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智能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36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智能窗帘,包括窗帘盒,所述窗帘盒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和电机盒,所述电机盒端面处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座,所述电机盒内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且两个所述电机输出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背离电机的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上分别绕接有第一窗帘布和第二窗帘布,且第一窗帘布和第二窗帘布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加重杆和第二加重杆,两个所述电机呈上下分布,且第一窗帘布绕接在处于上方的转杆上,所述第二加重杆正下方设有第二加重杆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智能窗帘,解决现有设备隔音效果不好,且结构复杂调光不便和功能较少的问题。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curt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智能窗帘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窗帘,特别涉及多功能智能窗帘,属于窗帘

技术介绍
电动窗帘是通过电机驱动无线对窗帘的操控的方式。从安装上可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电动窗帘根据操作机构和装饰效果的不同分为电动开合帘系列、电动升降帘系列、电动天棚帘(户外电动天蓬和室内电动天棚)、电动遮阳板、电动遮阳蓬等系列,具体如百叶帘、卷帘、罗马帘、柔纱帘、风琴帘、蜂巢帘等。由于现在有的房屋靠近马路,嘈杂声容易传入屋内造成噪声污染,所以现有的智能窗帘一般都有隔音的效果。但是现有的智能窗帘的隔音效果不好,且结构复杂调光不便,功能较少,对此,我们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帘,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智能窗帘,解决现有设备隔音效果不好,且结构复杂调光不便和功能较少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智能窗帘,包括窗帘盒,所述窗帘盒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和电机盒,所述电机盒端面处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座,所述电机盒内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且两个所述电机输出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背离电机的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上分别绕接有第一窗帘布和第二窗帘布,且第一窗帘布和第二窗帘布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加重杆和第二加重杆,两个所述电机呈上下分布,且第一窗帘布绕接在处于上方的转杆上,所述第二加重杆正下方设有第二加重杆底座,所述第二加重杆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且第二加重杆底座固定安装在窗户下的墙壁上,且第二加重杆下固定连接有铁片,所述第一窗帘布端面处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光缝,所述第二窗帘布包括遮光布,所述遮光布其中一端面涂覆有金属反光涂层,且另一端面固定连接有隔音布。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转杆侧端设有长杆,且所述长杆两端分别与挡板和电机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杆其中处于上方的转杆与长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平行分布。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窗帘布经过长杆上端。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隔音布置于遮光布背离第一窗帘布的一端面,且隔音布面朝窗外。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二加重杆底座上端的电磁铁和两个电机电性连接。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加重杆、第二加重杆和第二加重杆底座平行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第二加重杆底座通电,第二加重杆吸附在第二加重杆底座上,由于第二加重杆底座固定在屋内窗户下的墙面上,可以使第二窗帘布紧贴窗框,密封好,减少声音从周围的缝隙传出,提高了隔音效果;本技术中第一窗帘布侧端开设有透光缝,可以透过少量的光线,通过第一窗帘布和第二窗帘布的运用可做到调光的作用;本技术使用时,控制第一窗帘布上升,第二窗帘布降下,第二窗帘布面朝屋内的一面涂覆有金属反光涂层,可以使用投影仪进行投影,功能多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二窗帘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挡板,2-透光缝,3-第一窗帘布,4-长杆,5-第一加重杆,6-第二加重杆,7-第二加重杆底座,8-控制器,9-第二窗帘布,10-电机,11-电机盒,12-转杆,13-窗帘盒,14-轴承座,15-遮光布,16-金属反光涂层,17-隔音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智能窗帘,包括窗帘盒13,窗帘盒1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1和电机盒11,电机盒11端面处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