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供电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142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及供电控制方法,该移动终端包括:用电模块;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二电池的第一极分别与第一电池的第二极和用电模块连接,第二电池的第二极与用电模块连接,第二电池用于为用电模块供电,第二电池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池的第二极的极性相反;均衡模块,均衡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池的第一极、第一电池的第二极和第二电池的第二极连接,均衡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转移方式将第一电池中的电量转移到第二电池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及供电控制方法,均衡模块按照预设的转移方式将第一电池的电量转移到第二电池中,由第二电池单独为移动终端供电,不需要降压过程,提高了供电效率。

Mobile terminal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及供电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供电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采用双电芯技术的移动终端具有续航时间长等优点。相关技术中,双电芯电池通常需要降压后才能为移动终端供电,降压过程增加了电能损耗,从而导致供电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均衡模块按照预设的转移方式将第一电池的电量转移到第二电池中,由第二电池单独为移动终端供电,不需要降压过程,提高了供电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供电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用电模块;第一电池;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一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和所述用电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极与所述用电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用于为所述用电模块供电,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的极性相反;均衡模块,所述均衡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极、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极连接,所述均衡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转移方式将所述第一电池中的电量转移到所述第二电池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第二电池的第一极分别与第一电池的第二极和用电模块连接,第二电池的第二极与用电模块连接,第二电池用于为用电模块供电,第二电池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池的第二极的极性相反;均衡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池的第一极、第一电池的第二极和第二电池的第二极连接,均衡模块按照预设的转移方式将第一电池的电量转移到第二电池中,由第二电池单独为移动终端供电,不需要降压过程,提高了供电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电模块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和/或所述移动终端的电子元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均衡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小于预设的电量阈值时,将设定电量从所述第一电池转移到所述第二电池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量阈值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的最大允许电量的90%;和/或,所述设定电量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的最大允许电量的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均衡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池放电,并控制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一极为正极,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极为负极;或者,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一极为负极,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极为正极。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用电模块、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一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和所述用电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极与所述用电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用于为所述用电模块供电,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的极性相反,所述供电控制方法包括:按照预设的转移方式将所述第一电池中的电量转移到所述第二电池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供电控制方法,第二电池的第一极分别与第一电池的第二极和用电模块连接,第二电池的第二极与用电模块连接,第二电池用于为用电模块供电,第二电池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池的第二极的极性相反;均衡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池的第一极、第一电池的第二极和第二电池的第二极连接,均衡模块按照预设的转移方式将第一电池的电量转移到第二电池中,由第二电池单独为移动终端供电,不需要降压过程,提高了供电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按照预设的转移方式将所述第一电池中的电量转移到所述第二电池中,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小于预设的电量阈值时,将设定电量从所述第一电池转移到所述第二电池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量阈值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的最大允许电量的90%;和/或,所述设定电量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的最大允许电量的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将所述第一电池中的电量转移到所述第二电池中,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电池放电,并控制所述第二电池充电。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控制方法。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控制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的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及供电控制方法。图1是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包括:第一电池12;第二电池13;降压模块15;用电模块11。其中,第一电池12与第二电池13串联,并通过降压模块15与用电模块11相连,第一电池12、第二电池13输出的总电压(即第一电池12的电压和第二电池13的电压之和)相对较高,需经过降压模块15降压后,才能为用电模块11供电,降压过程增加了电能损耗,从而导致供电效率低。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用电模块11;第一电池12;第二电池13,第二电池13的第一极分别与第一电池12的第二极和用电模块11连接,第二电池13的第二极与用电模块11连接,第二电池13用于为用电模块11供电,第二电池13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池12的第二极的极性相反;均衡模块14,均衡模块14分别与第一电池12的第一极、第一电池12的第二极和第二电池13的第二极连接,均衡模块14用于按照预设的转移方式将第一电池12中的电量转移到第二电池13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电模块11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和/或移动终端的电子元器件等。第二电池13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池12的第二极的极性相反。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一电池12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池13的第一极可为正极,第一电池12的第二极与第二电池13的第二极可为负极;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一电池12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池13的第一极可为负极,第一电池12的第二极与第二电池13的第二极可为正极。图2中以第一电池12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池13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电模块;/n第一电池;/n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一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和所述用电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极与所述用电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用于为所述用电模块供电,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的极性相反;/n均衡模块,所述均衡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极、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极连接,所述均衡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转移方式将所述第一电池中的电量转移到所述第二电池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电模块;
第一电池;
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一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和所述用电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极与所述用电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用于为所述用电模块供电,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的极性相反;
均衡模块,所述均衡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极、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极连接,所述均衡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转移方式将所述第一电池中的电量转移到所述第二电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模块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和/或所述移动终端的电子元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模块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小于预设的电量阈值时,将设定电量从所述第一电池转移到所述第二电池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阈值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的最大允许电量的90%;和/或,
所述设定电量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的最大允许电量的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模块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电池放电,并控制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一极为正极,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极为负极;或者,
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一极为负极,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极为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