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藻类高通量原位培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956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藻类原位高通量培养的装置,支架和安插于支架中的培养套板,支架整体为长方体形状的框架:四条侧棱的内侧各粘有一条立柱,立柱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插放培养套板的凹槽,四条立柱上用于安插一个培养套板的四个凹槽位于相同的高度;培养套板由上至下,包括盖板、培养孔板和底板;底板的表面粘附在培养孔板的底面上,盖板覆盖在培养孔板的表面上;培养孔板上开设有尺寸一致、均匀分布的圆孔,圆孔贯穿培养底板,圆孔为培养孔室。装置还可配设光源板,光源板上均匀分布有LED灯,LED灯的灯点位置与培养孔室的圆孔中心对应。底板和盖板上还可在对应培养孔室的地方也开设有小孔组成的圆圈,小孔形成一个透水孔。

A device for high flux in situ culture of alga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藻类高通量原位培养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藻类培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藻类高通量原位培养的装置,属于藻类培养装置的领域。
技术介绍
养殖藻类尤其是大型藻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人类食品,也是高价值贝类、鱼类的饵料。但是由于水系统培养的局限性,限制了室内高通量培养藻类,阻碍了对藻类进行高通量表型性状测定及筛选等研究工作。目前藻类培养上已经开发出的高通量培养方法与装置主要是适用于微藻培养的。如:基于细胞培养板的高通量培养,该方法适用于微藻的培养,可实现微藻的原位培养与测定,但是,该系列方法培养体系小,需频繁添加及置换培养液,效率相对较低,操作繁琐。传统通气瓶培养,实验室培养体系可到5~10L,性状测定时需从瓶中取样,样品混合,不能实现原位培养与独立测定,且也需定期置换培养液,或操作繁琐,或设备昂贵。因此,已有的方法均不适于大型海藻的高通量原位培养与测定,如何提高培养效率实现高通量培养与测定是进行藻类高通量表型性状研究的重要基础。圆片或切段培养,是大型藻类在室内批量培养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藻类高通量原位培养的装置,包括支架(1)和安插于支架中的培养套板(2),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支架,整体为长方体形状的框架:四条侧棱(11)的内侧各粘有一条立柱(12),立柱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插放培养套板的凹槽(13),四条立柱上用于安插一个培养套板的四个凹槽位于相同的高度;/n所述的培养套板(2),由上至下,包括盖板(21)、培养孔板(22)和底板(23);底板的表面粘附在培养孔板的底面上,盖板覆盖在培养孔板的表面上;/n所述的培养孔板上开设有尺寸一致、均匀分布的圆孔,圆孔贯穿培养底板,圆孔为培养孔室(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藻类高通量原位培养的装置,包括支架(1)和安插于支架中的培养套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架,整体为长方体形状的框架:四条侧棱(11)的内侧各粘有一条立柱(12),立柱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插放培养套板的凹槽(13),四条立柱上用于安插一个培养套板的四个凹槽位于相同的高度;
所述的培养套板(2),由上至下,包括盖板(21)、培养孔板(22)和底板(23);底板的表面粘附在培养孔板的底面上,盖板覆盖在培养孔板的表面上;
所述的培养孔板上开设有尺寸一致、均匀分布的圆孔,圆孔贯穿培养底板,圆孔为培养孔室(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在其表面上且在对应培养孔室的地方开设有小孔组成的圆圈,小孔形成一个透水孔(25),小孔贯穿底板;所述的盖板,在其底面上且在对应培养孔室的地方也开设有小孔组成的圆圈,小孔形成一个透水孔(25),小孔贯穿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及盖板上的形成透水孔(25)的小孔,小孔的直径为3mm,小孔彼此之间的间距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藻类原位高通量培养的装置,还包括光源板(3),光源板上均匀分布有LED灯(31),LED灯的灯点位置与培养孔板(22)上培养孔室(24)的圆孔中心对应;光源板覆盖在盖板上,与盖板(21)、培养孔板(22)和底板(23)构成一个套层(4)后通过凹槽插放在立柱上,光源板通过插座与外部电源相通,光强通过相关软件进行调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配设有卡扣,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国英茅云翔车帅李小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