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建筑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101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建筑体,包括底座、螺杆和伺服电机;所述底座整体为圆盘状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平面中央垂直安装有四面体筒状的蓄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翅台的下方安装有上窄下宽的防尘罩,其防尘罩的后端通过滑块螺接在螺杆上,从而可使得防尘罩通过螺杆的转动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使得滑块在蓄水箱上沿滑槽进行滑动,并且防尘罩的外端三侧壁上沿倾斜面镶嵌有透明板,保证防尘罩的透光性,当座台部分结构不用时,可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螺杆使得防尘罩封罩在座台部分外围进行防尘和防雨保护,而上方的防尘罩可提供一定的遮阳效果,同时蓄水箱的储存水可进行热量吸收,提供阴凉效果。

A multi-functional ecologic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建筑体
本技术属于园林景观建设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建筑体。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剧,建筑密度大,人口集中,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传统的绿化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渐渐出现了多功能的生态建筑体;如专利申请书CN201821435134.6中一种绿化幕墙,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绿化植被以及用于铺设绿化植被的建筑体,建筑体包括位于建筑体一侧的第一墙面,绿化植被设有多层且铺设于第一墙面,建筑体的顶端设有两个立板,两个立板分别靠近第一墙面沿水平方向的两侧的顶部处,多层绿化植被沿水平方向的长度小于两个立板之间的距离;建筑体的顶端设有驱动部件;建筑体的顶端设有雨水传感器,建筑体的顶端还设有与雨水传感器和驱动部件均电连接并用于接收下雨信号的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下雨信号时控制驱动部件驱动挡雨板朝绿化植被远离第一墙面的侧方移动。该幕墙具有减少雨水落在绿化植被上,进而延长绿化植被寿命的效果。在现有的景观建筑体中,多数景观建筑体仅具有单一的绿化生态和美观的效果,不仅在园林中占有空间较大,而且实用性不强。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建筑体,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建筑体,以解决现有的景观建筑体中,多数景观建筑体仅具有单一的绿化生态和美观的效果,不仅在园林中占有空间较大,而且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本技术多功能生态景观建筑体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建筑体,包括底座、基台、安装座、座台、固定螺栓、蓄水箱、滑槽、视窗、翅台、太阳能光伏发电板、顶罩体、滤水罩、防尘罩、透明板、滑块、排水管、螺杆和伺服电机;所述底座整体为圆盘状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平面中央垂直安装有四面体筒状的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上端的外壁上分别垂直设置有翅台;所述翅台的顶部平面上垂直安装有倒置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螺杆,其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蓄水箱的下端侧壁上;所述防尘罩下方的底座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木质的基台;所述基台的顶部平面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弧面凹槽中转动安装有底部为柱面的座台;所述蓄水箱的四侧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视窗;四个所述翅台的顶部平面上固定安装有长方体状的顶罩体。进一步的,所述翅台的下方安装有上窄下宽的防尘罩,其防尘罩的后端通过滑块螺接在螺杆上。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左端和右端滑动连接在蓄水箱侧壁上竖向设置的滑槽中。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的外端三侧壁上沿倾斜面镶嵌有透明板。进一步的,所述翅台的外端为斜平面结构,且翅台的斜平面上平铺有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其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并入伺服电机的供给电网中。进一步的,所述座台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转动并螺接在安装座上。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的底部预埋在地下的部分设置有与园林内给水系统相连接的排水管。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的上端封口处封罩有半球状的滤水罩,且滤水罩的下端安装在顶罩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翅台的下方安装有上窄下宽的防尘罩,其防尘罩的后端通过滑块螺接在螺杆上,从而可使得防尘罩通过螺杆的转动进行上下移动,且滑块的左端和右端滑动连接在蓄水箱侧壁上竖向设置的滑槽中,从而可使得滑块在蓄水箱上沿滑槽进行滑动,并且防尘罩的外端三侧壁上沿倾斜面镶嵌有透明板,保证防尘罩的透光性,当座台部分结构不用时,可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螺杆使得防尘罩封罩在座台部分外围进行防尘和防雨保护,而上方的防尘罩可提供一定的遮阳效果,同时蓄水箱的储存水可进行热量吸收,提供阴凉效果。