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场地石油烃污染物垂直剖面分布原位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电领域、光谱分析
和环境污染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场地石油烃污染物垂直剖面分布原位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场地石油烃污染物长期以来都是环境保护部门监管的重点,目前针对工业污染场地石油烃污染物主要采用基于红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的现场取样-实验室分析方法,利用化学指标分析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该类方法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我国环保总局编制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分析测定技术规定》中也主要使用红外分光光度法。但这类实验室方法通常采用超声、震荡等复杂的萃取方式,需要使用具有一定毒性的有机溶剂,检测时间长,步骤繁琐,易引起二次污染,无法实现场地石油烃的现场原位检测,其时效性无法满足场地修复对石油烃污染垂直分布实时原位检测技术的需求。现有技术针对深层土壤仍需要复杂采样过程,需利用钻机从不同深度土层取样后测量,无法实现场地石油烃污染物垂直剖面分布的实时、原位检测。本专利技术在现有土壤钻机及石油烃荧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用于快速、原位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场地石油烃污染物垂直剖面分布原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2)、荧光激发与检测模块(4)、钻头(7)、检测窗口(3)、电导率传感器(6)、控制模块(13),其中,机壳(2)和钻头(7)构成了污染场地石油烃污染物垂直剖面分布原位检测系统的外壳,其中钻头(7)用于钻地,携带系统进入不同深度的土层,机壳(2)用于系统内部装置的防护;检测窗口(3)在机壳(2)上,荧光激发与探测模块(4)用于发射固定波长的紫外光,激发检测窗口(3)外的土壤样品的荧光,并对荧光进行探测,将荧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至控制模块(13),控制模块(13)由FPGA芯片组成,用于控制荧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场地石油烃污染物垂直剖面分布原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2)、荧光激发与检测模块(4)、钻头(7)、检测窗口(3)、电导率传感器(6)、控制模块(13),其中,机壳(2)和钻头(7)构成了污染场地石油烃污染物垂直剖面分布原位检测系统的外壳,其中钻头(7)用于钻地,携带系统进入不同深度的土层,机壳(2)用于系统内部装置的防护;检测窗口(3)在机壳(2)上,荧光激发与探测模块(4)用于发射固定波长的紫外光,激发检测窗口(3)外的土壤样品的荧光,并对荧光进行探测,将荧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至控制模块(13),控制模块(13)由FPGA芯片组成,用于控制荧光激发与检测模块(4)中的光源与荧光探测器的开关,以及荧光数据的处理与传输,控制模块(13)由电缆(1)传输至地面的上位机,完成检测结果的处理与展示,湿度和电导率是影响土壤石油烃荧光发射特性的重要因素,利用湿度传感器(5)和电导率传感器(6)分别检测系统所处土层的湿度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德硕,赵南京,马明俊,殷高方,杨瑞芳,方丽,甘婷婷,黄尧,左兆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