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光斌专利>正文

空气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30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由连接有电控制器(8)、电脑控制板(9)的外壳(12)内,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通过水管(7)与水箱(6)连接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外壳(12)内的风机(13),所述的加热装置由集热器(3)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2)与节流器(10)的进液口连接,节流器的出液口与换热器(11)的进液口连接,换热器(11)的出液口与压缩机(1)的进液口连接,压缩机(1)的出液口与集热器(3)的进液口连接,构成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热力循环回路所组成的整体,所述的集热器(3)由带有保温层(25)的桶体内,固定有换热装置所组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特别是一种充分利用空气的能量对水加热使用的空气能热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热水器品种繁多,市场上有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燃煤锅炉热水器、电热水器等。燃气热水器使用方便,随开随用,但安全性较差,若安装使用不当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一般宾馆无法大面积同时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虽使用成本低,但受到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不能全天候使用,局限性较大。而燃煤锅炉热水器虽能使宾馆大面积同时使用,但燃煤要严重污染环境,城市中现已禁止使用。电热水器虽使用方便,但加热慢、耗电量大、使用成本高。现市场迫切需要无污染、加热快、使用成本低、使用、安装方便、安全的热水器,供消费者选择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充分利用无环境污染的高效空气能量对水加热的热水器,并能同时大流量连续供应热水,而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安装、使用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气能热水器由连接有电控制器、电脑控制板的外壳内,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通过水管与水箱连接所组成,还包括固定在外壳内的风机,所述的加热装置由集热器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节流器的进液口连接,节流器的出液口与换热器的进液口连接,换热器的出液口与压缩机的进液口连接,压缩机的出液口与集热器的进液口连接构成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热力循环回路所组成的整体;所述的集热器由带有保温层的桶体内,固定有换热装置所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此空气能热水器通电使压缩机工作的同时,还经风机不断吸入空气,吸收空气中的能量,并不断循环,将其作为能源使用,而空气能的能源效率的比值较高。同时此热水器采用了换热器作为热量交换的器具,因换热器是专门设计的,其的传热效率极高,所以此热水器效率高,可大大节省能源,它的性能系数COP可达到3-4,即电热转换效率达到300-400%。另外空气能清洁又无环境污染,而此热水器上还配置有电脑控制板,可充分利用夜间的峰谷电加热水,存于保温水箱中供使用,又大大降低了使用费用,同时还具有漏电、过热、干烧等自动故障检测功能,使用安全、可靠。根据需要可单机使用,也可由单机串联、并联组合使用,供给家庭的几十升或宾馆几十吨大面积同时用水需求,实现中央集热水,而多处同时供热水,使用范围广。此热水器安装方便,在室内、外及屋面、墙面上均可安装、使用,不用设置机房,使用方便、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无水箱,直接供热水);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两热水器并联);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集热器内有双头螺旋管);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两只集热器并联);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两热水器串联);图7是图2的F-F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集热器3由中间充注有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的保温层25和内、外桶23、24组成为箱式集热器,桶体上、下壁上焊接固定有管接头4,分别连接水管7通水和连接连接管2通气,内桶24内还固定有,由紫铜管绕制成的换热装置螺旋管20,并使其的一直线段插入垂直的塑料管21中,固定在内桶24的中间位置上,为使螺旋管20不倒伏,在塑料管21上还固定有两定位架22,如图7所示,在内桶24的外壁处还焊接固定测温探头26的固定管,如图2所示。风机13固定在风机支架16上,换热器11固定在换热器支架17上,而压缩机1通过底板19和风机支架16、换热器支架17及支撑隔板18,用螺钉固定在外壳12的内底面上,外壳12的外底面上还固定有支脚15,压缩机1上方的支撑隔板18上,连接有节流器10、电控制器8,集热器3用螺钉固定在外壳12一端头的上、下内壁上,其上的两管接头4从侧壁上的通孔穿出,伸到外壳外,风机13对应的外壳12表面通孔处,固定有网罩14。通过连接管2将压缩机1的出液口与集热器3的进液口相连,集热器3的出液口与节流器10的进液口相连,节流器10的出液口与换热器11的进液口相连,换热器11的出液口与压缩机1的进液口相连,形成一闭合热力循环回路,而集热器3的出水管接头4经水管7与水箱6的下连接口连接,进水管接头4经水泵5、水管7与水箱6的下连接口连接,形成一集热循环回路。电脑控制板9固定连接在外壳12上端面上或安装在室内,电脑控制板9上设置有温度自动控制,当测温探头26测得的水温达到设定值时,可自动停机,当水温低于设定值5℃,会自动启动。同时还具有漏电、过热、干烧等自动故障检测功能。电控制器8分别与电脑控制板9、节流器10、压缩机1、风机13连接,控制其工作。通电工作时,压缩机1旋转,将换热工质强制在热力循环回路内流动,压缩机1从换热器11中吸入低压气态工质,进入气缸中进行压缩,使工质的压力和温度都升高后,再从与其相通的集热器3的进液口进入集热器3,蒸气状态的工质在集热器的螺旋管20中流动,将从蒸气换热工作中所吸收到的热量,释放到螺旋管20外的内桶24水中,使水温升高,并将热水带到保温水箱6中贮存,同时蒸气工质热量释放后冷凝成高压液态工质,经集热器3出液口进入节流器10,经减压后从节流器10的出液口出来,再经换热器11的进液口进入换热器进行汽化,变成低压蒸气,并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完成一次循环,如此往复循环,并不断用风机13吸进新鲜空气吸取能量,加速循环来加热水箱中的水,完成热水器的加热功能。根据需要可用两根紫铜管同时绕制成双头螺旋管20’,这时桶体上有6个管接头4,两进液口、出液口并联后与连接管2连接,如图4所示。若需在家庭中作快热式热水器使用,可不装保温水箱6,无集热循环回路,直接由集热器3过水加热,从管接头4中直接通过水管7向外输出热水,作短时间、连续使用,如图2所示。根据需要可将一个热力循环回路中的集热器,由两个集热器3并联成的整体来代替,然后再通过连接管2与热力循环回路,通过水管7与集热循环回路连接,如图5所示。为扩大水箱容量,提供更多的热水,可将多台单独的加热装置组合成整体的加热装置进行工作。如将两热力循环回路中的两集热器3的进水管、出水管分别并联成一体后,再通过集热循环回路与水箱6连接,如图3所示。如果将两热力循环回路中的两集热器3的进水管、出水管串联成一体后,再通过集热循环回路与水箱6连接,如图6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能热水器,由连接有电控制器(8)、电脑控制板(9)的外壳(12)内,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通过水管(7)与水箱(6)连接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外壳(12)内的风机(13),所述的加热装置由集热器(3)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2)与节流器(10)的进液口连接,节流器的出液口与换热器(11)的进液口连接,换热器(11)的出液口与压缩机(1)的进液口连接,压缩机(1)的出液口与集热器(3)的进液口连接,构成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热力循环回路所组成的整体,所述的集热器(3)由带有保温层(25)的桶体内,固定有换热装置所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集热器(3)为箱式集热器,由中间充注保温层(25)的内、外桶(23)、(24)组成,桶体上、下壁上焊接固定有管接头(4),分别连接水管(7)和连接管(2),所述的换热装置为由紫铜管绕制成的螺旋管(20)或双头螺旋管(20)’,其的一端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望军
申请(专利权)人:孙光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