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北斗卫星数据传输功能的应急广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1464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56
一种具有北斗卫星数据传输功能的应急广播系统,包括北斗RDSS收发器模组BDM900,还包括标准SIM卡座、P‑MOSFET场效应管Si7617DN、内核为Cortex‑M3的处理器STM32F103ZET6,收发器模组BDM900包括通讯管脚RXD0、TXD0和供电管脚VCC_PA_IN、VCC_RX_BAT和VCC_RX_CTR,处理器STM32F103ZET6包括PA1、PA2、PA3、PA4管脚,通讯管脚RXD0、TXD0分别与PA2管脚、PA3管脚连接,VCC_RX_CTR管脚与PA1管脚连接,供电管脚VCC_PA_IN、VCC_RX_BAT均与P‑MOSFET管Si7617DN的漏极端进行连接,且其栅极G与PA4管脚进行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采用北斗RDSS/RNSS短报文数据通信定位模块实现了各级室内智慧生态广播平台和室外智慧生态广播终端的双向数据通信/定位和语音播报。

An emergency broadcasting system with Beidou satellite data transmiss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北斗卫星数据传输功能的应急广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音箱广播装置
,具体为一种具有北斗卫星数据传输功能的应急广播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广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各省、市、县都在建设自己的应急广播系统,各地已经形成IP/FM/DTMB三种传输通道互为补充的通信“管道”解决方案,但这些通信路径均是地面信号传输通道,在地震、台风等毁灭性自然灾害后,地面数据传输通道往往因损坏而导致中断,因此急需卫星双向传输通道与地面传输通道形成互补,解决地面数据通道中断后各级平台可通过卫星通道和终端进行双向数据通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北斗卫星数据传输功能的应急广播系统,解决现有的广播装置的通信传输通道与地面传输通道易中断,无法实现各级平台和终端的双向数据通信的问题。一种具有北斗卫星数据传输功能的应急广播系统,包括北斗RDSS收发器模组BDM900,还包括标准SIM卡座、P-MOSFET场效应管Si7617DN、内核为Cortex-M3的控制器STM32F103ZET6,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北斗卫星数据传输功能的应急广播系统,包括北斗RDSS收发器模组BDM9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准 SIM卡座、P-MOSFET场效应管Si7617DN 、内核为Cortex-M3的控制器STM32F103ZET6,所述收发器模组BDM900包括通讯管脚RXD0、TXD0和供电管脚VCC_PA_IN、VCC_RX_BAT和VCC_RX_CTR,所述控制器STM32F103ZET6包括PA1、PA2、PA3、PA4管脚,所述通讯管脚RXD0、TXD0分别与所述PA2管脚、PA3管脚连接,所述VCC_RX_CTR管脚与所述PA1管脚连接,所述供电管脚VCC_PA_IN、VCC_RX_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北斗卫星数据传输功能的应急广播系统,包括北斗RDSS收发器模组BDM9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准SIM卡座、P-MOSFET场效应管Si7617DN、内核为Cortex-M3的控制器STM32F103ZET6,所述收发器模组BDM900包括通讯管脚RXD0、TXD0和供电管脚VCC_PA_IN、VCC_RX_BAT和VCC_RX_CTR,所述控制器STM32F103ZET6包括PA1、PA2、PA3、PA4管脚,所述通讯管脚RXD0、TXD0分别与所述PA2管脚、PA3管脚连接,所述VCC_RX_CTR管脚与所述PA1管脚连接,所述供电管脚VCC_PA_IN、VCC_RX_BAT均与所述P-MOSFET管Si7617DN的漏极端进行连接,且其栅极G与所述PA4管脚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北斗卫星数据传输功能的应急广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管脚RXD0、TXD0通过电阻R3、R4与所述控制器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共同进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