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433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50
一种组装装置以及组装方法,所述组装装置包括一转子固定模块、一导电条驱动模块、多个导电条以及一抽气模块,所述转子固定模块支撑并固定一电机转子,所述导电条驱动模块具有多个安装槽孔,当所述抽气模块结合于所述导电条驱动模具且当各所述导电条封闭所述多个安装槽孔的开口时,所述抽气模块与所述多个安装槽孔共同形成彼此连通的一密闭腔,使所述抽气模块可对所述密闭腔抽气,以对所述多个导电条产生一吸力,进而将所述多个导电条吸入所述多个安装槽孔内,所述组装方法利用所述组装装置组装所述电机转子。

Assembly device and method of motor r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相关于一种用于组装一电机转子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尤指一种可以快速且方便地将导电条组装至电机转子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电机转子包括一转轴及安装于该转轴的一叠层磁芯,叠层磁芯上形成有多个槽孔,多个槽孔用于供多个导电条插入。在现有技术中,导电条的安装方式是将导电条先插装于一可活动的导电条安装板上,再通过一导电条驱动汽缸将导电条安装板推向叠层磁芯,进而使导电条逐一插入叠层磁芯上的多个槽孔。然而,导电条与导电条安装板上的孔因导电条与导电条安装板上的孔的制造公差而不易彼此组装,进而使得导电条的安装过程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揭露了一种用于组装一电机转子的组装装置,该电机转子具有贯穿该电机转子的两端面的多个槽孔,该组装装置包括一基板、一转子固定模块、一导电条驱动模块、多个导电条、以及一抽气模块。该转子固定模块设置于该基板上,用于支撑并固定该电机转子。该导电条驱动模块设置于该转子固定模块的一侧并包括一导电条安装板;该导电条安装板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基板上并包括一组装端面及一背端面,其中该组装端面面向该转子固定模块,该背端面相反于该组装端面;此外,该导电条安装板上还形成有连通该组装端面与该背端面的多个安装槽孔。该多个导电条分别具有一后端且分别具有相对于该后端的一前端,且各该导电条经由该后端插接于该多个安装槽孔的其中一个。该抽气模块设置于该基板上及该转子固定模块与该电机转子之间并包括一抽气罩以及一抽气泵;该抽气罩可结合于该电机转子的该两端面的其中一个端面,且该抽气罩内形成有一第一腔室;该抽气泵耦接于该抽气罩,其中,当该抽气罩结合于该电机转子的该两端面的该其中一个端面且各该导电条的该前端封闭该两端面的其中另一端面的各该槽孔的一开口时,该第一腔室与该多个槽孔共同形成彼此连通的一第一密闭腔,使该抽气泵可对该第一密闭腔抽气,以对该多个导电条的该前端产生一吸力,而将该多个导电条吸入该多个槽孔内。综上所述,当导电条组装并封闭电机转子的槽孔的开口时,本专利技术的组装装置可驱动抽气模块结合于电机转子,以形成一第一密闭腔。接着,抽气模块对第一密闭腔抽气,以对导电条形成一吸力,迫使导电条进入槽孔内,降低导电条插接槽孔的困难,进而提升导电条的安装效率。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组装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组装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组装装置处于另一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组装装置与电机转子的组装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组装装置中多个导电条与导电条安装板的组装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电条预置于电机转子的一侧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电条封闭槽孔的剖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组装装置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导向模基座与导向模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组装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组装装置于线框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组装装置与电机转子的组装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组装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1000、1000’:组装装置;1:电机转子;10:槽孔;100:开口;11:端面;111:边缘;12:侧面;2:基板;3:转子固定模块;30:转子固定座;31:转子迫紧汽缸;4:第一定位模块;40:转子定位板;41:转子定位槽孔;42:转子定位条;43:定位条定位板;44:定位条驱动汽缸;5:第二定位模块;50:导向孔;501:第一通道;5010:第一开口;5011:第一导角;G1:第一间隙;502:第二通道;5020:第二导角;G2:第二间隙;503:第三通道;5030:第三导角;G3:第三间隙;51:导向模基座;510:第一定位结构;52:导向模;520:第二定位结构;521:第一导向模端面;522:第二导向模端面;53:导向模迫紧汽缸;6:导电条驱动模块;60:安装槽孔;61:导电条安装板;62:导电条驱动汽缸;63:安装导角;7:导电条;71:前端;72:后端导角;73:前端导角;8:抽气模块;80:抽气罩;800:抽气罩体;801:第一腔室;802:第一密闭腔;803:抽气罩体周缘部;8030:第一突缘;8031:第二突缘;81:抽气泵;82:密封机构;820:密封圈;821:密封螺丝;A:长度方向;L1:第一长度;L2:第二长度;L3:第三长度;101、102、103、105: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组装装置1000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组装装置1000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组装装置1000处于另一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组装装置1000与一电机转子1的组装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组装装置1000用于组装电机转子1,电机转子1具有贯穿电机转子1的两端面的多个槽孔10及连接于两端面11的一侧面12。在此实施例中,电机转子1可为一鼠笼式感应电机转子。如图1至图4所示,组装装置1000包括一基板2、一转子固定模块3、一第一定位模块4以及一导电条驱动模块6,转子固定模块3设置于基板2上,导电条驱动模块6设置于转子固定模块3的一侧并具有多个安装槽孔60;第一定位模块4设置于转子固定模块3的一侧,用于定位电机转1并使多个槽孔10分别对齐该多个安装槽孔60。进一步地,转子固定模块3包括一转子固定座30与一转子迫紧汽缸31,转子固定座30固设于基板2上并用于支撑电机转子1,转子迫紧汽缸31设置于转子固定座30的一侧,当电机转子1安置于转子固定座30后,转子迫紧汽缸31可推顶电机转子1的侧壁,以将电机转子1迫紧于转子固定座30,如此转子固定模块3便可用于支撑并固定电机转子1(步骤101)。此外,第一定位模块4包括一转子定位板40、一转子定位条42、一定位条定位板43以及一定位条驱动汽缸44,转子定位板40固设于基板2上并抵接电机转子1的一端,转子定位板40上形成有一转子定位槽孔41,定位条定位板43可活动地设置于转子定位板40的一侧并用于固设转子定位条42,定位条驱动汽缸44设置于定位条定位板43的一侧。