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过水桥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05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过水桥坝,涉及液压坝领域,包括建造在河床上的基础,基础上等距设置桥墩,桥墩上方设置桥面,相邻的两个桥墩之间设置活动坝体,所述活动坝体设置在基础上且与基础通过铰链铰接,活动坝体朝向下游的一侧设置升降液压杆,升降液压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坝体和基础通过铰链铰接且其与设置在岸边泵站内的液压泵连接,所述活动坝体的顶端高度小于桥墩的高度,活动坝体朝向上游一侧的下部设置液位传感器,所述桥墩与活动坝体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第一密封橡胶条和第二密封橡胶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员工不能实时调节活动坝体高度、液压坝不具有美化河道和方便路人通过河功能以及液压坝易发生漏水的问题。

A hydraulic bridge d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过水桥坝
本技术涉及液压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过水桥坝。
技术介绍
液压坝是指液压混凝土升降坝,是水利科技比较简易的活动坝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渔业、船闸、海水挡潮、城市河道景观工程和小水电站等建设。液压坝是一种新型的拦水、防水装置,拦水时需要根据水位的高度调节活动坝体的高度,工作人员在天气不好或夜晚时经常会看不清水位高度导致未对活动坝体的高度进行调节,甚至在需要泄洪时未及时泄洪导致上游两岸被淹。液压坝的作用一般是蓄水和泄洪,目前的液压坝不具有美化河道和方便路人通过河的功能。液压坝的活动坝体由多块坝板组成,坝板与坝板之间设置橡胶条以保证密封。现有技术中的相对应的两根橡胶条的贴合面一般平行设置,由于要保证对应的两块坝板之间能够相互贴合,对应的两根橡胶条的厚度之和与对应的两块坝板的间距相等,这样在水压较大时上游的水会使两根橡胶条连接处发生形变形成间隙,导致液压坝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过水桥坝,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员工不能实时调节活动坝体高度、液压坝不具有美化河道和方便路人通过河功能以及液压坝易发生漏水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过水桥坝,包括建造在河床上的基础,基础上等距固接桥墩,桥墩上方固接桥面,相邻的两个桥墩之间设置活动坝体,所述活动坝体设置在基础上且与基础通过铰链铰接,活动坝体朝向下游的一侧设置升降液压杆,升降液压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坝体和基础通过铰链铰接且其与设置在岸边泵站内的液压泵连接,所述活动坝体的顶端高度小于桥墩的高度,活动坝体朝向上游一侧的下部设置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设置在岸边泵站内的电脑连接,所述桥墩与活动坝体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第一密封橡胶条和第二密封橡胶条,第一密封橡胶条和第二密封橡胶条的宽度均自上游侧向下游侧递减,对应的桥墩与活动坝体的间距大于第一密封橡胶条和第二密封橡胶条下游侧宽度之和且小于第一密封橡胶条和第二密封橡胶条上游侧宽度之和。进一步地,所述桥墩的数量为四个。进一步地,所述桥面的两侧设置护栏。进一步地,所述桥墩两侧设置斜撑臂,所述斜撑臂为不锈钢材质且两端分别与桥墩和桥面底部固接,斜撑臂表面设置一层防锈涂层。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坝体顶升到最大高度时其顶端高度比桥墩的高度低37厘米。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坝体为钢筋混凝土材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活动坝体上设置了液位传感器并与设置在岸边泵房内的电脑连接,通过电脑的显示器将液位传感器测量的水位数据显示出来,这样即使在天气不好或夜晚时,工作人员也能够实时对活动坝体的高度进行调节。2.本技术在活动坝体的两侧设置了桥墩,在桥墩上设置了桥面,使液压坝不仅保留了蓄水和泄洪的功能,而且还具有美化河道和方便路人过河的功能。3.本技术在对应的桥墩与活动坝体间设置第一密封橡胶条和第二密封橡胶条,对应的桥墩与活动坝体的间距大于第一密封橡胶条和第二密封橡胶条下游侧宽度之和且小于第一密封橡胶条和第二密封橡胶条上游侧宽度之和,所以当活动坝体拦水时,对应的第一密封橡胶条和第二密封橡胶条在其连接处发生较大的弹性形变,其之间的间隙被橡胶条的弹性形变充盈,上游的水无法冲破两根橡胶条连接处,液压坝不会漏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活动坝体与基础和桥墩连接侧视图;图3为桥墩俯视图;图4为活动坝体俯视图;图5为桥墩与活动坝体连接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液压过水桥坝,包括建造在河床上的基础1,基础1上等距固接桥墩2,桥墩2上方固接桥面3,相邻的两个桥墩2之间设置活动坝体4,所述活动坝体4设置在基础1上且与基础1通过铰链铰接,活动坝体4朝向下游的一侧设置升降液压杆5,升降液压杆5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坝体4和基础1通过铰链铰接且其与设置在岸边泵站内的液压泵连接,所述活动坝体4的顶端高度小于桥墩2的高度,活动坝体4朝向上游一侧的下部设置液位传感器6,液位传感器6与设置在岸边泵站内的电脑连接,所述桥墩2与活动坝体4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第一密封橡胶条21和第二密封橡胶条41,第一密封橡胶条21和第二密封橡胶条41的宽度均自上游侧向下游侧递减,对应的桥墩2与活动坝体4的间距大于第一密封橡胶条21和第二密封橡胶条41下游侧宽度之和且小于第一密封橡胶条21和第二密封橡胶条41上游侧宽度之和。