由于座台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转动并螺接在安装座上,当需要调整座台的前后倾斜角度时,可通过松开固定螺栓,使得调整座台转动,调节好位置后,再进行固定,以便于适应坐在座台上下休息的人员的舒适要求。由于蓄水箱的底部预埋在地下的部分设置有与园林内给水系统相连接的排水管,通过排水管既可以将蓄水箱积攒的雨水为园林供水系统进行补水,又可以通过园林给水系统反补水,以便于提高乘凉效果。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右前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前下方轴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防尘罩落下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滤水罩和顶罩体部分相分离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顶罩体去除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底座;2、基台;3、安装座;301、座台;302、固定螺栓;4、蓄水箱;401、滑槽;402、视窗;5、翅台;501、太阳能光伏发电板;6、顶罩体;7、滤水罩;8、防尘罩;801、透明板;802、滑块;9、排水管;10、螺杆;11、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建筑体,包括底座1、基台2、安装座3、座台301、固定螺栓302、蓄水箱4、滑槽401、视窗402、翅台5、太阳能光伏发电板501、顶罩体6、滤水罩7、防尘罩8、透明板801、滑块802、排水管9、螺杆10和伺服电机11;所述底座1整体为圆盘状结构;所述底座1的顶部平面中央垂直安装有四面体筒状的蓄水箱4;所述蓄水箱4上端的外壁上分别垂直设置有翅台5;所述翅台5的顶部平面上垂直安装有倒置的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螺杆10,其螺杆10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蓄水箱4的下端侧壁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建筑体,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生态景观建筑体包括底座(1)、基台(2)、安装座(3)、座台(301)、固定螺栓(302)、蓄水箱(4)、滑槽(401)、视窗(402)、翅台(5)、太阳能光伏发电板(501)、顶罩体(6)、滤水罩(7)、防尘罩(8)、透明板(801)、滑块(802)、排水管(9)、螺杆(10)和伺服电机(11);/n所述底座(1)整体为圆盘状结构;所述底座(1)的顶部平面中央垂直安装有四面体筒状的蓄水箱(4);所述蓄水箱(4)上端的外壁上分别垂直设置有翅台(5);所述翅台(5)的顶部平面上垂直安装有倒置的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螺杆(10),其螺杆(10)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蓄水箱(4)的下端侧壁上;/n所述防尘罩(8)下方的底座(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木质的基台(2);所述基台(2)的顶部平面上安装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的顶部弧面凹槽中转动安装有底部为柱面的座台(301);所述蓄水箱(4)的四侧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视窗(402);四个所述翅台(5)的顶部平面上固定安装有长方体状的顶罩体(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建筑体,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生态景观建筑体包括底座(1)、基台(2)、安装座(3)、座台(301)、固定螺栓(302)、蓄水箱(4)、滑槽(401)、视窗(402)、翅台(5)、太阳能光伏发电板(501)、顶罩体(6)、滤水罩(7)、防尘罩(8)、透明板(801)、滑块(802)、排水管(9)、螺杆(10)和伺服电机(11);
所述底座(1)整体为圆盘状结构;所述底座(1)的顶部平面中央垂直安装有四面体筒状的蓄水箱(4);所述蓄水箱(4)上端的外壁上分别垂直设置有翅台(5);所述翅台(5)的顶部平面上垂直安装有倒置的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螺杆(10),其螺杆(10)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蓄水箱(4)的下端侧壁上;
所述防尘罩(8)下方的底座(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木质的基台(2);所述基台(2)的顶部平面上安装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的顶部弧面凹槽中转动安装有底部为柱面的座台(301);所述蓄水箱(4)的四侧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视窗(402);四个所述翅台(5)的顶部平面上固定安装有长方体状的顶罩体(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生态景观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翅台(5)的下方安装有上窄下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童恬叶洁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