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终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45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终端组件,包括智能终端及外挂设备,智能终端包括:第一感应模块、第一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及第一天线模块,外挂设备包括:计算模块、第二感应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及第二天线模块,当外挂设备靠近智能终端时,外挂设备的第二磁感应元件与智能终端的第一磁感应元件互感并触发第一磁感应元件以形成触发指令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发射线圈向接收线圈供电;外挂设备得电后,第一通信单元与第二通信单元互通以交互数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实现母系统与分布式子系统模块间完全无线连接,且相较于有线连接的方式,提供了更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A terminal component based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终端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终端组件。
技术介绍
人们的生活中,个人电脑、移动终端、智能终端等设备,已成为非常常用的设备对象。对于老式型号的设备,或是设备本身性能不佳的设备,由于处理能力不够,用户常外挂有辅助设备来提高设备自身的数据运算、图形处理能力。例如,采用外挂分布式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如个人电脑电脑领域,通过PCIe插槽外挂显卡、内存;智能终端领域,在仅支持4G通信的智能终端外外挂具有5G基带的模块,便可将智能终端变为支持5G通信的智能终端。现有技术中,此类分布式、模块化的系统无一例外的都采用大量有线连接的方式与需要性能提升的母系统进行通信,并由母系统通过有线的方式供应电源,比如模块化智能终端采用很多触点、个人电脑系统利用插槽实现母系统和分布式模块之间的高速的通信和供电。在上述方式中,留有大量的接口给系统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外观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基于无线通信的终端组件,采用无线的方式实现高速可靠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终端组件,可实现母系统与分布式子系统模块间完全无线连接,且相较于有线连接的方式,提供了更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终端组件,包括智能终端及与智能终端无线通信的外挂设备,智能终端包括:第一感应模块、第一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及第一天线模块,其中第一感应模块包括第一磁感应元件;第一供电模块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电源、电源管理单元、逆变器及发射线圈;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感应模块、第一供电模块及第一天线模块连接,发送指令至/接收指令从第一感应模块、第一供电模块及第一天线模块;第一天线模块包括第一天线、第一通信单元及毫米波阵列天线;外挂设备包括:计算模块、第二感应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及第二天线模块,其中第二感应模块包括第二磁感应元件;第二供电模块包括互相连接的接收线圈、整流器及第二电源;计算模块分别与第二感应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及第二天线模块连接,发送指令至/接收指令从第二感应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及第二天线模块;第二天线模块包括第二阵列天线、第二通信单元及毫米波阵列天线;当外挂设备靠近智能终端时,第二磁感应元件与第一磁感应元件互感并触发第一磁感应元件以形成触发指令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发射线圈向接收线圈供电;外挂设备得电后,第一通信单元与第二通信单元互通以交互数据。优选地,第一磁感应元件包括磁传感器;第二磁感应元件包括磁铁;磁铁与磁传感器靠近时,磁感应器检测磁铁的磁场强度,当磁场强度大于等于磁感应器内预设的强度阈值时,磁感应器的输出状态翻转以形成触发指令。优选地,磁传感器包括N极及S极,磁铁包括N极及S极;第一天线模块设于磁传感器的N极及S极间,第二天线模块设于磁铁的N极及S极间;当磁传感器与磁铁互感时,第一天线模块与第二天线模块在射影方向部分或全部重叠。优选地,外挂设备内设有期望功率;控制模块控制发射线圈向接收线圈供电后,计算模块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向第二通信单元发送期望功率;控制模块根据期望功率调整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优选地,第一通信单元包括第一低速无线模块,第二通信单元包括第二低速无线模块;计算模块还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向第二通信单元发送信息参数及验证请求;控制模块校验信息参数及验证请求以确定是否建立智能终端与外挂设备的交互链接。优选地,控制模块内预设有握手协议及接口数据;控制模块解析信息参数以获取外挂设备的设备参数及识别码,并与握手协议及接口数据比较,当设备参数及识别码符合握手协议及接口数据时,同意建立智能终端与外挂设备的交互链接。优选地,第一通信单元与第二通信单元基于毫米波阵列天线建立通信连接时,将通信数据调制至毫米波频段,由对方解调输出。优选地,第一通信单元与第二通信单元基于毫米波阵列天线建立通信连接时,整合高速信号和/或低速信号后调制至毫米波频段,由对方解调至基带信号并解码,后将通信数据发送至第一通信单元或第二通信单元的高速通道和/或低速通道。优选地,外挂设备包括摄像元件、图像处理器、智能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磁感应元件包括霍尔/磁阻开关。。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分布式子系统的外部及母系统外部不留有任何需要导电的触点或接口,可提高通信终端组件间的安全性;2.完全无线连接的系统,可提升无线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对于非同一厂家生产的母设备或子设备,均可连接,为用户使用带来极大的普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符合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智能终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符合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外挂设备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符合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终端组件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符合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智能终端与外挂设备的布设示意图;图5为符合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磁感应元件及第二磁感应元件的结构设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终端组件,包括智能终端及与所述智能终端无线通信的外挂设备,其特征在于,/n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第一感应模块、第一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及第一天线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包括第一磁感应元件;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电源、电源管理单元、逆变器及发射线圈;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模块、第一供电模块及第一天线模块连接,发送指令至/接收指令从所述第一感应模块、第一供电模块及第一天线模块;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包括第一天线、第一通信单元及毫米波阵列天线;/n所述外挂设备包括:计算模块、第二感应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及第二天线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感应模块包括第二磁感应元件;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互相连接的接收线圈、整流器及第二电源;所述计算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感应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及第二天线模块连接,发送指令至/接收指令从所述第二感应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及第二天线模块;所述第二天线模块包括第二阵列天线、第二通信单元及毫米波阵列天线;/n当所述外挂设备靠近所述智能终端时,所述第二磁感应元件与所述第一磁感应元件互感并触发所述第一磁感应元件以形成触发指令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发射线圈向所述接收线圈供电;/n所述外挂设备得电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互通以交互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终端组件,包括智能终端及与所述智能终端无线通信的外挂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第一感应模块、第一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及第一天线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包括第一磁感应元件;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电源、电源管理单元、逆变器及发射线圈;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模块、第一供电模块及第一天线模块连接,发送指令至/接收指令从所述第一感应模块、第一供电模块及第一天线模块;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包括第一天线、第一通信单元及毫米波阵列天线;
所述外挂设备包括:计算模块、第二感应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及第二天线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感应模块包括第二磁感应元件;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互相连接的接收线圈、整流器及第二电源;所述计算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感应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及第二天线模块连接,发送指令至/接收指令从所述第二感应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及第二天线模块;所述第二天线模块包括第二阵列天线、第二通信单元及毫米波阵列天线;
当所述外挂设备靠近所述智能终端时,所述第二磁感应元件与所述第一磁感应元件互感并触发所述第一磁感应元件以形成触发指令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发射线圈向所述接收线圈供电;
所述外挂设备得电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互通以交互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通信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感应元件包括磁传感器;
所述第二磁感应元件包括磁铁;
所述磁铁与所述磁传感器靠近时,所述磁感应器检测所述磁铁的磁场强度,当所述磁场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磁感应器内预设的强度阈值时,所述磁感应器的输出状态翻转以形成所述触发指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通信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传感器包括N极及S极,所述磁铁包括N极及S极;
所述第一天线模块设于所述磁传感器的N极及S极间,所述第二天线模块设于所述磁铁的N极及S极间;
当所述磁传感器与所述磁铁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林宋刚郑自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