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887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支撑板,第一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焊接,且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垂直设置;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开设有通孔;导轨管上沿导轨管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螺栓;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用螺母固定;所述第二挡板处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方。第二挡板上方设置有缓冲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润滑油油桶拧盖过程中,易拧盖过度,破坏桶盖的问题。

An over tightening device for anti tightening cover of lubricating oil dr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油桶的拧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润滑油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目前润滑油油桶一般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来进行,油桶桶盖的拧紧工位多采用液压缸或者气缸带动电机上下运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拧盖头,完成拧盖动作。但是大多数拧盖设备主要依靠油桶将拧盖头限位,易拧盖过度,造成桶盖变形,甚至破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可以控制桶盖的拧紧程度,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现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包括导轨管,还包括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支撑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焊接,且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开设有通孔,所述导轨管上沿导轨管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用螺母固定;所述螺栓可沿所述安装槽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挡板处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方。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挡板上方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套筒组件;所述套筒组件包括套筒主体、滑块和支撑杆,所述滑块设置在套筒内,滑块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套筒主体顶端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缓冲板底面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杆底端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第二挡板螺栓连接。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套筒主体的底端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端均粘接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由海绵材料制成。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轨管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导轨管的数量为两个;在所述两个导轨管之间设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套装在所述导轨管上,且第一横梁位于第一限位机构的上方,在所述第一横梁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所述拧盖头;在所述两个导轨管的顶部固定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上开有通孔,通孔内装配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上方连接有手轮;在螺纹杆的下方与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液压缸的液压杆的端部与第一横梁固定连接。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以拧盖头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两导轨管上。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紧固板和支撑杆;所述紧固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倾斜的螺纹孔,所述支撑杆一端设有与所述紧固板的螺纹孔上的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并与所述紧固板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固板设在第二横杆上方且套装在导轨管上,所述紧固板与所述第二横杆通过螺栓固定。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杆数量为两个。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传送链,在所述传送链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杆;还包括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调节杆、调节座、气缸和L型挡板,所述调节杆设置在导向杆组外侧,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导向杆组平行设置;所述调节杆的两端焊接在钢板上,所述钢板与所述导向杆组的外侧焊接,所述调节座滑动套装在所述调节杆上,所述调节座中间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锁止螺栓,所述锁止螺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调节杆的下方,所述锁止螺栓的末端螺纹连接有锁紧板,所述锁止螺栓与所述锁紧板将所述调节座锁止于调节杆上,所述调节座底面垂直焊接有气缸固定板,所述气缸固定板处于所述导向杆组与所述调节杆之间的位置,所述气缸固定板与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且所述气缸固定板上开设有挡板槽,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L型挡板的短边固定连接,所述L型挡板的长边从挡板槽中向所述传送链方向伸出。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限位机构成对设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向杆组两侧。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感应探头和探头安装座,所述探头安装座包括安装部,安装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感应探头套装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感应探头的外螺纹连接两个螺母,所述两个螺母分别设置在第二通孔的两端;所述安装部一体连接有卡箍,所述卡箍套装在所述调节杆上,所述卡箍的开口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探头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两个限位部之间。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导轨管设有的第一限位机构,防止液压缸向下运动过度,从而避免拧盖头过度拧盖,从而保证了润滑油油桶的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传送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探头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送链,2-导轨管,3-第一横梁,4-电机,5-拧盖头,6-第二横杆,7-螺纹杆,8-手轮,9-液压缸,10-导向杆组,11-调节杆,12-调节座,13-气缸,14-L型挡板,15-钢板,16-第一通孔,17-锁紧板,18-气缸固定板,19-挡板槽,20-锁止螺栓,21-挡块,22-手柄,123-凹槽,23-感应探头,24-探头安装座,241-安装部,242-第二通孔,243-卡箍,27-第一挡板,28-第二挡板,29-支撑板,30-缓冲板,31-套筒主体,32-滑块,33-支撑杆,34-第一固定块,35-第二固定块,36-弹性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所示,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包括传送链1,在传送链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杆组10,导向杆组10对传送链1上的油桶有导向作用。如图4所示,本技术还包括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调节杆11、调节座12、气缸13和L型挡板14;调节杆11设置在导向杆组10外侧,调节杆11与导向杆组10平行设置;所述调节杆11的两端焊接在钢板15上,所述钢板15与所述导向杆组10的外侧焊接。所述调节座12滑动套装在调节杆11上,调节座12中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包括导轨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支撑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焊接,且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垂直设置;/n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开设有通孔;/n所述导轨管上沿导轨管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用螺母固定;所述螺栓可沿所述安装槽上下移动;/n所述第二挡板处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包括导轨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支撑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焊接,且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垂直设置;
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开设有通孔;
所述导轨管上沿导轨管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用螺母固定;所述螺栓可沿所述安装槽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挡板处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上方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套筒组件;
所述套筒组件包括套筒主体、滑块和支撑杆,所述滑块设置在套筒内,滑块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套筒主体顶端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缓冲板底面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杆底端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第二挡板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的底端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端均粘接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由海绵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管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导轨管的数量为两个;在所述两个导轨管之间设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套装在所述导轨管上,且第一横梁位于第一限位机构的上方,在所述第一横梁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拧盖头;在所述两个导轨管的顶部固定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上开有通孔,通孔内装配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上方连接有手轮;在螺纹杆的下方与液压缸固定连接,液压缸的液压杆的端部与第一横梁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以拧盖头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两导轨管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油桶防拧盖过度的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兆建杜薇王晶镱王涛丁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坤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