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35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与一端连接有抽风机的排气通道连通;其包括与排气通道连通的管道,使得排气通道形成三通结构;所述管道远离排气通道的一端作为备用通风口,并设置有堵片,实现抽风机通风时堵片封堵备用通风口,抽风机停止工作时堵片离开备用通风口,便于排气通道内的反应气体从备用通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该排放装置可解决反应气体排放后残留积聚在排气通道的问题,以防止反应气体的残留,从而保证反应设备的正常工作。

A discharge device used for discharging reaction gas in exhaust pas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排放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等反应设备是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广泛用于化工、石油、农药、医疗和食品等行业,用来完成聚合、缩合、硫化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目前,反应设备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反应气体一般都通过由直管以及90°弯头连接组成的气体管道和抽风机进行排放。该气体管道一端连接反应设备中反应物料出口,另一端连接抽风机,实现反应气体的排出。在反应气体排放过程中,当抽风机停止工作时,由于后续的反应气体无抽取动力,因此在排气通道会存在反应气体残留的现象,特别是在90°弯头处反应气体堆积残留的现象特别严重,时间长了会出现反应气体与排气通道壁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粘附在通道壁的固化反应物现象,或者出现不同反应气体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粘附在排气通道内的固化反应物现象,导致排气通道特别是弯头处造成堵塞,使得反应气体在排气通道排放不畅,情况严重还会发生生产事故,从而影响反应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该排放装置可解决反应气体排放后残留积聚在排气通道的问题,以防止反应气体的残留,从而保证反应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与一端连接有抽风机的排气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排气通道连通的管道,使得排气通道形成三通结构;所述管道远离排气通道的一端作为备用通风口,并设置有堵片,实现抽风机通风时堵片封堵备用通风口,抽风机停止工作时堵片离开备用通风口,便于排气通道内的反应气体从备用通风口排出。在上述方案中,当抽风机通风时,本技术排放装置的堵片由于抽风机的作用会封堵备用通风口,使得反应气体在排气通道中流动排出。当抽风机停止工作时,由于堵片没有吸力,堵片离开备用通风口,此时,位排出残留在排气通道内的反应气体则可从备用通风口排出,从而解决反应气体排放后残留积聚在排气通道的问题,保证反应设备的正常工作。以排气方向为基准,所述管道设置在排气通道拐弯处的前方。反应气体在排气通道的拐弯处残留堆积比较厉害,因此设有堵片的管道设置在拐弯处的前方,可达到残留于拐弯处的反应气体快速从备用通风口排出。本技术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堵片通过安装件以升降方式封堵备用通风口或离开备用通风口。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在备用通风口两侧壁的螺钉和软性金属丝,软性金属丝穿过堵片后两端与螺钉连接,实现抽风机通风时堵片上升封堵备用通风口,抽风机停止工作时堵片下降离开备用通风口并与备用通风口之间存在间隙,便于排气通道内的反应气体从备用通风口排出。该方式简单巧妙,软性金属丝在堵片升降过程中可发生形变并通过螺钉定位,以简便的方式辅助堵片升降。所述安装件包括至少三个设置在备用通风口侧壁的螺钉和与螺钉数量相等的连杆;每条所述连杆下端与堵片连接,上端开设有移动槽,并通过移动槽与螺钉移动连接,实现抽风机通风时,连杆通过移动槽移动以带动堵片上升封堵备用通风口,抽风机停止工作时,连杆通过移动槽移动以带动堵片下降离开备用通风口并与备用通风口之间存在间隙,便于排气通道内的反应气体从备用通风口排出。该方式利用刚性的结构辅助堵片升降。所述螺钉沿备用通风口侧壁周向均匀分布。该设计使得堵片上升后与备用通风口匹配贴合。所述备用通风口为倾斜状的备用通风口,所述堵片以转动方式封堵备用通风口或离开备用通风口。所述堵片与备用通风口的端部铰接,实现抽风机通风时,堵片转动封堵备用通风口,抽风机停止工作时,堵片复位离开备用通风口,便于排气通道内的反应气体从备用通风口排出。该方式设计简单巧妙,通过铰接的方式以辅助堵片转动。所述排气通道一端与反应设备的废气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抽风机连接。