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遮阳的幕墙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707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遮阳的幕墙门窗,包括安装框、驱动机构,安装框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主体,主体的上端安装有收纳盒,收纳盒的内侧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缠绕有遮阳布,遮阳布的一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收纳盒的两侧转动杆所在转轴的端处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驱动机构安装在主体的两侧,驱动机构包括安装盒、电机、齿链、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安装盒安装在主体的两侧,电机安装在安装盒的内侧上端靠近第一齿轮一侧的安装座上,电机的输出轴端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阳光强度达到需要遮阳布的时候,通过光敏开关接到强光时,通过光敏开关接通电源箱与电机的电路,进而通过电机正转带动遮阳布降下进行遮阳。

Curtain wall doors and windows with automatic sha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遮阳的幕墙门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幕墙门窗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遮阳的幕墙门窗。
技术介绍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现有的装置不具备自动根据太阳的强度的变换自动降下遮阳布盒收卷遮阳布,同时现有的装置在遮阳布不使用的情况下比较容易落灰导致遮阳布变脏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遮阳的幕墙门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自动遮阳的幕墙门窗,包括安装框、驱动机构,所述安装框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安装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内侧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缠绕有遮阳布,所述遮阳布的一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盒的两侧转动杆所在转轴的端处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主体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盒、电机、齿链、第二齿轮、第三齿轮,所述安装盒安装在主体的两侧,所述电机安装在安装盒的内侧上端靠近第一齿轮一侧的安装座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安装盒的内侧下端,所述齿链活动安装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所述第三齿轮安装在齿链的内侧,所述第三齿轮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表面与遮阳布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地,上述所述主体的外侧上端固定设置有光敏开关,所述安装框的一侧设置有电源箱,所述光敏开关分别与电机、电源之间电性连接。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光敏开关接到强光时,通过光敏开关接通电源箱与电机的电路,进而通过电机正转带动遮阳布降下进行遮阳。优选地,上述所述主体的上端与安装框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框下端与主体之间通过调节杆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安装框、主体活动连接。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主体的打开和固定,便于对室内进行通风。优选地,上述所述齿链分别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带哦的那个遮阳布的上升与下降。优选地,所述安装盒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活动安装在滑槽的内侧。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设置滑槽便于连接杆的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电机与遮阳布,在阳光强度达到需要遮阳布的时候,通过光敏开关接到强光时,通过光敏开关接通电源箱与电机的电路,进而通过电机正转带动遮阳布降下进行遮阳,当阳光强度达到不需要遮阳布的时候,通过光敏开关接通电机与电源箱的电路,通过电机反转带动遮阳布上升在收纳盒内侧,从而实现对遮阳布的自动上升与下降,同时收纳盒对遮阳布具有一定的防尘效果。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自动遮阳的幕墙门窗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自动遮阳的幕墙门窗安装框、主体的安装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自动遮阳的幕墙门窗滑槽、连接杆的安装视图。图中:1-安装框;2-主体;3-收纳盒;31-转动杆;32-第一齿轮;4-遮阳布;5-驱动机构;51-安装盒;511-滑槽;52-电机;53-齿链;54-第二齿轮;55-第三齿轮;6-连接杆;7-光敏开关;8-控制箱;9-调节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一种可自动遮阳的幕墙门窗,包括安装框1、驱动机构5,所述安装框1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主体2,所述主体2的上端安装有收纳盒3,所述收纳盒3的内侧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转动杆31,所述转动杆31的外侧缠绕有遮阳布4,所述遮阳布4的一端与转动杆31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盒3的两侧转动杆31所在转轴的端处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32,所述驱动机构5安装在主体2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安装盒51、电机52、齿链53、第二齿轮54、第三齿轮55,所述安装盒51安装在主体2的两侧,所述电机52安装在安装盒51的内侧上端靠近第一齿轮32一侧的安装座上,所述电机52的输出轴端与第一齿轮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54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安装盒51的内侧下端,所述齿链53活动安装在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轮54之间,所述第三齿轮55安装在齿链53的内侧,所述第三齿轮55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外侧表面与遮阳布4远离转动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地,上述所述主体2的外侧上端固定设置有光敏开关7,所述安装框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8,所述光敏开关7分别与电机52、控制箱8之间电性连接。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光敏开关7接到强光时,通过光敏开关7接通控制箱8与电机52的电路,进而通过电机52正转带动遮阳布4降下进行遮阳。优选地,上述所述主体2的上端与安装框1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框1下端与主体2之间通过调节杆9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杆9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安装框1、主体2活动连接。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主体2的打开和固定,便于对室内进行通风。优选地,上述所述齿链53分别与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54、第三齿轮55之间相互啮合。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带哦的那个遮阳布4的上升与下降。优选地,所述安装盒5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511,所述连接杆6活动安装在滑槽511的内侧。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设置滑槽511便于连接杆6的移动。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控制箱8连接主电路,稳定电压,通过光敏开关7接到强光时,通过光敏开关7接通控制箱8与电机52的电路,进而通过电机52正转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进而通过齿链53带动第二齿轮54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55移动进而将遮阳布4降下进行遮阳,当阳光强度达到不需要遮阳布4的时候,通过光敏开关7接通电机52与控制箱8的电路,通过电机52反转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进而通过齿链53带动第二齿轮54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55移动进而将遮阳布4上升在收纳盒3内侧,通过打开主体2通过调节杆9调节打开的角度,进而对室内进行有效的通风,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遮阳的幕墙门窗,包括安装框(1)、驱动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主体(2),所述主体(2)的上端安装有收纳盒(3),所述收纳盒(3)的内侧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转动杆(31),所述转动杆(31)的外侧缠绕有遮阳布(4),所述遮阳布(4)的一端与转动杆(31)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盒(3)的两侧转动杆(31)所在转轴的端处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32),所述驱动机构(5)安装在主体(2)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安装盒(51)、电机(52)、齿链(53)、第二齿轮(54)、第三齿轮(55),所述安装盒(51)安装在主体(2)的两侧,所述电机(52)安装在安装盒(51)的内侧上端靠近第一齿轮(32)一侧的安装座上,所述电机(52)的输出轴端与第一齿轮(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54)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安装盒(51)的内侧下端,所述齿链(53)活动安装在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轮(54)之间,所述第三齿轮(55)安装在齿链(53)的内侧,所述第三齿轮(55)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外侧表面与遮阳布(4)远离转动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遮阳的幕墙门窗,包括安装框(1)、驱动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主体(2),所述主体(2)的上端安装有收纳盒(3),所述收纳盒(3)的内侧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转动杆(31),所述转动杆(31)的外侧缠绕有遮阳布(4),所述遮阳布(4)的一端与转动杆(31)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盒(3)的两侧转动杆(31)所在转轴的端处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32),所述驱动机构(5)安装在主体(2)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安装盒(51)、电机(52)、齿链(53)、第二齿轮(54)、第三齿轮(55),所述安装盒(51)安装在主体(2)的两侧,所述电机(52)安装在安装盒(51)的内侧上端靠近第一齿轮(32)一侧的安装座上,所述电机(52)的输出轴端与第一齿轮(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54)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安装盒(51)的内侧下端,所述齿链(53)活动安装在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轮(54)之间,所述第三齿轮(55)安装在齿链(53)的内侧,所述第三齿轮(55)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连接杆(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君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威力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