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气体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399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气体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收集袋,所述第一壳体顶端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进气管,且两组所述第一进气管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一进气管的直径尺寸,两组所述第一进气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通过隔板对称分为两组单独的盛放腔,两组盛放腔内均放置有用于收集气体的收集袋,两组所述收集袋顶端均设置有第二进气管,两组所述第二进气管分别贯穿至两组第一进气管内部,两组所述第二进气管靠近第一进气管的一端周侧焊接有挡盘。该简易气体收集装置,提高了连接密闭性,防止气体泄露,可以推广使用。

A simple gas coll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气体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气体收集
,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气体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气体是指无形状有体积的可压缩和膨胀的流体。气体是物质的一个态。气体与液体一样是流体:它可以流动,可变形。与液体不同的是气体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可以被压缩膨胀。假如没有限制的话,气体可以膨胀,其体积不受限制。气态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相互之间可以自由运动。气态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动能比较高。气体形态可过通其体积、温度和其压强所影响。这几项要素构成了多项气体定律,而三者之间又可以互相影响。在许多领域中需要对气体进行收集处理,但是现有的气体收集装置,结构复杂,且密闭性较差,导致气体很容易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气体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气体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收集袋,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壳体顶端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进气管,且两组所述第一进气管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一进气管的直径尺寸,两组所述第一进气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通过隔板对称分为两组单独的盛放腔,两组盛放腔内均放置有用于收集气体的收集袋,两组所述收集袋顶端均设置有第二进气管,两组所述第二进气管分别贯穿至两组第一进气管内部,两组所述第二进气管靠近第一进气管的一端周侧焊接有挡盘,且两组所述第一进气管底端面内部开设有与挡盘配合使用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进气管贯穿至第一壳体内部一端周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进气管周侧套接有与外螺纹配合的螺纹套管。优选的,两组所述收集袋朝向第二壳体的一侧面均设置有第一输送管,两组所述第一输送管相对一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输送管,且两组所述第二输送管均与第一输送管贯穿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面对称设置有两组观察窗,且两组所述观察窗分别与收集袋对齐。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朝向第二壳体的一侧面设置有N组安装孔,所述第二壳体朝向第一壳体的一侧面设置有N组与安装孔配合使用的安装柱。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面横向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横向设置有带有阀门的管道,且管道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二输送管密封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简易气体收集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挡盘、环形凹槽、外螺纹和螺纹套管,第二进气管插接入第一进气管内,挡盘与环形凹槽配合使用,螺纹套管与外螺纹配合连接,便于将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密闭性,防止气体泄露;通过设置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和管道,管道通过第二输送管将收集袋内的气体输送至另一组收集袋中,增大同一种气体的储存空间;通过设置收集袋和观察管,通过观察窗观看收集袋内气体的储存量,防止收集袋爆裂;该简易气体收集装置,提高了连接密闭性,防止气体泄露,可以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壳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输送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进气管剖视图;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收集袋、4第一进气管、5通槽、6管道、7观察窗、8安装孔、9第二进气管、10第一输送管、11第二输送管、12挡盘、13螺纹套管、14环形凹槽、15外螺纹、16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简易气体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收集袋3,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壳体1顶端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进气管4,且两组所述第一进气管4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一进气管4的直径尺寸,两组所述第一进气管4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通过隔板16对称分为两组单独的盛放腔,两组盛放腔内均放置有用于收集气体的收集袋3,两组所述收集袋3顶端均设置有第二进气管9,两组所述第二进气管9分别贯穿至两组第一进气管4内部,两组所述第二进气管9靠近第一进气管4的一端周侧焊接有挡盘12,且两组所述第一进气管4底端面内部开设有与挡盘12配合使用的环形凹槽14,所述第一进气管4贯穿至第一壳体1内部一端周侧设置有外螺纹15,所述第二进气管9周侧套接有与外螺纹15配合的螺纹套管13,第二进气管9插接入第一进气管4内,挡盘12与环形凹槽14配合使用,螺纹套管13与外螺纹15配合连接,便于将第一进气管4和第二进气管9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密闭性,防止气体泄露。具体的,两组所述收集袋3朝向第二壳体2的一侧面均设置有第一输送管10,两组所述第一输送管10相对一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输送管11,且两组所述第二输送管11均与第一输送管10贯穿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输送管11相对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侧面对称设置有两组观察窗7,且两组所述观察窗7分别与收集袋3对齐,通过观察窗7观看收集袋3内气体的储存量,防止收集袋3爆裂,收集袋3贴合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时,收集袋3内气体充足。具体的,所述第一壳体1朝向第二壳体2的一侧面设置有N组安装孔8,所述第二壳体2朝向第一壳体1的一侧面设置有N组与安装孔8配合使用的安装柱,安装柱与安装孔8配合使用,使得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壳体2的一侧面横向设置有通槽5,所述通槽5内横向设置有带有阀门的管道6,且管道6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二输送管11密封连接,管道6通过第二输送管11将收集袋3内的气体输送至另一组收集袋3中,增大同一种气体的储存空间。具体的,该简易气体收集装置,安装柱与安装孔8配合使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固定连接,第二进气管9插接入第一进气管4内,挡盘12与环形凹槽14配合使用,螺纹套管13与外螺纹15配合连接,将第一进气管4和第二进气管9固定连接,观察窗7观看收集袋3内气体的储存量,收集袋3贴合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时,收集袋3内气体充足,管道6通过第二输送管11将收集袋3内的气体输送至另一组收集袋3中。该简易气体收集装置,提高了连接密闭性,防止气体泄露,可以推广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气体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收集袋(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壳体(1)顶端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进气管(4),且两组所述第一进气管(4)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一进气管(4)的直径尺寸,两组所述第一进气管(4)上均设置有阀门;/n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通过隔板(16)对称分为两组单独的盛放腔,两组盛放腔内均放置有用于收集气体的收集袋(3),两组所述收集袋(3)顶端均设置有第二进气管(9),两组所述第二进气管(9)分别贯穿至两组第一进气管(4)内部,两组所述第二进气管(9)靠近第一进气管(4)的一端周侧焊接有挡盘(12),且两组所述第一进气管(4)底端面内部开设有与挡盘(12)配合使用的环形凹槽(14),所述第一进气管(4)贯穿至第一壳体(1)内部一端周侧设置有外螺纹(15),所述第二进气管(9)周侧套接有与外螺纹(15)配合的螺纹套管(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气体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收集袋(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壳体(1)顶端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进气管(4),且两组所述第一进气管(4)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一进气管(4)的直径尺寸,两组所述第一进气管(4)上均设置有阀门;
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通过隔板(16)对称分为两组单独的盛放腔,两组盛放腔内均放置有用于收集气体的收集袋(3),两组所述收集袋(3)顶端均设置有第二进气管(9),两组所述第二进气管(9)分别贯穿至两组第一进气管(4)内部,两组所述第二进气管(9)靠近第一进气管(4)的一端周侧焊接有挡盘(12),且两组所述第一进气管(4)底端面内部开设有与挡盘(12)配合使用的环形凹槽(14),所述第一进气管(4)贯穿至第一壳体(1)内部一端周侧设置有外螺纹(15),所述第二进气管(9)周侧套接有与外螺纹(15)配合的螺纹套管(13)。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蕾张超盛国华孙小菊贺小五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钰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