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用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24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用底座,包括支撑框架,具有船型结构;侧封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四周,其顶端高出于支撑框架顶面;起吊杠,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和侧封板组合结构两端内侧;顶封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并位于侧封板顶面下方且两端不遮挡起吊杠;安装座模块,安装在所述顶封板表面上泵组件对应的位置处;以及集液系统,安装在支撑框架内侧并与顶封板连接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用底座,封闭式结构,无尖角棱边,且设置有挡液板及集液系统,使得整体整洁,模块化组装,职业安全与环境十分友好。

A base fo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用底座
本技术涉及泵
,尤其涉及一种泵用底座。
技术介绍
底座是泵类设备的必需配件,是联接泵与电机,使其组成一套完整机组的零件。传统型式的泵底座主要由槽钢等相互焊接而成,可以完成安装泵与电机的安装功能,但泵的漏液会散落到地面,难以收集,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一些油类介质渗入地面,无法清理干净。另一方面,底座具有明显的棱角,尤其底座两端,容易划伤操作人员或者安装维护人员,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泵用底座,封闭式结构,无尖角棱边,且设置有挡液板及集液系统,使得整体整洁,模块化组装,职业安全与环境十分友好。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泵用底座,包括支撑框架,具有船型结构;侧封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四周,其顶端高出于支撑框架顶面;起吊杠,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和侧封板组合结构两端内侧;顶封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并位于侧封板顶面下方且两端不遮挡起吊杠;安装座模块,安装在所述顶封板表面上泵组件对应的位置处;以及集液系统,安装在支撑框架内侧并与顶封板连接导通。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长度方向上两端的侧封板向支撑框架外侧倾斜,其顶部呈圆弧状翘后向支撑框架内侧弯曲形成弧形头。进一步地,集液系统包括支管和总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顶封板连接,并与其上方导通,并在连接处设置过滤网,另一端均与总管连接,所述总管位置低于支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延伸到侧封板外,并设置堵头或者与废液容器连接。r>进一步地,所述支管可设置多只,并分别与顶封板上漏油集中区连接。进一步地,泵用底座还包括挡液板,所述挡液板合围呈漏斗状,设置在顶封板边缘位置处并侧封板连接,且不遮挡起吊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解决现有底座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新型的种泵用底座,呈船形,整体外露面采用封闭方式,起吊与地脚均采用内置方式,无尖角棱边,且设置有挡液板及集液系统,使得整体整洁,模块化组装,职业安全与环境十分友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现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泵用底座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泵用底座的俯视图图3为为本技术中,泵用底座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一种泵用底座,如附图1~3所示,包括支撑框架1、侧封板2、起吊杠3、顶封板4、安装座模块5。具体的,支撑框架1,由槽钢等结构梁相互焊接,形成类似船型的骨架构造,承载泵组部件重要和定形。支撑框架1内底部内侧设有内置式安装孔台11,与支撑框架1连接,用于基座固定。侧封板2,安装在支撑框架1四周,其侧封板2顶端位置高于支撑框架1顶面位置,两者距离1~5cm。支撑框架1长度方向上两端的侧封板2向支撑框架1外侧倾斜,其顶部呈圆弧状翘后向支撑框架1内侧弯曲形成弧形头21,构成类似船艄构造,极大保护人员安全。相邻侧封板2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锐利的棱边被隐藏。起吊杠3,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1长度方向的两边,并位于支撑框架1长度方向上两端的侧封板2朝向支撑框架1中心的一边,其两端分别与邻近的侧封板2或者支撑框架1的结构梁连接,即起吊杠3隐藏设置于支撑框快1和侧封板2组成结构的两端内,用于基座吊装转移。顶封板4,安装在支撑框架1的顶面并位于侧封板顶端下方,其长度适当小于支撑框架1的长度,使得起吊杠3不被遮挡。沿顶封板4的长度方向,其两侧与邻近的侧封板2朝向支撑框架1的一侧焊接连接。安装座模块5,包括泵座模块51、联轴器护罩座模块52、电机座模块53等,安装在顶封板4表面上泵组件对应的位置处,用于泵组件安装固定。集液系统6,设置于支撑框架1内侧并位于顶封板4下方,包括两根指支管61和一根总管62。两根支管61的一端分别与联轴器护罩座模块52两边的顶封板4部分连接,并与其上方导通,并在连接处设置过滤网63,两根支管61的另一端均与总管62连接。总管62的位置低于支管61,一端封闭,另一端延伸到侧封板2外,并设置堵头或者与废液容器连接。联轴器两边指最容易漏油位置,漏液汇集到集液系统6中暂存或者集中收集,可有效防止漏液污染环境。挡液板7,设置于顶封板4四周边缘处并向支撑框架1中心倾斜,下端与顶封板4焊接连接。沿支撑框架1长度,两侧挡液板7上端与邻近的侧封板2顶端焊接连接,两端的挡液板7的两边与邻近的挡液板7焊接连接并不遮挡起吊杠3。多块挡液板7合围组成类似漏斗结构,利于漏液、雨水等汇集。本实施方式中的泵用底座使用时,将泵组件对应安装到安装座模块上即可,泵用底座整体外露面采用封闭方式,起吊与地脚均采用内置方式,无尖角棱边,且设置有挡液板及集液系统,使得整体整洁,模块化组装,职业安全与环境十分友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框架,具有船型结构;/n侧封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四周,其顶端高出于支撑框架顶面;/n起吊杠,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和侧封板组合结构两端内侧;/n顶封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并位于侧封板顶面下方且两端不遮挡起吊杠;/n安装座模块,安装在所述顶封板表面上泵组件对应的位置处;以及/n集液系统,安装在支撑框架内侧并与顶封板连接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具有船型结构;
侧封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四周,其顶端高出于支撑框架顶面;
起吊杠,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和侧封板组合结构两端内侧;
顶封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并位于侧封板顶面下方且两端不遮挡起吊杠;
安装座模块,安装在所述顶封板表面上泵组件对应的位置处;以及
集液系统,安装在支撑框架内侧并与顶封板连接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长度方向上两端的侧封板向支撑框架外侧倾斜,其顶部呈圆弧状翘后向支撑框架内侧弯曲形成弧形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国雄庞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工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