所述桥墩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桥面3的两侧设置护栏31。护栏31的设置使得行人在桥面3上行走时更加安全。所述桥墩2两侧设置斜撑臂22,所述斜撑臂22为不锈钢材质且两端分别与桥墩2和桥面3底部固接,斜撑臂22表面设置一层防锈涂层。斜撑臂22的设置使桥面3更加稳固,使用不锈钢材质的斜撑臂22并在其表面设置一层防锈涂层能够使斜撑臂22的防锈效果增加。所述活动坝体4顶升到最大高度时其顶端高度比桥墩2的高度低37厘米。所述活动坝体4为钢筋混凝土材质。当液压过水桥坝所在的河流水位发生变化时,液位传感器6检测到水位变化并将水位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发送给岸边泵房内的电脑,工作人员直接在电脑的显示器上观察水位变化并通过控制泵房内的液压泵调整活动坝体4的高度,这样就不会发生在天气不好或夜晚时工作人员因为无法观察水位而不能对活动坝体4高度进行调整的情况。当液位传感器6检测到水位超过警戒高度时,液位传感器6将水位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发送给岸边泵房内的电脑,电脑通过其事先设置好的程序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及时塌坝泄洪,避免上游两岸被淹。当有路人需要从一边的河岸去往对岸时,路人直接从桥面3上通过即可。由于桥面3两侧设置了护栏31,所以路人通行时较为安全。当对应的桥墩2与活动坝体4密封拦水时,工作人员通过岸边泵房里的液压泵控制升降液压杆5伸长,活动坝体4从与河床平行状态开始缓慢升起,第二密封橡胶条41的上游侧的宽边开始与第一密封橡胶条21的下游侧的窄边贴合,随着活动坝体4的进一步升起,第二密封橡胶条41的上游侧的宽边逐步与第一密封橡胶条21的上游侧的宽边开始贴合,由于对应的桥墩2与活动坝体4的间距大于第一密封橡胶条21和第二密封橡胶条41下游侧宽度之和且小于第一密封橡胶条21和第二密封橡胶条41上游侧宽度之和,所以第一密封橡胶条21的上游侧的宽边与第二密封橡胶条41的上游侧的宽边互相挤压贴合,形成较大的形变,其间的间隙被橡胶条的弹性形变充盈,上游的水无法冲破第一密封橡胶条21与第二密封橡胶条41连接处,液压坝不会漏水。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过水桥坝,其特征在于:包括建造在河床上的基础(1),基础(1)上等距固接桥墩(2),桥墩(2)上方固接桥面(3),相邻的两个桥墩(2)之间设置活动坝体(4),所述活动坝体(4)设置在基础(1)上且与基础(1)通过铰链铰接,活动坝体(4)朝向下游的一侧设置升降液压杆(5),升降液压杆(5)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坝体(4)和基础(1)通过铰链铰接且其与设置在岸边泵站内的液压泵连接,所述活动坝体(4)的顶端高度小于桥墩(2)的高度,活动坝体(4)朝向上游一侧的下部设置液位传感器(6),液位传感器(6)与设置在岸边泵站内的电脑连接,所述桥墩(2)与活动坝体(4)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第一密封橡胶条(21)和第二密封橡胶条(41),第一密封橡胶条(21)和第二密封橡胶条(41)的宽度均自上游侧向下游侧递减,对应的桥墩(2)与活动坝体(4)的间距大于第一密封橡胶条(21)和第二密封橡胶条(41)下游侧宽度之和且小于第一密封橡胶条(21)和第二密封橡胶条(41)上游侧宽度之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过水桥坝,其特征在于:包括建造在河床上的基础(1),基础(1)上等距固接桥墩(2),桥墩(2)上方固接桥面(3),相邻的两个桥墩(2)之间设置活动坝体(4),所述活动坝体(4)设置在基础(1)上且与基础(1)通过铰链铰接,活动坝体(4)朝向下游的一侧设置升降液压杆(5),升降液压杆(5)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坝体(4)和基础(1)通过铰链铰接且其与设置在岸边泵站内的液压泵连接,所述活动坝体(4)的顶端高度小于桥墩(2)的高度,活动坝体(4)朝向上游一侧的下部设置液位传感器(6),液位传感器(6)与设置在岸边泵站内的电脑连接,所述桥墩(2)与活动坝体(4)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第一密封橡胶条(21)和第二密封橡胶条(41),第一密封橡胶条(21)和第二密封橡胶条(41)的宽度均自上游侧向下游侧递减,对应的桥墩(2)与活动坝体(4)的间距大于第一密封橡胶条(21)和第二密封橡胶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钧汪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建川水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