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所述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包括电池节、一号封闭机构、二号封闭机构和三号密封机构,所述电池节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号封闭机构,所述电池节底部固定安装有二号封闭机构,所述电池节顶部固定安装有三号密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回形结构的连接器将底盖和顶盖连接在锌筒的顶部和底部,通过回形结构相互咬合,可有效提升顶盖和底盖与锌筒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可有效防止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
Leak proof structure of alkaline Zn Mn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设备
,具体为一种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
技术介绍
锌锰干电池,属于化学电源里的一次电池,即使用一次后就被废弃的电池,分为酸性和碱性锌锰干电池,实践经验表明,该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和二氧化锰的来源有关,也直接地依赖于锰的氧化价态、晶粒的大小及水化程度等。目前已全部以ZnCl2电解液代替NH4Cl,充分说明Zn与Cl配合[ZnCl4],而不必有NH4存在,放电前pH=5,放电后pH上升到pH=7为中性。该电池的特点:(1)开路电压为1.55V~1.70V;(2)原材料丰富,价格低廉;(3)型号多样1号~5号;(4)携带方便,适用于间歇式放电场合。缺点是:在使用过程中电压不断下降,不能提供稳定电压,且放电功率低,比能量小,低温性能差,在-20℃即不能工作。在高寒地区只可使用碱性锌锰干电池。但是,现有的碱性锌锰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碱性锌锰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的顶部可底部连接密封性较差,从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的顶部和底部容易发生泄漏,使用非常的不安全,且泄露后会对用电设备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碱性锌锰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的顶部可底部连接密封性较差,从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的顶部和底部容易发生泄漏,使用非常的不安全,且泄露后会对用电设备造成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所述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包括电池节、一号封闭机构、二号封闭机构和三号密封机构,所述电池节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号封闭机构,所述电池节底部固定安装有二号封闭机构,所述电池节顶部固定安装有三号密封机构。优选的,所述电池节由锌筒、碳棒、氯化铵层和铜帽组成,锌筒、碳棒、氯化铵层和铜帽组成电池节。优选的,所述锌筒内腔固定安装有碳棒,所述碳棒表面固定包裹有氯化铵层,所述锌筒上表面一体成型有铜帽,通过碳棒和氯化铵层相互配合,从而可产生电能,并通过铜帽与用电设备的正极相连,从而可将电流输出。优选的,所述一号封闭机构由一号凹槽、一号密封圈、托板、底座和密封板组成,一号凹槽、一号密封圈、托板、底座和密封板组成一号封闭机构。优选的,所述一号凹槽固定开设在锌筒内腔底部,所述一号凹槽内腔壁表面粘贴有一号密封圈,所述一号凹槽内腔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顶部一体成型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焊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位于氯化铵层底部,通过一号凹槽可对托板进行固定,其中一号凹槽内固定粘贴有一号密封圈,通过一号密封圈对托板与一号密封圈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从而可有效避免连接处发生泄漏,托板顶部通过底座连接有密封板,通过密封板对氯化铵层底部进密封,从而可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氯化铵层发生泄漏,使用更加的安全。优选的,所述二号封闭机构由一号回形卷边、二号密封圈、底盖、二号回形卷边和限位槽组成,一号回形卷边、二号密封圈、底盖、二号回形卷边和限位槽组成二号封闭机构。优选的,所述锌筒底部腔壁一体成型有一号回形卷边,所述锌筒底部固定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二号回形卷边,所述一号回形卷边和二号回形卷边表面均粘贴有二号密封圈,所述一号回形卷边和二号回形卷边相互咬合相连,锌筒顶部通过一号回形卷边和二号回形卷边相互咬合,从而可对底盖进行固定,且通过一号回形卷边和二号回形卷边相互咬合可成型密封结构,且一号回形卷边和二号回形卷边表面均粘贴有二号密封圈,从而将进一步的提升底盖与锌筒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避免电池节发生泄漏,且底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通过限位槽可在连接时对负极连接弹簧进行限位,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优选的,所述三号密封机构由三号回形卷边、顶盖、四号回形卷边、限位筒和三号密封圈组成,三号回形卷边、顶盖、四号回形卷边、限位筒和三号密封圈组成三号密封机构。