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掰断安瓿瓶瓶颈的手部护具,包括第一护具和第二护具,所述第一护具包括第一拇指指套、第一食指指套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拇指指套和/或所述第一食指指套上的切割组件;所述第二护具包括第二拇指指套和第二食指指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指套上可拆卸地结合了切割组件,能够以高效、简易、舒适的操作完成安瓿瓶的单个或批量开启,且对手指有良好防护,不易划伤,安全可靠,值得在本医护领域推广使用。
A hand protector for breaking the bottle neck of ampo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掰断安瓿瓶瓶颈的手部护具
本技术涉及医用防具
,具体是一种用于掰断安瓿瓶瓶颈的手部护具。
技术介绍
安瓿瓶是用于盛装药液的小型密封玻璃容器,容量一般为1~25ml,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血清等。其也曾用于口服液的包装,但因对消费者而言开启困难及容易产生事故,现已不流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安瓿瓶的徒手开启,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一般的开启操作方式为,先利用砂轮在瓶颈处以适当的力量环绕着切割一圈,以制造出断痕,再消毒瓶颈,将安瓿瓶的乳头朝上,使药液全部流入瓶体内,然后利用断痕将瓶颈掰断即可。但是医务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繁忙,尤其是在高强度高压力或者时间紧迫的工作情况下,即使是医护人员,徒手开启安瓿瓶也显得费时费力,且出现手指被划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掰断安瓿瓶瓶颈的手部护具,解决传统徒手操作效率低且易划伤的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掰断安瓿瓶瓶颈的手部护具,包括第一护具和第二护具,所述第一护具包括第一拇指指套、第一食指指套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拇指指套和/或所述第一食指指套上的切割组件;所述第二护具包括第二拇指指套和第二食指指套。作为优选,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底垫、安装垫和切割砂件,所述底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拇指指套和/或所述第一食指指套的指肚侧表面上,所述安装垫与所述底垫可拆卸连接,所述切割砂件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垫上。作为优选,所述底垫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垫置入所述安装槽内。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粘扣面之一,所述安装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粘扣面之二。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贴之一,所述安装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磁贴之二。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垫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收纳壳体,所述弹性收纳壳体带有内腔并在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切割砂件包括可由所述开口卡嵌入所述内腔的球形主体和设于所述球形主体上的切割抵触凸部,所述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球形主体的直径,所述切割抵触凸部在所述球形主体卡嵌入所述内腔后裸露在所述弹性收纳壳体外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拇指指套与所述第一食指指套为相互独立的个体,所述第一拇指指套、所述第一食指指套的末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穿接有第一连接环带;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拇指指套与所述第二食指指套为相互独立的个体,所述第二拇指指套、所述第二食指指套的末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穿接有第二连接环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环带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环带设有可断开或接合的两个端头,两个该端头上设有粘扣面。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拇指指套与所述第二食指指套之间共同连接掰断套,所述掰断套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拇指指套、所述第二食指指套之间均通过弹性连接筋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掰断套为圆锥形套,所述掰断套的一端设有套接口,该端部至另一端部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本技术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手部护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指套上可拆卸地结合了切割组件,能够以高效、简易、舒适的操作完成安瓿瓶的单个或批量开启,且对手指有良好防护,不易划伤,安全可靠,值得在本医护领域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切割砂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掰断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对应的各部分名称分别为:L1-第一拇指指套,L2-第一食指指套,L3-底垫,L4-安装垫,L5-切割砂件,L51-球形主体,L52-切割抵触凸部,L6-弹性收纳壳体,L7-第一连接环带,R1-第二拇指指套,R2-第二食指指套,R3-第二连接环带,R4-掰断套,R5-弹性连接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图2、图3,一种用于掰断安瓿瓶瓶颈的手部护具的实施例,包括第一护具和第二护具,第一护具包括第一拇指指套L1、第一食指指套L2以及连接在第一拇指指套L1和/或第一食指指套L2上的切割组件;第二护具包括第二拇指指套R1和第二食指指套R2。