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及供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143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及供电方法,电源设备,包括输入接口,与输入接口连接的市电供电模块、电池供电模块及分别与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输出接口组,电源设备内还包括:双相Buck芯片,包括与市电供电模块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及与输出接口组连接的Buck芯片输出端;双相Buck芯片分别自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接收市电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功率及电池供电模块的第二输出功率,将第一输出功率和第二输出功率叠加后传输至输出接口组,以向与输出接口组连接的负载提供电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用户只需携带一种设备,对于所有负载设备均可极快速地提供电能。

A kind of power supply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superposing output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及供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分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及供电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终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快速普及,人们对上述设备的使用已越来越有依赖性。长时间的使用,常出现这些设备的电量被耗尽,无法继续使用的情况。考虑到这些设备的电池的续航瓶颈,用户常携带充电器、移动电源、电源适配器,通过电源适配器,连接市电向这些设备供电,充电器连接市电向这些设备供电,移动电源向这些设备充电,由于充电器、移动电源、电源适配器三者之间各自专用,体积重量带来携带麻烦。对此,不少厂家推出了可提供快充的充电器、电源适配器或移动电源,目前,充电器、电源适配器和移动电源所用的充电策略是优先给需充电的负载供电,然后才给内置电池供电,两者处于分时供电状态,移动电源内的电池不能带来功率倍增的效果,若为充电器,仅可提供的最大功率也是充电器本身的能力。因此,这些快充的充电器、电源适配器或移动电源的快充功能,由内置的协议芯片与负载所支持的快充协议匹配后,基于快充协议向负载供电。由于快充协议的限制,无法实现急速的快充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及供电方法,在原有快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负载的供电、充电速度,全方面使用电源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及供电方法,用户只需携带一种设备,对于所有负载设备均可极快速地提供电能。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包括输入接口,与输入接口连接的市电供电模块、电池供电模块及分别与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输出接口组,电源设备内还包括:双相Buck芯片,包括与市电供电模块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及与输出接口组连接的Buck芯片输出端;双相Buck芯片分别自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接收市电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功率及电池供电模块的第二输出功率,将第一输出功率和第二输出功率叠加后传输至输出接口组,以向与输出接口组连接的负载提供电能。优选地,输出接口组包括第一输出接口及第二输出接口;第一输出接口与Buck芯片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出接口与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连接;当输入接口接入市电时,且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电量阈值,且电池供电模块的供电功能激活时,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功率及第二输出功率通过双相Buck芯片传输至第一输出接口;当输入接口接入市电时,且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低于第一电量阈值或电池供电模块的供电功能未激活时,市电供电模块传输第一输出功率至第二输出接口;当输入接口未接入市电时,且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电量阈值时,电池供电模块传输第二输出功率至第二输出接口。优选地,输出接口组还包括第三输出接口;第三输出接口与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连接;当输入接口接入市电时,且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低于第一电量阈值或电池供电模块的供电功能未激活时,市电供电模块传输第一输出功率分别至第二输出接口及第三输出接口;当输入接口未接入市电时,且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电量阈值时,电池供电模块传输第二输出功率分别至第二输出接口及第三输出接口。优选地,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与第二输出接口和/或第三输出接口间设有双入单出开关;双入单出开关包括与市电供电模块连接的市电输入端、与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电池输入端及与第二输出接口或第三输出接口连接的开关输出端;双入单出开关选择性接收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的供能并传输至第二输出接口或第三输出接口。优选地,电源设备内还包括控制芯片及部分暴露于电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单元;操作单元接收外部操作,并向控制芯片发送操作指令;控制芯片与双入单出开关连接,当接收到操作指令时,控制芯片禁用双入单出开关,使得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的供能单独传输至双相Buck芯片。优选地,电源设备还包括协议芯片,协议芯片与输出接口组、市电供电模块及电池供电模块连接;协议芯片与负载通过输出接口组握手,并自负载处获取期望电压和/或期望电流;协议芯片向电源设备内设有的控制芯片发送期望电压和/或期望电流,由控制芯片控制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优选地,控制芯片控制市电供电模块输出一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控制芯片根据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计算第一输出功率,并将第一输出功率与负载的期望功率比较;当第一输出功率小于期望功率时,控制芯片激活电池供电模块,以以补足第一输出功率;当第一输出功率大于期望功率时,控制芯片控制市电供电模块将第一输出功率的部分输出至电池供电模块。优选地,市电供电模块及电池供电模块间连接有一开关元件;当负载未接入输出接口组时,开关元件受控闭合,使得市电供电模块向电池供电模块供电;当负载接入输出接口组时,开关元件受控断开,使得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分别向供电双相Buck芯片和/或输出接口组传输电能。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供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电源设备的输入接口分别与市电供电模块、电池供电模块连接,并电连接至一输出接口组;电源设备内的双相Buck芯片通过其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接收市电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功率及电池供电模块的第二输出功率,将第一输出功率和第二输出功率叠加后传输至输出接口组,以向与输出接口组连接的负载提供电能。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融合了充电器、移动电源、电源适配器的电源设备,节省用户出门时携带设备所需的空间;2.向用户的负载提供最大功率和最快速的充电体验;3.提供了一种提升电源适配器效率和充电功率的充电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符合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电源设备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2为符合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包括输入接口,与所述输入接口连接的市电供电模块、电池供电模块及分别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输出接口组,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源设备内还包括:/n双相Buck芯片,包括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及与所述输出接口组连接的Buck芯片输出端;/n所述双相Buck芯片分别自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市电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功率及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第二输出功率,将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和第二输出功率叠加后传输至所述输出接口组,以向与所述输出接口组连接的负载提供电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包括输入接口,与所述输入接口连接的市电供电模块、电池供电模块及分别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输出接口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设备内还包括:
双相Buck芯片,包括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及与所述输出接口组连接的Buck芯片输出端;
所述双相Buck芯片分别自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市电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功率及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第二输出功率,将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和第二输出功率叠加后传输至所述输出接口组,以向与所述输出接口组连接的负载提供电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接口组包括第一输出接口及第二输出接口;
所述第一输出接口与Buck芯片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连接;
当所述输入接口接入市电时,且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电量阈值,且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供电功能激活时,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功率及第二输出功率通过所述双相Buck芯片传输至所述第一输出接口;
当所述输入接口接入市电时,且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低于第一电量阈值或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供电功能未激活时,所述市电供电模块传输第一输出功率至所述第二输出接口;
当所述输入接口未接入市电时,且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电量阈值时,电池供电模块传输第二输出功率至所述第二输出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接口组还包括第三输出接口;
所述第三输出接口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连接;
当所述输入接口接入市电时,且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低于第一电量阈值或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供电功能未激活时,所述市电供电模块传输第一输出功率分别至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及第三输出接口;
当所述输入接口未接入市电时,且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电量阈值时,电池供电模块传输第二输出功率分别至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及第三输出接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和所述电池供电模块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和/或第三输出接口间设有双入单出开关;
所述双入单出开关包括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连接的市电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电池输入端及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或第三输出接口连接的开关输出端;
所述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科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