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用及商业设施用地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具体涉及公用及商业设施用地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雨水径流形成的面源污染具有随机性、非连续性、广泛性、滞后性等特点。初期雨水径流中含有雨滴下降过程所淋溶的大气颗粒物,并在到达屋面后冲刷其上累积的沉积物,造成雨水径流中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且不易利用,因此应将初期雨水径流部分的水去除后进行收集,收集后的雨水通过沉淀等措施对雨水径流污染进行控制以实现雨水净化集蓄利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公用及商业设施用地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以实现雨水净化集蓄利用。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公用及商业设施用地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面雨水收集池、第一雨水收集池、道路雨水收集池、低势绿地渗透装置、第一雨水管网、旋流沉沙池、市政雨水管网和第二雨水收集池,屋面雨水收集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雨水收集池的进水口连接,第一雨水收集池的溢流孔底部设置有低势绿地渗透装置,低势绿地渗透装置与第二雨水收集池连接;道路雨 ...
【技术保护点】
1.公用及商业设施用地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雨水收集池(1)、第一雨水收集池(2)、道路雨水收集池(3)、低势绿地渗透装置(4)、第一雨水管网(5)、旋流沉沙池(6)、市政雨水管网(8)和第二雨水收集池(7),屋面雨水收集池(1)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雨水收集池(2)的进水口连接,第一雨水收集池(2)的溢流孔底部设置有低势绿地渗透装置(4),低势绿地渗透装置(4)与第二雨水收集池(7)连接;道路雨水收集池(3)连接第一雨水管网(5),第一雨水管网(5)与旋流沉沙池(6)连接,旋流沉沙池(6)分别与市政雨水管网(8)和第二雨水收集池(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公用及商业设施用地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雨水收集池(1)、第一雨水收集池(2)、道路雨水收集池(3)、低势绿地渗透装置(4)、第一雨水管网(5)、旋流沉沙池(6)、市政雨水管网(8)和第二雨水收集池(7),屋面雨水收集池(1)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雨水收集池(2)的进水口连接,第一雨水收集池(2)的溢流孔底部设置有低势绿地渗透装置(4),低势绿地渗透装置(4)与第二雨水收集池(7)连接;道路雨水收集池(3)连接第一雨水管网(5),第一雨水管网(5)与旋流沉沙池(6)连接,旋流沉沙池(6)分别与市政雨水管网(8)和第二雨水收集池(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用及商业设施用地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屋面雨水收集池(1)侧壁设置有弃流管(9),弃流管(9)与市政污水管网连接,弃流管(9)上设置有电磁阀(10),屋面雨水收集池(1)外壁设置有控制器(11),屋面雨水收集池(1)内设置有雨量传感器(12),雨量传感器(12)、电磁阀(10)分别与控制器(11)连接,雨量传感器(12)、电磁阀(10)和控制器(11)均由外部电源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用及商业设施用地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程,冯峻林,陈军,李丹婷,唐亚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