每个护具的两个指套可以选择相连接在一起的一体式的,就如同现有的医用橡胶手套那样的结构,但从医护用具的使用度、使用成本、便捷替换及收容的角度上考虑,每个护具的两个指套以做成相独立的分体式为宜。具体为,第一拇指指套L1与第一食指指套L2为相互独立的个体,第一拇指指套L1、第一食指指套L2的末端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中穿接有第一连接环带L7;第二拇指指套R1与第二食指指套R2为相互独立的个体,第二拇指指套R1、第二食指指套R2的末端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中穿接有第二连接环带R3。第一连接环带L7和第二连接环带R3均为带有两个端头可接合或断开的直带,两个该端头上设有粘扣面。第一连接环带L7和第二连接环带R3各自可将两个指套穿接在一起,还可以将两个环带相互穿搭在一起,便于收容,防止丢失,医护人员可以方便地更换任一指套,同时相独立的指套在穿戴时不受不同人的手形影响。切割组件包括底垫L3、安装垫L4和切割砂件L5,底垫L3固定连接在第一拇指指套L1的指肚侧表面上,安装垫L4与底垫L3可拆卸连接,切割砂件L5安装固定在安装垫L4上;也可以选择将底垫L3固定连接在第一食指指套L2的指肚侧表面上,也即将切割组件设置在第一食指指套L2上。当然在该两个指套上均设置切割组件也可行,本实施例中选择在该两个指套上均设置切割组件的方式。切割组件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能够使其所包括的尽可能多的单个组件可以被方便地拆装更换,节省成本。底垫L3、安装垫L4均可选择弹性的软质的橡胶垫,便于手指施力,使手指的接触较为舒适,底垫L3可粘接在指套上。底垫L3上设有安装槽,安装垫L4置入安装槽内。安装垫L4与底垫L3的连接方式可选择如下两种实现较简单、操作较便捷的方式,一是安装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粘扣面之一,安装垫L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粘扣面之二,两者通过粘扣的方式接合或分离;二是安装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贴之一,安装垫L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磁贴之二,两者通过磁吸的方式接合或分离。安装垫L4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收纳壳体L6,弹性收纳壳体L6带有内腔并在表面设有开口;切割砂件L5包括可由开口卡嵌入内腔的球形主体L51和设于球形主体L51上的切割抵触凸部L52,开口的直径小于球形主体L51的直径,切割抵触凸部L52在球形主体L51卡嵌入内腔后裸露在弹性收纳壳体L6外部。弹性收纳壳体L6同样可选择如橡胶类的材料,切割砂件L5的球形主体L51和弹性收纳壳体L6的内腔形状相匹配,切割砂件L5的球形设计使得其主体能较为容易的从开口中塞入内腔中,并使其较难以自己从开口中脱出,但通过手动拉拔可以将切割砂件L5取出。切割抵触凸部L52可以为一弧形的切割段,模拟传统的砂轮切割瓶颈的方式。第二拇指指套R1与第二食指指套R2之间共同连接掰断套R4,掰断套R4的外侧面与第二拇指指套R1、第二食指指套R2之间均通过弹性连接筋R5相连接。掰断套R4为圆锥形套,掰断套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掰断安瓿瓶瓶颈的手部护具,包括第一护具和第二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具包括第一拇指指套(L1)、第一食指指套(L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拇指指套(L1)和/或所述第一食指指套(L2)上的切割组件;所述第二护具包括第二拇指指套(R1)和第二食指指套(R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掰断安瓿瓶瓶颈的手部护具,包括第一护具和第二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具包括第一拇指指套(L1)、第一食指指套(L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拇指指套(L1)和/或所述第一食指指套(L2)上的切割组件;所述第二护具包括第二拇指指套(R1)和第二食指指套(R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掰断安瓿瓶瓶颈的手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底垫(L3)、安装垫(L4)和切割砂件(L5),所述底垫(L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拇指指套(L1)和/或所述第一食指指套(L2)的指肚侧表面上,所述安装垫(L4)与所述底垫(L3)可拆卸连接,所述切割砂件(L5)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垫(L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掰断安瓿瓶瓶颈的手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L3)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垫(L4)置入所述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掰断安瓿瓶瓶颈的手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粘扣面之一,所述安装垫(L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粘扣面之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掰断安瓿瓶瓶颈的手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贴之一,所述安装垫(L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磁贴之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掰断安瓿瓶瓶颈的手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垫(L4)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收纳壳体(L6),所述弹性收纳壳体(L6)带有内腔并在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切割砂件(L5)包括可由所述开口卡嵌入所述内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沈王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