所述管道底部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备用通风口位于废气处理装置内部,实现从备用通风口流出的反应气体流入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废气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本技术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该排放装置可解决反应气体排放后残留积聚在排气通道的问题,以防止反应气体的残留,从而保证反应设备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排放装置与排气通道连接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中排放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三中排放装置的示意图一;图4是实施例三中排放装置的示意图二;其中,1为排气通道、1.1为拐弯处、2为管道、3为螺钉、4为软性铁丝、5为堵片、6为备用通风口、7为连杆、8为移动槽、9为铰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是与一端连接有抽风机的排气通道1连通,该排放装置包括与排气通道1连通的管道2,使得排气通道1形成三通结构。具体地说,排气通道1与管道2连通后,使得排气通道1形成“T”形通道。本技术管道2远离排气通道1的一端作为备用通风口6,并设置有堵片5,实现抽风机通风时堵片5封堵备用通风口6,抽风机停止工作时堵片5离开备用通风口6,便于排气通道1内的反应气体从备用通风口6排出。以排气方向为基准,该管道2设置在排气通道1拐弯处1.1的前方。本技术还包括安装件,堵片5通过安装件以升降方式封堵备用通风口6或离开备用通风口6。具体为:安装件包括设置在备用通风口6两侧壁的螺钉3和软性铁丝4,软性铁丝4穿过堵片5后两端与螺钉3连接,实现抽风机通风时堵片5上升封堵备用通风口6,抽风机停止工作时堵片5下降离开备用通风口6并与备用通风口6之间存在间隙,便于排气通道1内的反应气体从备用通风口6排出。本技术中排气通道1一端与反应设备的废气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抽风机连接。本技术的管道2底部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备用通风口6位于废气处理装置内部,实现从备用通风口6流出的反应气体流入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废气处理。本技术的排放装置可解决反应气体排放后残留积聚在排气通道1的问题,以防止反应气体的残留,从而保证反应设备的正常工作。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的安装件包括四个设置在备用通风口侧壁的螺钉3和与螺钉3数量相等的连杆7;每条连杆7下端与堵片5连接,上端开设有移动槽8,并通过移动槽8与螺钉3移动连接,实现抽风机通风时,连杆7通过移动槽8移动以带动堵片5上升封堵备用通风口6,抽风机停止工作时,连杆7通过移动槽8移动以带动堵片5下降离开备用通风口6并与备用通风口6之间存在间隙,便于排气通道1内的反应气体从备用通风口6排出。该方式利用刚性的结构辅助堵片5升降。另外,螺钉3沿备用通风口6侧壁周向均匀分布,使得堵片5上升后与备用通风口6匹配贴合。本实施例螺钉可至少三个以上,螺钉的数量可以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与一端连接有抽风机的排气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排气通道连通的管道,使得排气通道形成三通结构;所述管道远离排气通道的一端作为备用通风口,并设置有堵片,实现抽风机通风时堵片封堵备用通风口,抽风机停止工作时堵片离开备用通风口,便于排气通道内的反应气体从备用通风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与一端连接有抽风机的排气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排气通道连通的管道,使得排气通道形成三通结构;所述管道远离排气通道的一端作为备用通风口,并设置有堵片,实现抽风机通风时堵片封堵备用通风口,抽风机停止工作时堵片离开备用通风口,便于排气通道内的反应气体从备用通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排气方向为基准,所述管道设置在排气通道拐弯处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堵片通过安装件以升降方式封堵备用通风口或离开备用通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在备用通风口两侧壁的螺钉和软性金属丝,软性金属丝穿过堵片后两端与螺钉连接,实现抽风机通风时堵片上升封堵备用通风口,抽风机停止工作时堵片下降离开备用通风口并与备用通风口之间存在间隙,便于排气通道内的反应气体从备用通风口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通道中用于反应气体排出的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至少三个设置在备用通风口侧壁的螺钉和与螺钉数量相等的连杆;每条所述连杆下端与堵片连接,上端开设有移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秋邓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奕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