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水管内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762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4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隔水管内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具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行走机构,设置在底板的第一表面上,包括:行走单元;为行走单元提供动力的第一驱动组件;旋转变径机构,设置在底板的第二表面上,包括:中心轴,中心轴沿其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心轴的第一端连接有连接体;支撑组件,用于将中心轴支撑至预定高度;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中心轴绕其轴线旋转;变径单元,设置在连接体上并能沿中心轴的径向作伸缩运动;检测机构,设置在变径单元的端部,包括:磁记忆传感器,检测机构在变径单元作伸缩运动时能始终与检测管的内壁相抵靠。本申请能够在隔水管内部进行稳定运行,能够快速检测隔水管的疲劳缺陷。

Detection device in ri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水管内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井
,尤其涉及一种隔水管内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海洋钻井作业中,采用隔水管隔绝海水,隔水管内注有钻井液来满足钻井作业的需求。隔水管在服役过程中,既要承受自重和顶张力,又要承受洋流载荷、波浪、海风等复杂载荷,容易诱发隔水管疲劳损伤。因此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无损检测,保证隔水管的安全运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磁粉、超声等常规无损检测技术对管体裂纹缺陷进行检测。在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检测,需要在检测前先将管体系外部附着的浮力块进行移除,然后再沿管体的长度方向分段进行抽样检测。抽样检测难免产生漏检问题,且现有的检测方法具有作业周期长、操作繁琐、检测效率低的缺点。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隔水管内检测装置,能够在隔水管内部进行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水管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所述底板具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n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一表面上,包括:用于带动所述隔水管内检测装置移动的行走单元;为所述行走单元提供动力的第一驱动组件;/n旋转变径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二表面上,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沿其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中心轴的第一端连接有连接体;支撑组件,用于将所述中心轴支撑至预定高度;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中心轴绕其轴线旋转;变径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并能沿所述中心轴的径向作伸缩运动;/n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变径单元的端部,包括:磁记忆传感器,所述检测机构在所述变径单元作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水管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具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一表面上,包括:用于带动所述隔水管内检测装置移动的行走单元;为所述行走单元提供动力的第一驱动组件;
旋转变径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二表面上,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沿其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中心轴的第一端连接有连接体;支撑组件,用于将所述中心轴支撑至预定高度;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中心轴绕其轴线旋转;变径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并能沿所述中心轴的径向作伸缩运动;
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变径单元的端部,包括:磁记忆传感器,所述检测机构在所述变径单元作伸缩运动时能始终与检测管的内壁相抵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水管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单元包括:与所述连接体固定的芯轴;挺杆,所述挺杆具有相对的两端,一端套设所述芯轴,另一端固定所述检测机构;套设在所述芯轴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靠于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挺杆之间,当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势能发生改变时,所述挺杆能沿着所述芯轴作伸缩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水管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杆与所述连接体之间设置有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有供所述挺杆插入的挺杆连接孔;至少两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体固定,在所述挺杆的周向上,至少两根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所述挺杆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水管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与所述中心轴相配合的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
连接于所述轴承座与所述底板之间的支撑单元;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在交叉位置相铰接并形成有预定夹角;
夹角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用于调节所述预定夹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水管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调节机构包括:
固定在所述底板的第二表面上的滑座,包括:沿所述中心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与所述第二滑座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座和所述第二滑座上均设置有用于限位每根所述第一滑杆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建春张来斌刘祥元赵坤鹏周威赵海旭孙京杨思齐韩婷杨云朋张经纬王雅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