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769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所述装置设于灯杆(1)上,所述装置包括阻尼器(2)和拉索(3),所述灯杆(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灯杆(101)和第二灯杆(102),所述第一灯杆(101)设于地面上,所述第二灯杆(102)的端部设有灯头(5),所述阻尼器(2)设置在第一灯杆(101)上,并通过拉索(3)与第二灯杆(102)的端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路灯在风致作用下均不产生大的振动,不论路灯的灯头是否设有减震装置。

A device for suppressing wind-induced vibration of street lamp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照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跨海等强风地区的路灯均面临风致振动的危害,考虑到路灯灯头存在寿命到达需要更换的问题,且市场上路灯灯头品种多样,具有减震装置的灯头和不具有减震效果的灯头大量共存,因此在更换不同种类的灯头后,路灯动力特性将会被改变,这将会加大路灯风致振动的可能性,而现有专利和研究大部分针对的是车辆行驶所导致的路灯振动,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针对强风所导致路灯振动的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可使路灯在风致作用下均不产生大的振动,不论路灯的灯头是否设有减震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所述装置设于灯杆上,所述装置包括阻尼器和拉索,所述灯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灯杆和第二灯杆,所述第一灯杆设于地面上,所述第二灯杆的端部设有灯头,所述阻尼器设置在第一灯杆上,并通过拉索与第二灯杆的端部连接。第一灯杆为竖直设置,第二灯杆可为水平设置,也可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弯曲设置,阻尼器采用市售的即可。进一步地,所述拉索与第二灯杆的连接处设有拉索固定件。拉索固定件为套箍,套箍的尺寸视第二灯杆的尺寸而定,且拉索与第二灯杆的连接处邻近灯头。套箍采用刚性材料,拉索采用具有一定韧性的刚性材料。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器通过多个阻尼器固定件固定在第一灯杆上。阻尼器固定件为套箍,套箍的尺寸视第一灯杆以及阻尼器的尺寸而定,套箍采用刚性材料。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器与第一灯杆平行设置,所述拉索相对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倾斜的角度视第二灯杆的水平长度以及阻尼器的高度而定,如此设置拉索可以绷直,且减少拉索的使用量。进一步地,所述拉索与第二灯杆的弯曲形状一致,并通过多个拉索连接件与第二灯杆贴合连接。如此设置可保护拉索,避免拉索受到外力损坏,延长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避免拉索自身产生风振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器和第一灯杆之间自下而上设有多个垫块。进一步地,多个垫块自下而上宽度依次增大。进一步地,所述拉索和阻尼器均相对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并位于一条直线上。不仅能够增大第一灯杆和阻尼器之间的摩擦力,受力更加合理,同时通过调整垫块之间的相对高度,调整阻尼器与第一灯杆之间的角度,使拉索仅受拉力,当灯头受到风等外力时,可使力能够更够更好地传递给阻尼器,且增大拉索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拉索外设有保护套。可保护拉索,延长拉索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灯杆上设置阻尼器,并通过拉索将阻尼器与第二灯杆的端部连接,拉索为刚性材料,当路灯灯头产生振动时,由于第二灯杆刚度相对第一灯杆较大,导致第二灯杆对第一灯杆产生相对位移转动,进而带动拉索,拉索进一步带动阻尼器,阻尼器发挥耗能作用,消耗灯头振动产生的能量,达到抑制灯头振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对于含有或不含有减震装置的灯头的风致振动都能起到抑制作用,在大风时可以通过拉索连接的阻尼器抑制灯头振动,减小灯头产生振动的可能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有效地控制了因更换不同灯头而使路灯产生的风振破坏。(2)通过改变阻尼器和拉索的设置方式,可进一步加强抑制作用,并且延长拉索的使用寿命。(3)装置简单实用,易于维护,耐久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阻尼器和第一灯杆平行设置的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拉索与第二灯杆的弯曲形状一致的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阻尼器和拉索位于一条直线上的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灯杆;101-第一灯杆;102-第二灯杆;2-阻尼器;201-阻尼器固定件;202-垫块;3-拉索;4-拉索固定件;5-灯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装置设于灯杆1上,装置包括阻尼器2和拉索3,灯杆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灯杆101和第二灯杆102,第一灯杆101设于地面上,第二灯杆102的端部设有灯头5,阻尼器2设置在第一灯杆101上,并通过拉索3与第二灯杆102的端部连接,阻尼器2与第一灯杆101平行设置,拉索3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拉索3与第二灯杆102的连接处设有拉索固定件4,该连接处邻近灯头,拉索固定件4为套箍;阻尼器2通过多个阻尼器固定件201固定在第一灯杆101上,阻尼器固定件201为套箍;拉索3外设有保护套。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除了拉索3和第二灯杆102的弯曲形状一致,并通过多个拉索连接件与灯杆1贴合连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如图3、4所示,一种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除了阻尼器2和第一灯杆101之间自下而上设有多个垫块202,多个垫块202自下而上宽度依次增大,拉索3和阻尼器2均相对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并位于一条直线上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所述装置设于灯杆(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阻尼器(2)和拉索(3),所述灯杆(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灯杆(101)和第二灯杆(102),所述第一灯杆(101)设于地面上,所述第二灯杆(102)的端部设有灯头(5),所述阻尼器(2)设置在第一灯杆(101)上,并通过拉索(3)与第二灯杆(102)的端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所述装置设于灯杆(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阻尼器(2)和拉索(3),所述灯杆(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灯杆(101)和第二灯杆(102),所述第一灯杆(101)设于地面上,所述第二灯杆(102)的端部设有灯头(5),所述阻尼器(2)设置在第一灯杆(101)上,并通过拉索(3)与第二灯杆(102)的端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3)与第二灯杆(102)的连接处设有拉索固定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通过多个阻尼器固定件(201)固定在第一灯杆(1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路灯灯头风致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与第一灯杆(101)平行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达磊李华强洪振焜马如进陈艾荣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