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义朋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预制板吊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886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预制板吊装组件,包括撬板、移动结构、固定板、支撑结构、限位套、推杆、顶杆、收纳槽、支撑杆、固定套、固定柱和扭力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将撬板插入预制板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后,只需按压移动结构,利用杠杆的原理,从而能够轻易的将预制板撬起,当将预制板撬起后,此时即可用脚板按压推杆,由于顶杆与推杆固定连接,因此顶杆就会按压支撑杆,由于支撑杆与撬板的转动角度为0‑125°,当将支撑杆推动至不能推动时,此时即可放下撬板,撬板就会在支撑杆的支撑作用下将预制板进行支撑起来,此时即可将吊装带从预制板与地面的间隙穿过,此过程只需要一个人即可进行,且方便快捷,从而能够提高吊装的效率。

A prefabricated board hoisting component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预制板吊装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装组件装置,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预制板吊装组件,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板是常用的建筑材料,预制板在搭设过程中需要吊装将其吊起。一些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预制板,在起吊过程中需要一个人先将预制板用撬棍撬起,然后另一个人再迅速将吊带穿过预制板的底端,在此过程中需要两人操作,费时费力,且在撬起的过程中还可能由于撬起人的失误造成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预制板吊装组件,只需一人即可完成吊装穿带工作,省时省力,且在撬起过程中非常稳固,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概率。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预制板吊装组件,包括撬板及其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预制板吊装组件,包括撬板(1)及其连接于所述撬板(1)一端的移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2)包括固定板(21);在所述撬板(1)和所述固定板(21)的内部连接有支撑结构(3),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限位套(31)、推杆(32)、顶杆(34)、收纳槽(35)、支撑杆(36)、固定套(37)、固定柱(38)和扭力弹簧(39),在所述撬板(1)的内部设有收纳槽(35),在所述撬板(1)的内部固定圆柱体结构的所述固定柱(38),在所述固定柱(38)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36),且在所述固定柱(38)和所述支撑杆(36)的之间夹持固定所述扭力弹簧(39),所述扭力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预制板吊装组件,包括撬板(1)及其连接于所述撬板(1)一端的移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2)包括固定板(21);在所述撬板(1)和所述固定板(21)的内部连接有支撑结构(3),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限位套(31)、推杆(32)、顶杆(34)、收纳槽(35)、支撑杆(36)、固定套(37)、固定柱(38)和扭力弹簧(39),在所述撬板(1)的内部设有收纳槽(35),在所述撬板(1)的内部固定圆柱体结构的所述固定柱(38),在所述固定柱(38)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36),且在所述固定柱(38)和所述支撑杆(36)的之间夹持固定所述扭力弹簧(39),所述扭力弹簧(39)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柱(38)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36)固定,在所述撬板(1)和所述固定板(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顶杆(34),在所述固定板(21)的一端固定所述限位套(31),在所述顶杆(34)的一端固定所述推杆(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预制板吊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还包括固定球(33),所述固定球(33)固定于所述推杆(32)背离所述顶杆(34)的一端,且所述推杆(32)与所述限位套(31)滑动连接,所述推杆(32)的外部直径小于所述顶杆(34)的外部直径,所述顶杆(34)背离所述推杆(32)的一端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义朋翟松松赵锦全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马义朋翟松松赵锦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