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及供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分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及供电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终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快速普及,人们对上述设备的使用已越来越有依赖性。长时间的使用,常出现这些设备的电量被耗尽,无法继续使用的情况。考虑到这些设备的电池的续航瓶颈,用户常携带充电器、移动电源、电源适配器,通过电源适配器,连接市电向这些设备供电,充电器连接市电向这些设备供电,移动电源向这些设备充电,由于充电器、移动电源、电源适配器三者之间各自专用,体积重量带来携带麻烦。对此,不少厂家推出了可提供快充的充电器、电源适配器或移动电源,目前,充电器、电源适配器和移动电源所用的充电策略是优先给需充电的负载供电,然后才给内置电池供电,两者处于分时供电状态,移动电源内的电池不能带来功率倍增的效果,若为充电器,仅可提供的最大功率也是充电器本身的能力。因此,这些快充的充电器、电源适配器或移动电源的快充功能,由内置的协议芯片与负载所支持的快充协议匹配后,基于快充协议向负载供电。由于快充协议的限制,无法实现急速的快充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及供电方法,在原有快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负载的供电、充电速度,全方面使用电源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及供电方法,用户只需携带一种设备,对于所有负载设备均可极快速地提供电能。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包括输入接口,与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包括输入接口,与所述输入接口连接的市电供电模块、电池供电模块及分别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输出接口组,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源设备内还包括:/n双相Buck芯片,包括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及与所述输出接口组连接的Buck芯片输出端;/n所述双相Buck芯片分别自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市电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功率及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第二输出功率,将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和第二输出功率叠加后传输至所述输出接口组,以向与所述输出接口组连接的负载提供电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加输出功率的电源设备,包括输入接口,与所述输入接口连接的市电供电模块、电池供电模块及分别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输出接口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设备内还包括:
双相Buck芯片,包括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及与所述输出接口组连接的Buck芯片输出端;
所述双相Buck芯片分别自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市电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功率及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第二输出功率,将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和第二输出功率叠加后传输至所述输出接口组,以向与所述输出接口组连接的负载提供电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接口组包括第一输出接口及第二输出接口;
所述第一输出接口与Buck芯片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连接;
当所述输入接口接入市电时,且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电量阈值,且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供电功能激活时,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功率及第二输出功率通过所述双相Buck芯片传输至所述第一输出接口;
当所述输入接口接入市电时,且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低于第一电量阈值或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供电功能未激活时,所述市电供电模块传输第一输出功率至所述第二输出接口;
当所述输入接口未接入市电时,且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电量阈值时,电池供电模块传输第二输出功率至所述第二输出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接口组还包括第三输出接口;
所述第三输出接口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连接;
当所述输入接口接入市电时,且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低于第一电量阈值或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供电功能未激活时,所述市电供电模块传输第一输出功率分别至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及第三输出接口;
当所述输入接口未接入市电时,且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电量阈值时,电池供电模块传输第二输出功率分别至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及第三输出接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和所述电池供电模块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和/或第三输出接口间设有双入单出开关;
所述双入单出开关包括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连接的市电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供电模块连接的电池输入端及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或第三输出接口连接的开关输出端;
所述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科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