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上包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796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上包提升机,旨在解决现有的提升机中传送带的角度不可调节的问题,包括驱动电机和调节箱,驱动电机设置在调节箱的外侧板上,且驱动电机通过转轴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活动插接在调节箱上,且转动杆位于调节箱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上啮合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上支撑架的高度设置为可调节性,这样可以通过改变上支撑架的高度,实现传送带角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传送带角度的调节,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An improved type of upper package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上包提升机
本技术涉及提升机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上包提升机。
技术介绍
提升机(wellelevatingconveyor/Elevator)是通过改变势能进行运输的大型机械设备,如矿井提升机、过坝提升机等。广义地说,电梯、天车、卷扬、稳车、吊车、启闭机等均可称为提升机。提升机一般指功率较大、提升能力较强的大型机械设备。通过动力机械拖动柔性件钢丝绳及所运输的货物上下运动完成运输过程,钢丝绳是起重机械不可或缺的重要零件,主要品种有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丝绳、光面钢丝绳等等。但是现有的提升机中传送带的角度不可调节的问题,由于传送带角度的不可调节,在上包时就不能根据包料的具体重量改变传动带的角度,这样在传送重量更大的包料时,就会浪费更多的资源。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上包提升机。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改进型上包提升机,以解决现有的提升机中传送带的角度不可调节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型上包提升机,包括传动机构、传送带、上支撑架、下支撑架和调节装置,所述传送带设置在两个传动机构之间,且上传动机构设置在上支撑架上,所述上支撑架通过调节装置设置在下支撑架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调节箱,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调节箱的外侧板上,且驱动电机通过转轴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活动插接在调节箱上,且转动杆位于调节箱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啮合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固定设置在调节箱的内底壁上,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设置,且螺纹孔贯通开设在承托板上,所述承托板固定设置在上支撑架的下端,且上支撑架活动插接在调节箱上,所述承托板通过弹性伸缩杆设置在调节箱的内底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伸缩杆的数量至少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弹性伸缩杆关于承托板等距离环形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架上开设有移动通孔,所述转动杆滑动设置在移动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板上开设有贯通的旋转通孔,且旋转通孔设置在第一锥齿轮的正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旋转球,所述旋转球滑动设置在固定槽内,且固定槽固定设置在调节箱的内顶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锥齿轮的直径。(3)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将上支撑架的高度设置为可调节性,这样可以通过改变上支撑架的高度,实现传送带角度的调节,本技术中,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传送带角度的调节,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传动机构1、传送带2、上支撑架3、下支撑架4、调节装置5、驱动电机51、调节箱52、承托板53、弹性伸缩杆54、转动杆55、移动通孔56、第一锥齿轮57、第二锥齿轮58、连接杆59、旋转球510、旋转通孔511、固定槽512、螺纹杆513、螺纹孔514、转动轴5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改进型上包提升机,包括传动机构1、传送带2、上支撑架3、下支撑架4和调节装置5,传送带2设置在两个传动机构1之间,且上传动机构1设置在上支撑架3上,上支撑架3通过调节装置5设置在下支撑架4上;调节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51和调节箱52,驱动电机51设置在调节箱52的外侧板上,且驱动电机51通过转轴设置有转动杆55,转动杆55活动插接在调节箱52上,且转动杆55位于调节箱52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57,第一锥齿轮57上啮合有第二锥齿轮58,且第二锥齿轮58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螺纹杆513,螺纹杆513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轴515,且转动轴515固定设置在调节箱52的内底壁上,螺纹杆513与螺纹孔514螺纹设置,且螺纹孔514贯通开设在承托板53上,承托板53固定设置在上支撑架3的下端,且上支撑架3活动插接在调节箱52上,承托板53通过弹性伸缩杆54设置在调节箱52的内底壁上。