如图2以及图3所示,定位条驱动汽缸44可驱动定位条定位板43朝转子定位板40靠近而由图2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如图3所示的位置,或是定位条驱动汽缸44也可驱动定位条定位板43远离转子定位板40而由图3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如图2所示的位置。如此一来,当电机转子1安装于转子固定模块3上时,定位条驱动汽缸44可驱动定位条定位板43朝转子定位板40靠近,进而使固设于定位条定位板43上的转子定位条42分别穿过电机转子1的槽孔10(如图4所示),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组装一电机转子的组装装置,所述电机转子具有贯穿所述电机转子的两端面的多个槽孔,所述组装装置包括:/n一基板;/n一转子固定模块,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转子固定模块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电机转子;/n一导电条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转子固定模块的一侧,所述导电条驱动模块包括:/n一导电条安装板,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导电条安装板具有一组装端面及一背端面,所述组装端面面向所述转子固定模块,所述背端面相反于所述组装端面,所述导电条安装板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组装端面与所述背端面的多个安装槽孔,其中所述多个安装槽孔分别在所述组装端面上形成有一开口;/n多个导电条,分别具有一后端且分别具有相对于所述后端的一前端,各所述导电条经由所述后端插接于所述多个安装槽孔的其中一个;以及/n一抽气模块,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及所述转子固定模块与所述电机转子之间,所述抽气模块包括:/n一抽气罩,可结合于所述电机转子的所述两端面的其中一个端面,所述抽气罩内形成有一第一腔室;以及/n一抽气泵,耦接于所述抽气罩;/n其中当所述抽气罩结合于所述电机转子的所述两端面的所述其中一个端面且各所述导电条的所述前端封闭所述两端面的其中另一端面的各所述槽孔的一开口,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多个槽孔共同形成彼此连通的一第一密闭腔,使所述抽气泵可对所述第一密闭腔抽气,以对所述多个导电条的所述前端产生一吸力,而将所述多个导电条吸入所述多个槽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组装一电机转子的组装装置,所述电机转子具有贯穿所述电机转子的两端面的多个槽孔,所述组装装置包括:
一基板;
一转子固定模块,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转子固定模块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电机转子;
一导电条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转子固定模块的一侧,所述导电条驱动模块包括:
一导电条安装板,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导电条安装板具有一组装端面及一背端面,所述组装端面面向所述转子固定模块,所述背端面相反于所述组装端面,所述导电条安装板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组装端面与所述背端面的多个安装槽孔,其中所述多个安装槽孔分别在所述组装端面上形成有一开口;
多个导电条,分别具有一后端且分别具有相对于所述后端的一前端,各所述导电条经由所述后端插接于所述多个安装槽孔的其中一个;以及
一抽气模块,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及所述转子固定模块与所述电机转子之间,所述抽气模块包括:
一抽气罩,可结合于所述电机转子的所述两端面的其中一个端面,所述抽气罩内形成有一第一腔室;以及
一抽气泵,耦接于所述抽气罩;
其中当所述抽气罩结合于所述电机转子的所述两端面的所述其中一个端面且各所述导电条的所述前端封闭所述两端面的其中另一端面的各所述槽孔的一开口,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多个槽孔共同形成彼此连通的一第一密闭腔,使所述抽气泵可对所述第一密闭腔抽气,以对所述多个导电条的所述前端产生一吸力,而将所述多个导电条吸入所述多个槽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抽气罩包括:
一抽气罩体,其中所述第一腔室是形成在所述抽气罩体内;以及
一抽气罩体周缘部,延伸于所述抽气罩体,所述抽气罩体周缘部抵接于所述电机转子的所述两端面的所述其中一个端面的一边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电机转子具有连接于所述两端面的一侧面,所述抽气罩体周缘部包括:
一第一突缘,延伸于所述抽气罩体并抵接于所述两端面的所述其中一个端面;以及
一第二突缘,延伸于所述第一突缘并抵接于所述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抽气模块还包括一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
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突缘与所述侧面之间;以及
一密封螺丝,穿过所述第二突缘且锁附于所述侧面,以经由所述第二突缘下压所述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定位模块,设置于所述转子固定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模块用于定位所述电机转子,使所述多个槽孔分别对齐所述多个安装槽孔;以及
一第二定位模块,设置于所述转子固定模块与所述导电条驱动模块之间,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具有多个导向孔,所述多个导向孔对齐所述多个安装槽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包括:
一导向模基座,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具有一第一定位结构;以及
一导向模,设置在所述导向模基座上,所述导向模具有一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配合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以将所述导向模定位于所述导向模基座上,其中各所述导向孔是形成在所述导向模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导向模具有一第一导向模端面与一第二导向模端面,所述第一导向模端面面向所述导电条驱动模块,所述第二导向模端面面向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各所述导向孔包括:
一第一通道,开口在所述第一导向模端面,所述第一通道的壁面与所述导电条间具有一第一间隙;
一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壁面与所述导电条间具有一第二间隙;以及
一第三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并开口在所述第二导向模端面,所述第三通道的壁面与所述导电条间具有一第三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所述第二间隙,且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第三间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雅丽陈天乐黄慕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蔚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