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孔接触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3919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孔接触件。所述插孔接触件包括:插孔本体,前端为插接端,用于供适配连接器的插针接触件插入,后端为外接端,用于与相应外接导电部件导电连接;插孔接触件还包括:第一接触区,插孔本体上于第一接触区处一体地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接触臂,各第一弹性接触臂沿插孔本体周向依次间隔分布,用于与所述插针接触件导电接触;第二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区的后侧,插孔本体上于第二接触区处一体地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接触臂,各第二弹性接触臂沿所述插孔本体周向依次间隔分布,用于与所述插针接触件导电接触,使得使用该插孔接触件的连接器在满足小型化的同时具有更高的通流能力。

A connector and its socket cont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孔接触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孔接触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的接触件常采用单层接触,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841983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设置有通孔的壳体,壳体的通孔中设置有接触部件,接触部件包括插孔接触件,插孔接触件的两端均设有劈槽插孔,其中一端的劈槽插孔与固定在壳体上的插针对接形成一个带插孔接触件的连接器,另一端的劈槽插孔用于与适配的带插针接触件的连接器对接。实际使用时,上述连接器的其中一端的劈槽插孔作为接触层,在与适配的连接器对接时,插孔接触件与插针接触件仅在接触层处实现单层接触,通流能力较低。随着使用环境对产品通流能力要求的提升,以及连接器小型化的限制,就要求连接器在满足小型化的同时具有更高的通流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孔接触件,以使使用该插孔接触件的连接器在满足小型化的同时具有更高的通流能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以在满足小型化的同时具有更高的通流能力。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插孔接触件,包括:/n插孔本体,前端为插接端,用于供适配连接器的插针接触件插入,后端为外接端,用于与相应外接导电部件导电连接;/n其特征是,所述插孔接触件还包括:/n第一接触区,所述插孔本体上于第一接触区处一体地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接触臂,各第一弹性接触臂沿插孔本体周向依次间隔分布,用于与所述插针接触件导电接触;/n第二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区的后侧,所述插孔本体上于第二接触区处一体地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接触臂,各第二弹性接触臂沿所述插孔本体周向依次间隔分布,用于与所述插针接触件导电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02 CN 20191121612421.插孔接触件,包括:
插孔本体,前端为插接端,用于供适配连接器的插针接触件插入,后端为外接端,用于与相应外接导电部件导电连接;
其特征是,所述插孔接触件还包括:
第一接触区,所述插孔本体上于第一接触区处一体地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接触臂,各第一弹性接触臂沿插孔本体周向依次间隔分布,用于与所述插针接触件导电接触;
第二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区的后侧,所述插孔本体上于第二接触区处一体地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接触臂,各第二弹性接触臂沿所述插孔本体周向依次间隔分布,用于与所述插针接触件导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孔接触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接触区设置在所述插孔本体的前端,第一弹性接触臂为第一导电弹爪,第一导电弹爪的一端为第一固定端,第一导电弹爪具有第一导电接触部,同一第一导电弹爪的第一导电接触部相对第一固定端靠内布置,以使得第一导电弹爪向内收而与插针接触件导电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孔接触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导电弹爪沿前后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孔接触件,其特征是,所述插孔本体上设有窗孔,各窗孔中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导电弹爪。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翟超杰李文龙石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