本技术中,通过将上支撑架3的高度设置为可调节性,这样可以通过改变上支撑架3的高度,实现传送带2角度的调节,本技术中,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传送带2角度的调节,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51、外界电源和电源开关通过导线组成一条串联回路,驱动电机51设置为正反转电机。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调节过程如下:启动电源开关,驱动电机51通过转轴带着转动杆55转动,转动杆55的转动会通过第一锥齿轮57和第二锥齿轮58带着螺纹杆513转动,由于螺纹杆513与螺纹孔514螺纹设置,因此螺纹杆513的转动会使得承托板53在垂直方向上发生运动,从而通过承托板53的运动实现上支撑架3的运动,进而通过上支撑架3带着传动机构1高度的改变,从而使得传送带2的角度发生改变,进而使得传送带2适应更多重量包料的传送,达到节省资源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弹性伸缩杆54的数量至少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弹性伸缩杆54关于承托板53等距离环形设置,用于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本实施例中,上支撑架3上开设有移动通孔56,转动杆55滑动设置在移动通孔56内,移动通孔56的设置,可以防止支撑架3的运动被卡住。本实施例中,承托板53上开设有贯通的旋转通孔511,且旋转通孔511设置在第一锥齿轮57的正下方,旋转通孔511的孔径大于第一锥齿轮57的直径,这样在承托板53运动时,防止被第一锥齿轮57卡住。本实施例中,第二锥齿轮58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59,且连接杆59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旋转球510,旋转球510滑动设置在固定槽512内,且固定槽512固定设置在调节箱52的内顶壁上,这样可以防止螺纹杆513的晃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将上支撑架3的高度设置为可调节性,这样可以通过改变上支撑架3的高度,实现传送带2角度的调节,本技术中,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传送带2角度的调节,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上包提升机,包括传动机构(1)、传送带(2)、上支撑架(3)、下支撑架(4)和调节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设置在两个传动机构(1)之间,且上传动机构(1)设置在上支撑架(3)上,所述上支撑架(3)通过调节装置(5)设置在下支撑架(4)上;/n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51)和调节箱(52),所述驱动电机(51)设置在调节箱(52)的外侧板上,且驱动电机(51)通过转轴设置有转动杆(55),所述转动杆(55)活动插接在调节箱(52)上,且转动杆(55)位于调节箱(52)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57),所述第一锥齿轮(57)上啮合有第二锥齿轮(58),且第二锥齿轮(58)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螺纹杆(513),所述螺纹杆(513)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轴(515),且转动轴(515)固定设置在调节箱(52)的内底壁上,所述螺纹杆(513)与螺纹孔(514)螺纹设置,且螺纹孔(514)贯通开设在承托板(53)上,所述承托板(53)固定设置在上支撑架(3)的下端,且上支撑架(3)活动插接在调节箱(52)上,所述承托板(53)通过弹性伸缩杆(54)设置在调节箱(52)的内底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上包提升机,包括传动机构(1)、传送带(2)、上支撑架(3)、下支撑架(4)和调节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设置在两个传动机构(1)之间,且上传动机构(1)设置在上支撑架(3)上,所述上支撑架(3)通过调节装置(5)设置在下支撑架(4)上;
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51)和调节箱(52),所述驱动电机(51)设置在调节箱(52)的外侧板上,且驱动电机(51)通过转轴设置有转动杆(55),所述转动杆(55)活动插接在调节箱(52)上,且转动杆(55)位于调节箱(52)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57),所述第一锥齿轮(57)上啮合有第二锥齿轮(58),且第二锥齿轮(58)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螺纹杆(513),所述螺纹杆(513)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轴(515),且转动轴(515)固定设置在调节箱(52)的内底壁上,所述螺纹杆(513)与螺纹孔(514)螺纹设置,且螺纹孔(514)贯通开设在承托板(53)上,所述承托板(53)固定设置在上支撑架(3)的下端,且上支撑架(3)活动插接在调节箱(52)上,所述承托板(53)通过弹性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德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