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废水过滤中和及吹脱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918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性废水过滤中和及吹脱实验装置,包括支撑架、水路系统、气路系统、升流式过滤柱和吹脱柱组件,所述升流式过滤柱和吹脱柱组件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吹脱柱组件包括竖直分布的三根吹脱柱和流量计组件,三根所述吹脱柱中依次设有鼓风曝气塔、筛板塔和瓷环填料塔;所述升流式过滤柱与一第二液体流量计相连,所述出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升流式过滤柱和吹脱柱独立连接;所述气路系统包括进气系统和曝气管路,所述进气系统通过所述曝气管路分别与每根吹脱柱独立连接。该装置可实现不同流速下的中和效果的测定,同时设置三种类型的吹脱塔,可以测定同一流速下不同形式的吹脱设备对水中游离二氧化碳的去除效果。

An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acid wastewater filtration, neutralization and blow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性废水过滤中和及吹脱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酸性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酸性废水过滤中和及吹脱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酸性废水是指pH值小于6的废水,主要来自冶金、金属加工、石油化工、化纤、电镀等企业排放的废水;酸性废水进入水体会破坏自然中和作用,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使水体自净化功能下降;酸性废水渗入土壤,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造成土壤的酸化或碱化,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此外,水体酸化还会对船舶、桥梁及其他水上建筑物造成损害。因此,酸性废水若直接排放存在诸多危害,在排放前必须经过中和处理。酸性废水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含有强酸(如HCl、HNO3),其钙盐易溶于水;第二类含有强酸(如H2SO4),但其钙盐难溶于水;第三类含有弱酸(如CO2、CH3COOH),但其钙盐难溶于水。目前,常用的酸性废水处理方法有酸碱污水混合中和、药剂中和、过滤中和等方法。过滤中和法由于具有设备简单、造价便宜、不需要药剂配制与投加系统且耐冲击负荷,因此,该方法在生产中应用较多。而在过滤中和法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升流式膨胀过滤中和滤池,其原理发端于化学工业中应用较多的流化床。由于所用滤料直径较小,单位容积滤料表面积较大,酸性废水与滤料所需完全中和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从而使得过滤速度可大幅度提高,进而使滤料呈悬浮状态,造成滤料相互碰撞摩擦,这更有利于中和处理后所生成的盐类溶解度小的一类酸性废水。该工艺反应时间短,并减小了硫酸钙结垢影响石灰石滤料活性问题。目前,常用的滤料主要有石灰石、大理石和白云石。对于第一类酸性废水各种滤料均可用,中和反应后不生成沉淀。例如,石灰石与盐酸反应:2HCl+CaCO3→CaCl2+H2O+CO2↑第二类酸性废水中和反应后会生成难溶于水的钙盐沉淀,会附着于滤料表面,减缓中和反应速度,因此,最好采用白云石滤料。白云石与硫酸中和后产生易溶于水的硫酸镁,其反应式为:H2SO4+CaCO3·MgCO3→CaSO4↓+MgSO4+2H2O+2CO2↑第三类酸性废水中和反应速度较慢,用过滤中和法时应采用较小的滤速。若酸性废水的酸浓度较大时,过滤中和会产生大量的CO2,使出水pH偏低,还应结合吹脱法去除CO2,以提高出水的pH值。在利用过滤中和法处理含酸浓度较低的酸性废水时,根据废水的种类及酸的浓度,中和作用的时间、流速也不同,因此,测定升流式石灰石滤池在不同流速下的中和效果对于工艺参数的选取及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测定不同流速下的中和效果的酸性废水过滤中和及吹脱实验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酸性废水过滤中和及吹脱实验装置,包括支撑架、水路系统、气路系统、升流式过滤柱和吹脱柱组件,所述升流式过滤柱和吹脱柱组件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吹脱柱组件包括竖直分布的三根吹脱柱和流量计组件,所述流量计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气体流量计和多个第一液体流量计,每根吹脱柱分别至少与一个第一气体流量计和一个第一液体流量计连接,三根所述吹脱柱中依次设有鼓风曝气塔、筛板塔和瓷环填料塔,所述升流式过滤柱中填充有滤料;所述水路系统包括进水系统、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系统通过进水管路与所述升流式过滤柱连接,所述升流式过滤柱与一第二液体流量计相连,所述出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升流式过滤柱和吹脱柱独立连接;所述气路系统包括进气系统和曝气管路,所述进气系统通过所述曝气管路分别与每根吹脱柱独立连接。进一步地,每根吹脱柱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排出管,所述第一排出管上设有第一放空阀。进一步地,每根吹脱柱上分别设有取样阀。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系统包括空压机。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进水管路连接。优选地,所述水箱为恒压高位水箱。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二液体流量计和液体回流阀。进一步地,所述升流式过滤柱连接有第二排出管,所述第二排出管上设有第二放空阀。进一步地,所述升流式过滤柱为有机玻璃柱,内径为70mm,有效高度为2.5m。优选地,所述升流式过滤柱内装填有白云石滤料,粒径为0.5~3mm,装填高度为0.8~1.2m。