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反向同室可控双向器变挡机构
本技术属于变速器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正反向同室可控双向器变挡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机械式电动车变挡机构基本上分为三种:第一种为正反转变挡机构,该机构运用电机的正反转转动来实现速度的变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变挡过程中不需要卡接,不需要同步器,换挡轻松、简单,只需要适当调整电机的正转和反转的转速即可,但这种机构的问题在于:电机的正反转两个方向均被应用于车辆的前进,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的车辆没有倒挡,那么这种机构只能用于两轮摩托车,因为两轮摩托车可以用人来直接推动进行倒退,如果要想用机械动力进行变挡倒车,那么还得另外设置安装一个专门的倒车机构,势必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结构的复杂性,及不划算。第二种是传统的机械式变挡机构,这种变挡机构在变挡时必须先将动力与负载切断(离合),然后才能卡接齿轮,并且在卡接时需要同步器,否则就会出现打齿现象。但对于电动车来说,其变挡机构没有设置离合机构(因离合机构体积大,效率低,所以电动车一般都不采用该机构),那么在有同步器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离合机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反向同室可控双向器变挡机构,主动轴(1)上的一挡主动齿轮(13)与从动轴(22)上的一挡从动齿轮(14)啮合,主动轴(1)上的二挡主动齿轮(2)与从动轴(22)上的二挡从动齿轮(3)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2)活套于主动轴(1)上,在二挡主动齿轮(2)与一挡主动齿轮(13)之间设置主动轴花键拨挡套(12),该主动轴花键拨挡套(12)能够在主动轴(1)上滑移,并能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2)接合;/n所述一挡从动齿轮(14)和二挡从动齿轮(3)均通过轴承支承于从动轴(22)上,在一挡从动齿轮(14)内设有一挡双向器,该一挡双向器由一挡反向单向器组件和一挡正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反向同室可控双向器变挡机构,主动轴(1)上的一挡主动齿轮(13)与从动轴(22)上的一挡从动齿轮(14)啮合,主动轴(1)上的二挡主动齿轮(2)与从动轴(22)上的二挡从动齿轮(3)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2)活套于主动轴(1)上,在二挡主动齿轮(2)与一挡主动齿轮(13)之间设置主动轴花键拨挡套(12),该主动轴花键拨挡套(12)能够在主动轴(1)上滑移,并能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2)接合;
所述一挡从动齿轮(14)和二挡从动齿轮(3)均通过轴承支承于从动轴(22)上,在一挡从动齿轮(14)内设有一挡双向器,该一挡双向器由一挡反向单向器组件和一挡正向单向器组件组成,所述一挡反向单向器组件与从动轴(22)花键连接,一挡正向单向器组件活套于从动轴(22)上,所述一挡从动齿轮(14)顺时针旋转时,一挡反向单向器组件与一挡从动齿轮(14)接合,一挡正向单向器组件与一挡从动齿轮(14)分离,所述一挡从动齿轮(14)逆时针旋转时,一挡反向单向器组件与一挡从动齿轮(14)分离,一挡正向单向器组件与一挡从动齿轮(14)接合;
在所述二挡从动齿轮(3)内设有二挡双向器,该二挡双向器由二挡反向单向器组件和二挡正向单向器组件组成,二挡反向单向器组件活套于从动轴(22)上,二挡正向单向器组件与从动轴(22)花键连接,二挡从动齿轮(3)顺时针旋转时,二挡反向单向器组件与二挡从动齿轮(3)接合,二挡正向单向器组件与二挡从动齿轮(3)分离,所述二挡从动齿轮(3)逆时针旋转时,二挡反向单向器组件与二挡从动齿轮(3)分离,二挡正向单向器组件与二挡从动齿轮(3)接合;
在一挡正向单向器组件与二挡反向单向器组件之间设置从动轴花键拨挡套(23),该从动轴花键拨挡套(23)能够在从动轴(22)上滑移,有选择地与一挡正向单向器组件接合,或者与二挡反向单向器组件接合,或者与一挡正向单向器组件及二挡反向单向器组件均不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向同室可控双向器变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挡主动齿轮(2)朝向主动轴花键拨挡套(12)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卡接齿(11),主动轴花键拨挡套(12)的对应端面上设有与第一卡接齿(11)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反向同室可控双向器变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挡反向单向器组件和一挡正向单向器组件设置在一挡从动齿轮(14)内的同一安装室中,一挡反向单向器组件与一挡正向单向器组件之间由第一轴承(17)分隔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反向同室可控双向器变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挡反向单向器组件和二挡正向单向器组件设置在二挡从动齿轮(3)内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