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窄缝皮带输送接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799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窄缝皮带输送接驳机构,主要包括主框、驱动轮、头框、中继框、螺杆和轴承座,所述主框右端固定安装有中继框,中继框右端固定安装有头框,头框右侧内部转动安装有托辊,所述头框内侧下部转动安装有导向辊,所述主框底端固定安装有主杆,主杆右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横杆,横杆右端固定安装有侧杆,侧杆顶端固定连接中继框底端侧壁,所述横杆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本流水线基本无缝隙链接,防止出现卡住产品的现象,可以方便两条流水线高低交错,接驳高度减少,保证产品在两条流水线上流转顺畅,且较小的缝隙放置产品在传送的接缝处掉落,传送效果好;传送带的张紧调节操作简单,使用中不易发生松弛,方便控制。

An ultra narrow seam belt conveying and connec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窄缝皮带输送接驳机构
本技术涉及皮带输送领域,具体是一种超窄缝皮带输送接驳机构。
技术介绍
具有牵引件的传送带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涨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牵引件用以传递牵引力,可采用输送带、牵引链或钢丝绳;承载构件用以承放物料,有料斗、托架或吊具等;驱动装置给输送机以动力,一般由电动机、减速器和制动器(停止器)等组成;涨紧装置一般有螺杆式和重锤式两种,可使牵引件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垂度,以保证传送带正常运转;支承件用以承托牵引件或承载构件,可采用托辊、滚轮等。现有的流水线圆弧形对接间隙大,流水线上的产品容易跌落于间隙中,传送效果差;传送带的张紧调节操作繁琐,使用中容易发生松弛,不易控制,且端部的托辊尺寸一般较大,驱动是电机的负载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窄缝皮带输送接驳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窄缝皮带输送接驳机构,主要包括主框、驱动轮、头框、中继框、螺杆和轴承座,所述主框右端固定安装有中继框,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窄缝皮带输送接驳机构,主要包括主框(1)、驱动轮(9)、头框(17)、中继框(18)、螺杆(21)和轴承座(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1)右端固定安装有中继框(18),中继框(18)右端固定安装有头框(17),头框(17)右侧内部转动安装有托辊(16),所述头框(17)内侧下部转动安装有导向辊(15),所述主框(1)底端固定安装有主杆(7),主杆(7)右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横杆(11),横杆(11)右端固定安装有侧杆(13),侧杆(13)顶端固定连接中继框(18)底端侧壁,所述横杆(11)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座(22),两个所述轴承座(22)中间转动安装有转轴(10),转轴(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窄缝皮带输送接驳机构,主要包括主框(1)、驱动轮(9)、头框(17)、中继框(18)、螺杆(21)和轴承座(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1)右端固定安装有中继框(18),中继框(18)右端固定安装有头框(17),头框(17)右侧内部转动安装有托辊(16),所述头框(17)内侧下部转动安装有导向辊(15),所述主框(1)底端固定安装有主杆(7),主杆(7)右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横杆(11),横杆(11)右端固定安装有侧杆(13),侧杆(13)顶端固定连接中继框(18)底端侧壁,所述横杆(11)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座(22),两个所述轴承座(22)中间转动安装有转轴(10),转轴(10)前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轮(9),所述转轴(10)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辊(6),所述主杆(7)上部内侧贯穿安装有螺杆(21),所述侧杆(13)上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与螺杆(21)配合耐磨套(23),所述螺杆(21)经由耐磨套(23)贯穿侧杆(13),所述螺杆(21)外侧左部套设安装有正螺套(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烨昊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