优选的,所述三号回形卷边设置在锌筒墙壁顶部,且三号回形卷边与锌筒一体成型,所述锌筒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四周一体成型有四号回形卷边,所述四号回形卷边和三号回形卷边表面均粘贴有三号密封圈,所述四号回形卷边和三号回形卷边咬合相连,所述顶盖内腔一体成型有限位筒,锌筒顶部通过三号回形卷边和四号回形卷边相互咬合,从而可对顶盖进行固定,三号回形卷边和四号回形卷边相互咬合相互咬合时和形成密封机构,且三号回形卷边表面粘贴有三号密封圈,通过三号密封圈对三号回形卷边和四号回形卷边咬合处进行密封,从而将进一步的提升对电池节顶部的密封性,从而避免发生泄露。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锌筒顶部通过一号回形卷边和二号回形卷边相互咬合,从而可对底盖进行固定,且通过一号回形卷边和二号回形卷边相互咬合可成型密封结构,且一号回形卷边和二号回形卷边表面均粘贴有二号密封圈,从而将进一步的提升底盖与锌筒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避免电池节发生泄漏,且底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通过限位槽可在连接时对负极连接弹簧进行限位,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2)、本专利技术锌筒顶部通过三号回形卷边和四号回形卷边相互咬合,从而可对顶盖进行固定,三号回形卷边和四号回形卷边相互咬合相互咬合时和形成密封机构,且三号回形卷边表面粘贴有三号密封圈,通过三号密封圈对三号回形卷边和四号回形卷边咬合处进行密封,从而将进一步的提升对电池节顶部的密封性,从而避免发生泄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号回形卷边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底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顶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四号回形卷边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池节;101、锌筒;102、碳棒;103、氯化铵层;104、铜帽;2、一号封闭机构;201、一号凹槽;202、一号密封圈;203、托板;204、底座;205、密封板;3、二号封闭机构;301、一号回形卷边;302、二号密封圈;303、底盖;304、二号回形卷边;305、限位槽;4、三号密封机构;401、三号回形卷边;402、顶盖;403、四号回形卷边;404、限位筒;405、三号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所述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包括电池节1、一号封闭机构2、二号封闭机构3和三号密封机构4,所述电池节1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号封闭机构2,所述电池节1底部固定安装有二号封闭机构3,所述电池节1顶部固定安装有三号密封机构4。所述电池节1由锌筒101、碳棒102、氯化铵层103和铜帽104组成,锌筒101、碳棒102、氯化铵层103和铜帽104组成电池节1。所述锌筒101内腔固定安装有碳棒102,所述碳棒102表面固定包裹有氯化铵层103,所述锌筒101上表面一体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包括电池节(1)、一号封闭机构(2)、二号封闭机构(3)和三号密封机构(4),所述电池节(1)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号封闭机构(2),所述电池节(1)底部固定安装有二号封闭机构(3),所述电池节(1)顶部固定安装有三号密封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包括电池节(1)、一号封闭机构(2)、二号封闭机构(3)和三号密封机构(4),所述电池节(1)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号封闭机构(2),所述电池节(1)底部固定安装有二号封闭机构(3),所述电池节(1)顶部固定安装有三号密封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节(1)由锌筒(101)、碳棒(102)、氯化铵层(103)和铜帽(104)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筒(101)内腔固定安装有碳棒(102),所述碳棒(102)表面固定包裹有氯化铵层(103),所述锌筒(101)上表面一体成型有铜帽(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封闭机构(2)由一号凹槽(201)、一号密封圈(202)、托板(203)、底座(204)和密封板(20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碱性锌锰电池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凹槽(201)固定开设在锌筒(101)内腔底部,所述一号凹槽(201)内腔壁表面粘贴有一号密封圈(202),所述一号凹槽(201)内腔固定安装有托板(203),所述托板(203)顶部一体成型有底座(204),所述底座(204)顶部固定焊接有密封板(205),且密封板(205)位于氯化铵层(103)底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劲梵,曹然超,王素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正熹标王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