝连接时,可进行上下以及左右的适当调节,从而方便固定杆的固定安装。所述斜撑杆两端分别与固定杆和支承杆通过铆接实现可转动的连接,支承杆相对连接斜撑杆的另一端则与固定杆通过螺栓锁固实现可拆卸连接,此结构使本技术支架便于收折,且收折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固定杆在与支承杆连接的侧面上还设有两上下对应的定位凸起,使支承杆的末端可嵌入于两定位凸起之间,此结构可便于支承杆的定位安装,同时位于下方的定位凸起可起到承托支承杆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的增加支承杆的承重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侧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侧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收折过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收折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4所示,一种可折叠的且便于安装的空调支架,包括有固定杆1、斜撑杆3和支承杆2。固定杆1、斜撑杆3和支承杆2均可以是不锈钢板件折弯形成角钢结构的型材。固定杆1、斜撑杆3和支承杆2的内侧夹角均设有若干凸起的且连接两面的加强筋5,该加强筋5可以是将制作固定杆1、斜撑杆3和支承杆2的型材的夹角由外向内冲压成型的筋条,该筋条倾斜的连接型材的两平面,使加强筋形成三角形结构的支撑部位,可有效的加强固定杆1、斜撑杆3和支承杆2的稳固性,使其不易变形,从而有效的增加空调支架整体的承重能力。如附图2所示,所述固定杆1用于固定在安装面(示图未示)上,该安装面可以是房屋的外墙。所述固定杆1于与安装面连接的侧面设有若干安装孔13,安装时,将安装孔13穿套于固定在安装面的螺丝(示图未示)上,并通过螺母锁固,使固定杆1固定于安装面上。所述安装孔5由两个呈十字形垂直交叉的长条孔构成。由于现有技术中在房屋外墙固定螺丝一般采用冲击钻打孔再锁入膨胀螺丝的方式,此方式无法对膨胀螺丝进行十分准确的定位。因此安装孔5的结构使固定杆1在与固定于安装面的螺丝连接时,可便于进行上下以及左右的适当调节,以弥补螺丝定位产生的位移偏差。如附图1和3所示,固定杆1设有第一连接孔14,支承杆2相对连接斜撑杆3的另一端设有与固定杆1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2。所述第一连接孔14为正方形孔,所述第二连接孔22为长度长于第一连接孔14的长方形孔,且第一连接孔14和第二连接孔22穿装有方颈螺栓4和螺母进行锁固,使固定杆1和支承杆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孔22长于第一连接孔14,使方颈螺栓4穿装后,支承杆2可相对固定杆1进行前后位置的调整,以适应更多空调外机的尺寸。继续参照附图1和3所示,所述斜撑杆3两端均以铆接的结构可转动的连接于固定杆1和支承杆2,且斜撑杆3和所述支承杆2均连接于所述固定杆1的直角立面内侧内。固定杆1连接斜撑杆3的位置设有由外向内凹陷的连接部11,该连接部11可以是由冲压工艺加工成型。铆钉6穿过该连接部11穿装连接,铆钉6铆接后形成的平面位于连接部11内,此结构防止铆钉6裸露于固定杆1的平面外而构成使用中的不便。在需要收折空调支架时,依次的将方颈螺栓4拆卸、再将支承杆2和斜撑杆3旋转到固定杆1的直角立面内侧即可,此收折方式十分方便,且收折后占用空间小,十分便于携带。如附图2所示,所述固定杆1相对连接斜撑3杆另一面的内侧表面设有两凸出的定位凸起12,所述定位凸起12可以是由冲压工艺冲压形成的内凹凸起。当所述支承杆2的第二连接孔22与固定杆1的第一连接孔14对应时,支承杆2末端嵌入于两定位凸起12之间的间隙,此结构可方便对支承杆2相对连接斜撑杆3的另一端进行定位,同时位于支承杆2下方的定位凸起12亦可起到承托支承杆2末端的作用。参照附图1至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具体操作过程:安装前,预先于安装面上打入如膨胀螺丝等螺丝,且固定空调外机需要至少两个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支架进行固定,因此各个螺丝需调整至适当的距离再进行固定;将收折的空调支架展开,并将支承杆2嵌入两定位凸起12之间,再将方颈螺栓4依次穿过固定杆1的第一连接孔14和支承杆2的第二连接孔22,并用螺母锁固,使支承杆2和固定杆1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支架,之后再将固定杆1的安装孔13穿入固定在安装面的各个螺丝上,并用螺母于螺丝锁固,即可完成空调支架的安装,此安装方式十分方便,且安装后的空调支架形成固定的三角形结构,可稳固的承托空调外机;依上述方式安装两个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支架后,再将需要安装的空调外机的两侧分别与两空调支架的支承杆2上的腰型孔21采用螺栓和螺母进行穿装锁固连接,至此即可完成空调外机的安装。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且便于安装的空调支架,包括有呈角钢结构的固定杆、斜撑杆和支承杆,所述固定杆固定于安装面上,所述斜撑杆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固定杆和斜撑杆,固定杆设有第一连接孔,支承杆相对连接斜撑杆的另一端设有与固定杆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穿装有螺栓和螺母锁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斜撑杆和支承杆的内侧夹角均设有若干凸起的且连接两面的加强筋;所述固定杆表面设有两定位凸起,所述支承杆的第二连接孔与固定杆的第一连接孔对应时,支承杆末端嵌入于两定位凸起之间的间隙;所述斜撑杆和支承杆均连接于所述固定杆的内侧面内,且固定杆连接斜撑杆的位置设有由外向内凹陷的连接部,并采用铆钉穿过该连接部穿装连接,所述铆钉铆接后形成的平面位于连接部内;所述固定杆于与安装面连接的侧面设有若干安装孔,该安装孔由两个呈十字形垂直交叉的长条孔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且便于安装的空调支架,包括有呈角钢结构的固定杆、斜撑杆和支承杆,所述固定杆固定于安装面上,所述斜撑杆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固定杆和斜撑杆,固定杆设有第一连接孔,支承杆相对连接斜撑杆的另一端设有与固定杆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穿装有螺栓和螺母锁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斜撑杆和支承杆的内侧夹角均设有若干凸起的且连接两面的加强筋;所述固定杆表面设有两定位凸起,所述支承杆的第二连接孔与固定杆的第一连接孔对应时,支承杆末端嵌入于两定位凸起之间的间隙;所述斜撑杆和支承杆均连接于所述固定杆的内侧面内,且固定杆连接斜撑杆的位置设有由外向内凹陷的连接部,并采用铆钉穿过该连接部穿装连接,所述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建升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