进一步地,所述吹脱柱为有机玻璃柱,内径为90mm,有效高度为1.5m。优选地,所述瓷环填料塔内瓷环填料规格为10*10m,装填高度为1m;所述筛板塔内筛板块数为7,筛板间距为150m,筛孔孔径为6.5mm,孔中心距为10mm,呈正三角形排列。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路和设有鼓风曝气塔的吹脱柱上设有取样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该装置通过液体流量计对进水系统的进水量进行测定及调控,即可实现不同流速下的中和效果的测定,同时设置三种类型的吹脱塔,可以测定同一流速下不同形式的吹脱设备对水中游离二氧化碳的去除效果,且同时测定出三个结果,使得测定结果更准确;通过本技术装置可更好地对大型工艺过程中的模拟,进而便于更好地掌握各工艺参数,以利于对大型酸性废水处理工艺的运行进行管理,同时,本技术装置取样操作简便,便于教学管理,学生可更直观学习和了解酸性废水处理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中和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支撑架;21、水箱;22、水泵;31、空压机;4、升流式过滤柱;51、设有鼓风曝气塔的吹脱柱;52、设有筛板塔的吹脱柱;53、设有瓷环填料塔的吹脱柱;6、第二液体流量计;7、取样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为:一种酸性废水过滤中和及吹脱实验装置,包括支撑架1、水路系统、气路系统、升流式过滤柱4和吹脱柱组件,所述升流式过滤柱4和吹脱柱组件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吹脱柱组件包括竖直分布的三根吹脱柱和流量计组件,所述流量计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气体流量计和多个第一液体流量计,每根吹脱柱分别至少与一个第一气体流量计和一个第一液体流量计连接,三根所述吹脱柱中依次为设有鼓风曝气塔的吹脱柱51、设有筛板塔的吹脱柱52和设有瓷环填料塔的吹脱柱53,所述升流式过滤柱4中填充有滤料;所述水路系统包括进水系统、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系统通过进水管路与所述升流式过滤柱4连接,所述升流式过滤柱4与一第二液体流量计6相连,所述出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升流式过滤柱4和吹脱柱独立连接;所述气路系统包括进气系统和曝气管路,所述进气系统通过所述曝气管路分别与每根吹脱柱独立连接。所述升流式过滤柱4的上部设有溢流管。每根吹脱柱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排出管,所述第一排出管上设有第一放空阀。每根吹脱柱上分别设有取样阀。所述进气系统包括空压机31。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水箱21和水泵22,所述水箱21通过所述水泵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酸性废水过滤中和及吹脱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水路系统、气路系统、升流式过滤柱和吹脱柱组件,所述升流式过滤柱和吹脱柱组件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吹脱柱组件包括竖直分布的三根吹脱柱和流量计组件,所述流量计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气体流量计和多个第一液体流量计,每根吹脱柱分别至少与一个第一气体流量计和一个第一液体流量计连接,三根所述吹脱柱中依次设有鼓风曝气塔、筛板塔和瓷环填料塔,所述升流式过滤柱中填充有滤料;/n所述水路系统包括进水系统、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系统通过进水管路与所述升流式过滤柱连接,所述升流式过滤柱与一第二液体流量计相连,所述出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升流式过滤柱和吹脱柱独立连接;/n所述气路系统包括进气系统和曝气管路,所述进气系统通过所述曝气管路分别与每根吹脱柱独立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性废水过滤中和及吹脱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水路系统、气路系统、升流式过滤柱和吹脱柱组件,所述升流式过滤柱和吹脱柱组件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吹脱柱组件包括竖直分布的三根吹脱柱和流量计组件,所述流量计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气体流量计和多个第一液体流量计,每根吹脱柱分别至少与一个第一气体流量计和一个第一液体流量计连接,三根所述吹脱柱中依次设有鼓风曝气塔、筛板塔和瓷环填料塔,所述升流式过滤柱中填充有滤料;
所述水路系统包括进水系统、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系统通过进水管路与所述升流式过滤柱连接,所述升流式过滤柱与一第二液体流量计相连,所述出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升流式过滤柱和吹脱柱独立连接;
所述气路系统包括进气系统和曝气管路,所述进气系统通过所述曝气管路分别与每根吹脱柱独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废水过滤中和及吹脱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吹脱柱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排出管,所述第一排出管上设有第一放空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废水过滤中和及吹脱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吹脱柱上分别设有取样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废水过滤中和及吹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黄丽丽甘磊封剑武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