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在供热外网与公用建筑供热内网之间、使外网热水在内网内进行循环的内网循环单元;用于采集温度数据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回水流量的电动调节阀以及连接温度传感器并控制电动调节阀的电子温度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作息时间来进行调节,可以节省大量能源而且投资小、性能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城乡既有建筑总面积约为400亿平方米,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近30%。随着经济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建筑能耗必将对我国的能源消耗造成长期的影响。大家知道,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大约是普通居住建筑的5~10倍左右,因此降低公共建筑能耗对整个建筑节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公共建筑的使用特点和用能规律又使这一努力成为可能,比如大部分公共建筑都是在白天的工作时间内使用,而在非工作时间(比如夜间),由于不能对供热系统进行调节而使能源白白浪费掉。目前对集中供热节能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但多限于锅炉房锅炉燃烧方面以及水泵和风机变频节能技术方面,由于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终端用户所进行的节能努力很难在供热源头体现出来,因此对系统末端的节能研究或改造非常有限,最多也只是在换热站安装补水变频泵,或者再对二次网的水力平衡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它安装在供热外网和用户内网之间,可以将内外网连接起来,也可以将它们分开,形成两个不同温度、不同流量的水力系统,即建筑物内用户内网的水力工况与供热外网之间可以相互独立。本专利技术的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外气候条件和室内温度要求自动控制外网提供给内网的热负荷,从而可以节约公用建筑非工作时段的供热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在供热外网与公用建筑供热内网之间、使外网热水在内网内进行循环的内网循环单元;用于采集温度数据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回水流量的电动调节阀以及连接温度传感器并控制电动调节阀的电子温度控制器。上述的内网循环单元包括连接在外网的供水管与回水管之间的单向阀和用于使外网供应的热水在内网内循环的水泵。上述述的电子温度控制器为ECL温度补偿器。上述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用于测定供水温度的供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测定室外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测定回水温度的回水温度传感器。在外网的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安装有差压控制器,在内网循环单元的回水管上安装有手动平衡阀。上述外网供水管内的热水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内网循环单元,为了便于检修,在外网的供水管、回水管以及内网循环单元中的供水管和回水管上分别安压力表。本专利技术的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作息时间来进行调节,可以在不同时段设定不同的热负荷值,当输送至公用建筑供热内网的热负荷不低于设定值时,电动调节阀自动关闭回水管路,使热水在公用建筑的供热内网内循环,从而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投资小、性能稳定可靠,几乎没有运行费用;由于无任何易损坏部件,因此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由于无需人工操作,所以使用安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的组成图。其中:1.供热外网 2.供热内网3.供水温度传感器 4.水泵5.单向阀 6.手动平衡阀7.电动调节阀 8.差压控制器9.过滤器 10.压力表-->11.回水温度传感器 12.电子温度控制器13.室外温度传感器 14.内网循环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在供热外网1与公用建筑的供热内网2之间、使供热外网1输送的热水在供热内网2内进行循环的内网循环单元14、测定供水温度的供水温度传感器3、用于测定室外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13以及用于测定回水温度的回水温度传感器11、用于控制回水流量的电动调节阀8以及连接上述3个温度传感器并控制电动调节阀8的电子温度控制器12。上述的内网循环单元包括连接在外网的供水管与回水管之间的单向阀和用于使供热外网1供应的热水在供热内网2内循环的水泵10。上述的电子温度控制器可以采用丹佛斯公司生产的ECL温度补偿器。为了保证内网的循环不受外网出现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在外网的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还要安装一个差压控制器,来保证供热内网回路合适的压差以及与供热外网之间的水力平衡。在内网循环单元的回水管上也应安装一个手动平衡阀来调整供热内网中的水力平衡。为了保持供热内网2内的热水保持洁净,在供热外网1的供水管上安装有过滤器9。为了便于检修,在供热外网1的供水管、回水管以及内网循环单元14的供水管和回水管上分别安装用于检修的压力表1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根据公用建筑的实际使用情况,可以将不同时间段公用建筑所需的不同热负荷值输入电子温度控制器12,也可以对不同的时间段输入不同的温度值。电子温度控制器12可以根据所采集的温度、流量数据计算出提供给供热内网2的实际热负荷值。当送入供热内网2的热负荷或热水温度不低于设定值时,电动调节阀7按照电子温度控制器2的要求将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此时热水将在水泵的作用下在供热内网2的内部进行循环(4-3-6-5)并向建筑物内放-->热。随着循环水的不断放热,循环水的温度逐渐降低。当供热内网内循环水的温度降至所需温度以下时,电动调节阀7在电子温度控制器12的控制下按比例打开。此时,来自供热外网的一定量的热水经过过滤器9补充到供热内网循环系统中,与流经单向阀5的循环水混合,使供热内网2中的水温又回升至所需的温度,电动调节阀7关闭。此时,公用建筑供热内网的供水温度与供热外网的供水温度是相对独立的。当需要改变公用建筑内的温度时,可以通过调整供热内网的供水温度来实现。实际应用时用户只需对建筑物内的温度提出要求,可以要求恒定温度,也可以要求不同时间段保持不同的温度,这些都可以通过改变电子温度控制器的热负荷输出程序来完成。具体地说,为了保持一定的房间温度,需要供热系统提供一定的热负荷,电子温度控制器将根据所采集的室外温度信号和供、回水温度信号以及流量信号(电动调节阀提供)来计算供给供热内网的热负荷是否足够,如果不足,电动阀7将自动调整开度以提供合适的外网热水给供热内网,如果热负荷满足要求,则电动阀7会自动关闭来隔绝供热外网与供热内网的联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在供热外网与公用建筑供热内网之间、使外网热水在内网内进行循环的内网循环单元;用于采集温度数据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回水流量的电动调节阀以及连接温度传感器并控制电动调节阀的电子温度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在供热外网与公用建筑供热内网之间、使外网热水在内网内进行循环的内网循环单元;用于采集温度数据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回水流量的电动调节阀以及连接温度传感器并控制电动调节阀的电子温度控制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网循环单元包括连接在外网的供水管与回水管之间的单向阀和用于使外网供应的热水在内网内循环的水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温度控制器为ECL温度补偿器。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公用建筑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新川,陈伟珂,
申请(专利权)人:郭新川,陈伟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