座14,电机盒11内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10,且两个电机10输出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杆12,两个转杆12背离电机10的一端与轴承座14转动连接,两个转杆12上分别绕接有第一窗帘布3和第二窗帘布9,且第一窗帘布3和第二窗帘布9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加重杆5和第二加重杆6,两个电机10呈上下分布,节省空间,且第一窗帘布3绕接在处于上方的转杆12上,第二加重杆6正下方设有第二加重杆底座7,第二加重杆底座7上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且第二加重杆底座7固定安装在窗户下的墙壁上,且第二加重杆6下固定连接有铁片,第一窗帘布3端面处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光缝2,第二窗帘布9包括遮光布15,遮光布15其中一端面涂覆有金属反光涂层16,且另一端面固定连接有隔音布17。其中,转杆12侧端设有长杆4,且长杆4两端分别与挡板1和电机盒11固定连接,两个转杆12其中处于上方的转杆12与长杆4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平行分布,第一窗帘布3经过长杆4上端,使得第一窗帘布3与第二窗帘布9之间留有空间,第一窗帘布3不会与第二窗帘布9进行接触,这样减少了静电的产生。其中,隔音布17置于遮光布15背离第一窗帘布3的一端面,且隔音布17面朝窗外,能够将声音进行吸收,隔音效果好。其中,还包括控制器8,控制器8与第二加重杆底座7上端的电磁铁和两个电机10电性连接,控制方便。其中,第一加重杆5、第二加重杆6和第二加重杆底座7平行设置,方便第二加重杆6和第二加重杆底座7进行贴合。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功能智能窗帘,使用时,通过控制器8控制电机10,使转杆12带动第一窗帘布3和第二窗帘布9升降,实现自动升降,当第二窗帘布9降下时,由于隔音布17面朝窗户外,起到隔音效果,第二加重杆底座7通电,第二加重杆6通过铁片吸附在第二加重杆底座7上,由于第二加重杆底座7固定在屋内窗户下的墙面上,可以使第二窗帘布9紧贴窗框,密封好,减少声音从周围的缝隙传出,提高了隔音效果;第一窗帘布3侧端开设有透光缝2,可以透过少量的光线,通过第一窗帘布3和第二窗帘布9的运用可做到调光的作用;控制第一窗帘布3上升,第二窗帘布9降下,第二窗帘布9面朝屋内的一面涂覆有金属反光涂层16,可以使用投影仪进行投影,功能多样。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智能窗帘,包括窗帘盒(13),所述窗帘盒(1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1)和电机盒(11),所述电机盒(11)端面处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座(14),所述电机盒(11)内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10),且两个所述电机(10)输出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杆(12),两个所述转杆(12)背离电机(10)的一端与轴承座(14)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12)上分别绕接有第一窗帘布(3)和第二窗帘布(9),且第一窗帘布(3)和第二窗帘布(9)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加重杆(5)和第二加重杆(6),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机(10)呈上下分布,且第一窗帘布(3)绕接在处于上方的转杆(12)上,所述第二加重杆(6)正下方设有第二加重杆底座(7),所述第二加重杆底座(7)上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且第二加重杆底座(7)固定安装在窗户下的墙壁上,且第二加重杆(6)下固定连接有铁片,所述第一窗帘布(3)端面处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光缝(2),所述第二窗帘布(9)包括遮光布(15),所述遮光布(15)其中一端面涂覆有金属反光涂层(16),且另一端面固定连接有隔音布(17)。/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智能窗帘,包括窗帘盒(13),所述窗帘盒(1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1)和电机盒(11),所述电机盒(11)端面处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座(14),所述电机盒(11)内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10),且两个所述电机(10)输出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杆(12),两个所述转杆(12)背离电机(10)的一端与轴承座(14)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12)上分别绕接有第一窗帘布(3)和第二窗帘布(9),且第一窗帘布(3)和第二窗帘布(9)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加重杆(5)和第二加重杆(6),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机(10)呈上下分布,且第一窗帘布(3)绕接在处于上方的转杆(12)上,所述第二加重杆(6)正下方设有第二加重杆底座(7),所述第二加重杆底座(7)上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且第二加重杆底座(7)固定安装在窗户下的墙壁上,且第二加重杆(6)下固定连接有铁片,所述第一窗帘布(3)端面处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光缝(2),所述第二窗帘布(9)包括遮光布(15),所述遮光布(15)其中一端面涂覆有金属反光涂层(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四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博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